旗帜观后感(篇1)

《永远的旗帜润疆》是瑞士作家卡尔·梅因霍夫的名著,该书以十八、十九世纪的新疆为背景,通过描述维吾尔族人民与盘踞在新疆的清朝和沙俄的官僚、商人、传教士的生活和命运,揭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暗淡、苦难的历史。本文以《永远的旗帜润疆》这本书为主题,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第二段:历史认识。

新疆是中国辽阔的国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丝绸之路的要冲和中国的重要门户,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然而,在十八、十九世纪,由于清朝的衰落和外族的侵略,新疆社会陷入了黑暗和苦难,许多维吾尔族人民肩受着沙俄官僚、商人、传教士和清朝官员的压迫和剥削,生活在疾病、贫困和战争的阴影下。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永远的旗帜润疆》呈现出一个真实而惨痛的历史画卷。

第三段:情感体验。

本书的情感描写非常生动和真实,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将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但在文中描述的那些维吾尔族人物的苦难与现实仍然令人难以忘怀,令人产生深深的同情和共鸣。在阅读中,我深刻感受到每个人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存权利和尊严,每个人都应该被平等对待和尊重。

第四段:历史反思。

历史是一面镜子,为我们展示了过去的真实和今天的现实。《永远的旗帜润疆》的历史描写,反映出清朝时期的政治腐败和落后,反映出外族入侵时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沉重和苦难。长期的剥削和压迫无疑给维吾尔族人民带来了深深的痛苦,也触动了我们对历史的反思和思考。在今天,我们应该倡导平等、和谐、共赢的现代文明观,尊重其他民族的权利和尊严,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五段:结尾。

总结起来,《永远的旗帜润疆》是一本揭示了中国历史上一段暗淡、苦难历史的书籍。通过读这本书,我们能够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对中国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会引发我们对人文、人权和民族等问题的深思。总之,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要忘记历史,珍惜今天,为我们更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旗帜观后感(篇2)

我**了大型文献片《旗帜》,《旗帜》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各部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献片。《旗帜》共有 10个篇章。看了这部记录片我很受教育。

90年前,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国家、人民是怎样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辱,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经历许多艰难困苦和艰苦卓绝的斗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直至建立了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在贫困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后,四个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克服了许多困难,取的了巨大成就,使中华民族举世瞩目。短短90年,执政60年,改革开放30年就使一个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落后中国,变成世界最强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华民族创造了不朽的历史功绩。

今天,我们有了光荣的梦想,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在国旗的指引下,我们将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旗帜观后感(篇3)

在此次的影视观摩中,我看了大型纪录片《旗帜》,《旗帜》讴歌了几代共产党人肩负使命,将中国从积贫积弱带向富强民主的伟大历程,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旗帜,让我心灵震撼,深受教育,感慨万千。

这部影片运用了大量珍贵的镜头材料,是我们重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教科书,也是我们党从胜利到胜利克服诸多困难的缩影。《旗帜》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生动阐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鲜明昭示了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伟大复兴的灿烂前景。

这部片子表现手法新颖,场面宏大,解说富有感染力。在建党90周年之际,观看这部纪录片,对于增强党性观念,了解党的发展历史,推动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观看《旗帜》是一次学习党史的契机,是一次对信念的洗礼,是一次激起昂扬斗志的疾风暴雨。片中的每一幅珍贵的照片和充满激情的话语,如此震撼心灵,先辈们豪迈的英雄气概、务实的模范作风和高昂的工作态度,一代代薪火相传,他们为祖国、为党、为人民奉献终身的使命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口上,鞭策和激励着我。

透过血与火的云彩,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奋斗;透过痛苦与汗水的道路,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崛起;透过光与爱的河流,我们迎来了一个民族的复兴。

从鸦片战争到抗战的胜利,我们历经近一百年的抗争。从辛亥之火到如今的日新月异,我们走过一百年的奋斗。

正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这个硝烟弥漫的中华民族竖立了一面鲜艳的红旗。中国人民从此有了正确的斗争方向。

旗帜观后感(篇4)

今年寒假,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许多历史的故事,这本书就是《光辉的旗帜》!

