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司马懿及其兄司马师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的势力,权倾朝野。魏帝曹髦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形容其野心。后率人讨伐司马昭,被其党羽刺~~你也想分享类似的句子吗?迷你句子网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三国演义歇后语常用通用54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关羽)剑术高手在门前挑战。

2、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3、张飞带走了刘备胡,刘备胡没有胡子;不必谦虚。

4、【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5、东吴使他的婚姻成为现实。

6、吃曹操饭,干刘备食物里外;的心。

7、针尖上落芝麻------难得

8、不谋而合:没有经过共同商量而彼此的一件或行动一致

9、梁上君子:可用作窃贼的代称,也可用来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脱离实际的人

10、讲的是火烧赤壁的时候,周瑜使用苦肉计,打黄盖,假装让黄盖投降曹操。黄盖从而献计给曹操做连环船,促成后来火烧赤壁的成功。

11、第九十回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中有:

12、关帝庙的观世音菩萨找错了门。

13、一个士兵抵得上十个士兵。

14、(刘备)东吴的女婿回家来,总是很高兴。

15、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曹操带兵南下江南,杀的刘备东奔西逃,打下江夏。临江陈兵,号称80万,预攻孙权,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曹操仓皇逃路,羞于华容道,返回只有千余骑。

16、诸葛亮弹琴,想出了一个计谋。

17、(刘备)有一个姐夫,孙权。

18、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19、关公的眼睛——睁不开

20、诸葛亮借草船上的箭打气。

21、刘备战战兢兢地爬上了黄鹤楼。

22、关公把尺子吃得恰到好处。

23、夏侯敦看春秋--一目了然

24、诸葛亮坐在西城,高谈阔论。

25、猪掉进了酒缸,美美地吃了一顿。

26、针尖对麦芒------尖对尖

27、•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28、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10、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29、(刘备)诸葛亮是个如鱼得水的人。

30、东吴杀关公——害人反害己

31、大意失荆州,即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失去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典故。故事概况为: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入蜀(四川),留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其中南郡是刘备向东吴借的。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相当于还了南郡)。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导致荆州三郡失陷。大意失荆州,现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有粗心大意、骄傲轻敌的意思。

32、主要指挥官:关羽,吕蒙

33、诸葛亮和一个聪明的傻子狗玩。

34、三国演义中人物歇后语精选

35、(张飞)这是一起凶杀案。

36、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20、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37、张飞卖很重的东西和很结实的货物。

38、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39、吕布)崇拜(董卓)为父。

40、(曹操)张松以封面来判断一本书。

41、《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处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42、(吕布)对利润冷嘲热讽。

43、(猪八戒)嘴里不是个不死的坏蛋。

44、小何一夜之间追赶(韩欣)。

45、诸葛亮很孝顺,假装贤惠。

46、刘备跳过潭溪,遇到一个高个子男人。

47、(华佗)医学实践不负盛名。

48、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49、【举例造句】:闵象南老好观书,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筹,手不释卷。

50、张飞叫刘备凶;兄弟吗。

51、《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有: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探囊取物、旦夕之危、明眸善睐。

5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司马懿及其兄司马师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的势力,权倾朝野。魏帝曹髦以“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形容其野心。后率人讨伐司马昭,被其党羽