大家知道么?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现在,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

1949年,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获得了民族的解放,邓小平为中华民族的振兴绘制了宏伟的蓝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建设,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实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祖国也慢慢变得和以前一样强大、、、、、、

本书还讲述了雏鹰行动队(雏鹰行动队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是一群优秀的小学生代表)带领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寻访优秀党员,宣传我们周围的优秀事迹,以实际行动,让党的光辉闪耀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这本书给我们留下了两个故事。第一部是关于抗美援朝烈士邱少云的故事。1952年10月12日中午,四架敌机突然飞来,在伏击区投下数枚燃烧弹。其中一人在邱少云身边降落。

四散飞迸的燃烧液溅到了邱少云的腿上,他顿时成了一个火球,其实,邱少云身后就有一条水沟,他只要后退几步,在泥水中打个滚儿,身上的烈火就可熄灭,但他深知,这样会暴露目标。他牺牲了自己,咬紧牙关,一言不发,在熊熊烈火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下午5点,经过40多分钟,士兵们占领了391个高地。

他的一些同志说,邱少云没有死。他永远活在火里。

这是多么勇敢的革命战士呀!为了保护战友不被敌人发现和牺牲,他可以牺牲自己来保护自己的队伍。像邱少云这样可以牺牲自己保护战友的人也不少,比如:

黄继光、严喜芸、潘冬子、邓稼先、刘胡兰

90年的风风雨雨,90年的沧桑,90年的艰苦奋斗,90年的辉煌,换来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换来了人民的幸福安康。没有伟大的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国家、富民、强民!

我们作为少先队员,应该好好学习,积极进取,将来好报效国家!

旗帜观后感(篇5)

在寒假里我读完了《光辉的旗帜》这本书,这本书主要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怎样经过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建设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并让我们过上了幸福、富裕生活的事。其中让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第12课了。

第12课的名字叫《人民利益重万钧》,我最欣赏的就是《寻找雷锋的足迹》这篇文章主要讲得是雷锋叔叔的事迹。当我看到这段时我被感动了,说的是雷锋有一次冒雨要去沈阳为了赶路,他早上5点多就起来,带着几个馒头披上雨衣就走了。路上,雷锋看见一位大嫂背着一个小女孩,还领着一个小男孩正艰难的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男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发现小女孩冷得发抖,又把自己贴身的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早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吃,火车快到沈阳了,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送到家。这使我想到了生活中的事,有的人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别人吵起来;有的人喜欢捉弄别人,和别人开“玩笑”;甚至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的感受……多学学雷锋吧!

读了这本书后,我想:如果大家都学习雷锋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精神,祖国就会多出一个个“活雷锋”让爱充满整个人间。

读了这本书后我们就应该好好珍惜革命前辈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旗帜观后感(篇6)

《永远的旗帜》这本书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而编写的。

文章一共有五章,我最喜欢其中的最后一章——第五章中最后一篇:《上海世博 展示中国》。

世界博览会,有称国际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曲乐,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一次伟大聚会,更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而这一切却又归功于谁呢?当然是归功于中国共产党了。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是中国经济和科技是实力提升,政治、文化和国际影响力增强的结果。

为了不辜负中国共产党努力拼搏出的新中国,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旗帜观后感(篇7)

看了十集大型纪录片《旗帜》后,深受教育,感慨万千。

《旗帜》体现了细致缜密的叙事逻辑。90年党史内容包罗万象,其中出现过多少叱咤风云的重要人物,发生过多少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取得过多少意义非凡的重大成就!科学合理的编排、精炼准确的表达,是表现党史的基本前提和必然要求。

《旗帜》大致以时间为序来展开,既有宏大叙事的宽广视野,也有微观层面的精雕细琢,体现了高超的驾驭能力和独具的慧眼匠心。在总的框架上,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两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共6集,这种安排符合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研究中心的一贯原则,也反映了及时总结党的事业发展新鲜经验的客观要求。在对每一时期党史的阐释中,注意全面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情况;在对每一个重大问题的分析中,注意深入挖掘其来龙去脉,力求展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展示党的事业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共同发展的过程。

它高举了党的执着和坚定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克服世所罕见的艰难险阻,不断谱写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壮丽史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始终保持着执着坚定的奋斗意志。展示斗争精神,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史宣传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展示了电视艺术的独特魅力。《旗帜》注意综合运用电视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既坚持了文献纪录片的思想性、理论性、权威性,又做到了通俗简明,清新朴实,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给人力量。全片叙议结合,以叙为主,适当插入专家学者和重大事件亲历者的访谈,文字精练,语言平实,层次清晰,从容不迫,娓娓道来。

历史影像资料选择精当,富有新意,发展成就画面美观大气、表现力强,今昔对比鲜明、印象强烈,富于视觉冲击力、感染力,全片内容上有历史纵深的厚重,手法上有丰富多彩的灵动,

它实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的有机统一。

旗帜观后感(篇8)

我读过很多令我难忘的书,但是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光辉的旗帜》。

这本书把新中国的成立比作黑暗中的一道亮光。新中国共产党点燃了人民的希望之火。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他们历经曲折,用鲜血和生命带领中国人民夺取了民族胜利,书写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1949年。一个响亮的声音向世界宣布,从那时起,四分之一的中国人站起来了!

在这本书中,我最感动的是第六课:向抗日救亡英雄致敬。抗日英雄指的是,从1931年刻骨铭心的“九一八”,一直到“对日寇最后一战”的1945年,在这场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战争中,为民族大义与救亡的真理,前仆后继,英勇杀敌,无私奉献的人。

这个班的英雄是一个叫王珠的小男孩,他是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的团长。1943年夏天的一天早晨,敌人又来清理。当时,他在村头山上观察敌人的情况。他发现敌人后迅速扳倒消息树,敲响铜锣,大喊“鬼子来了”。

接到消息后,村民们在民兵的掩护下开始行动。敌人包围了他。围了拦住他,王珠没有跑。敌人迫使他说出八路在**,村里的食物在**。

他说:“跟我来”。不一会儿,他带领敌人来到村外有地雷的萝卜地,当场打死了两个魔鬼。

愤怒的敌人用刺刀残忍地打开了他的胸膛。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学到了一个道理:面对危险,不要胆怯,勇敢面对。就像我们现在的学习一样,只有敢于思考的人才能最终取得好的成绩。

旗帜观后感(篇9)

根据集团党委和省国资委党委工作部署,结合公司实际,公司党委决定在9月份组织全体党员和广大职工学习、**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旗帜》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生动阐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鲜明昭示了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伟大复兴的灿烂前景。这部长达约500分钟的10集纪录片,首次尝试用电视艺术来表达党的90年历史,堪称一部杰作。

《旗帜》之所以广受好评,最重要的是做到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突出了党史的主题主线。把握党史的主题和主线,反映党史的主流和本质,是党史研究和宣传的重要课题。这是实事求是地了解党的历史,客观准确地表达党的历史的必然要求。

90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潮流,在坚定追求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最崇高理想的过程中,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旗帜》充分展现了这个主题和主线,形成了排山倒海、一以贯之的恢弘气势,唱响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的激越礼赞。

二是体现了细致细致的叙事逻辑。90年党史内容包罗万象,其中出现过多少叱咤风云的重要人物,发生过多少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取得过多少意义非凡的重大成就!科学合理的编排、精炼准确的表达,是表现党史的基本前提和必然要求。

《旗帜》大致以时间为序来展开,既有宏大叙事的宽广视野,也有微观层面的精雕细琢,体现了高超的驾驭能力和独具的慧眼匠心。在总的框架上,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两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共6集,这种安排符合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研究中心的一贯原则,也反映了及时总结党的事业发展新鲜经验的客观要求。在对每一时期党史的阐释中,注意全面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情况;在对每一个重大问题的分析中,注意深入挖掘其来龙去脉,力求展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展示党的事业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是提高了党的顽强拼搏精神。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克服世所罕见的艰难险阻,不断谱写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壮丽史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始终保持着执着坚定的奋斗意志。展示斗争精神,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史宣传的一项重要任务。

《旗帜》把这个任务有机融入讲述党的全部奋斗史之中,无论形势多么险恶、挑战多么严峻、局面多么复杂,党始终有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旺盛斗志,有着不被任何敌人和困难压倒的英雄气概;党的**领导集体始终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有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政治品格;党的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自觉致力于完成党交给的光荣任务,奋发有为地推进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特别是《旗帜》着力表现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中涌现的优秀分子,如杨靖宇、赵一曼等革命先烈,孟泰、马万水、时传祥、王进喜等劳动模范,雷锋、焦裕禄、杨善洲等先进典型,勾勒出90年党史英雄辈出、群星璀璨的动人景象,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令人景仰的精神家园,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四是展显了电视艺术的独特魅力。《旗帜》注意综合运用电视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既坚持了文献纪录片的思想性、理论性、权威性,又做到了通俗简明,清新朴实,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给人力量。全片叙议结合,以叙为主,适当插入专家学者和重大事件亲历者的访谈,文字精练,语言平实,层次清晰,从容不迫,娓娓道来。

历史影像资料选择精当,富有新意,发展成就画面美观大气、表现力强,今昔对比鲜明、印象强烈,富于视觉冲击力、感染力,

全片内容上有历史纵深的厚重,手法上有丰富多彩的灵动,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

正因如此,《旗帜》能够绚丽绽放党90年奋斗的光荣和梦想,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党的伟大,更好地触摸历史的律动,更加激发奋勇前行的壮志豪情,更为自觉地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滚滚洪流中去。

旗帜观后感(篇10)

大型纪录片《旗帜》讴歌了几代...人肩负使命,将中国从积贫积弱带向富强民主的伟大历程,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坚定的旗帜。

穿越那血与火的烟云,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抗争;走过那苦与汗的大道,我们目睹了一个民族的崛起;跨过那光与爱的江河,我们迎来了一个民族的复兴。

九十年前,南湖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六十二年前,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呼声终结了以往被奴役的历史。东方巨狮再次挺起她那巍峨的身躯,发出她那震撼世界的咆哮。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留下我们壮丽无悔的步伐。

三十三年前,时代有孕育着新的期望、新的活力、新的生命。那春天的故事也写下我们对时代无尽的探索,写下我们对祖国无尽的祝福,写下我们对明天的完美向往。

从烟片战火到抗战的胜利,我们历经近一百年的抗争。从辛亥之火到如今的日新月异,我们走过一百年的奋斗,从...诞生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需要近一百年的探索,再从伟人的呐喊到现代化宏伟蓝图的实现,我们同样将用近百年的岁月实现民族的复兴。

时移境迁,沧海桑田。从积贫积弱到繁荣昌盛,从山河破碎到强大统一,从受人欺凌到备受尊重,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愧于历史的不朽功业。今朝给予我们光荣梦想,更给予我们职责使命,我们迎着曙光将春晖洒向长江黄河,洒向昆仑雪域,洒向复兴之路。

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完美的明天!

旗帜观后感(篇11)

清明小假期里,我阅读了《光辉的旗帜》一书,书中讲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0周年里的风风雨雨,通过整本书20课的学习,我不但坚定了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决心,并且要永远跟着党走,让这面光辉的旗帜下永远飘荡在我的心中。

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中,涌现了许多英雄人物。他们为祖国留下了头颅和鲜血,留下了感人的事迹。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个高喊“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创作出《清贫》一文的方志敏;大义凛然的喊出“怕死不当共产党”、视死如归的刘胡兰;手举炸药包、呐喊“为了新中国,前进”牺牲的董存瑞……这些人都告诉我们,中国人的脊梁是压不弯的,而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要做的,就是将这种精神永久的传承下去。

书中我印象较深的还有一个国旗下的好女孩——白欣鑫,她和我一样是一名升旗手,和她相比,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她用行动告诉我升旗手的无限光荣,以后我也要像她一样,珍惜和重视这份荣誉,并带动身边的同学积极来争取来参与。

对了,你们知道毛主席在延安都吃什么吗?不要以为他是主席,就吃得很好,其实也只是一个米饭,两菜一汤,偶尔剩下,他还吩咐:“给我留着,下顿热热再吃!

”毛主席总是穿一身补丁摞补丁的棉衣棉裤,还常对身边的人说:“这套棉衣,你们给缝补一下,明年我还能再穿一冬!”而毛泽东的旧居,居然是一个窑洞,狭小的居室里,简陋的客厅,一张硬板床,一张破旧的办公桌,却为革命胜利指明了方向。

从毛主席身上,我懂得了不乱花父母的辛苦钱,不攀比吃穿,节约才是美德;另外我认为学***能讲究环境,毛主席在油灯下读了非常多的书,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创作了很多优美的诗词,这种刻苦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

从这本书中,我也知到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我们不是很强大,但我们仍然向外国伸出了和平的援助之手。典型的例子是反美和朝鲜。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牺牲了多少英烈,比如说“黄继光,杨根思”。黄继光参加了进攻小组,受了重伤,但他用火热的胸膛挡住了敌人的枪口,做出了光荣的牺牲。

杨根思更英勇,他带领全排打退了敌人8次进攻,第9次时,只剩下3人了,他勇敢抱起了炸药包与40名敌人同归于尽,成功的完成任务。这些人用宝贵的生命换取了今天的和平,这也提醒我们,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

读完这本书,我和爸爸沟通了很多,爸爸说,他们小时候最喜欢过年,因为只有在过年时,他才能吃上肉,才有一件新衣服穿……听了爸爸的讲述,想想自己,天天鸡鸭鱼肉,挑选着吃,新衣服全是成套的,一换季都买好几套,和爸爸那个时代比起来,真是掉进福窝了!

旗帜观后感(篇12)

很小时,都是“好奇宝宝”,问“为什么国旗都是红色的呢?”现如今,才明了,那是先辈用自己的满腔热血一点一滴将那白花花的大布染红的,那么明亮,像烈火一般燃烧,又似一颗种子,狠狠埋在每个中国人的心脏里。

世纪老人,超越了时间,抵挡住了岁月,是万里长征给了他们勇气,想想自己13岁,还在咬着笔头想数学题,抄单词?还是在担忧下午的体育课的耐力训练?当胸前挂着明晃晃的勋章,连勋章的彩带都是那般平整、干净,像新的一样,而它的主人迈着蹒跚的步子一步步走到台中,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我说实在的`,故事我没有细听,只因为这位老红军脖颈上的耀眼勋章,像星星般璀璨。不是经常拿出来,若是经常戴,那定是被物品磨得毫无光泽,而带子也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受损,定是像藏金子、宝赠般呵护的。老红军没有多说,但那奖章似乎说出了从长征开始到如今、世事变化的所,那奖章有生命,有心脏,有与老红军一般的热血。

再看着那五星红旗,是艳红的,是无数革命前辈和先烈用血染的!那是先辈们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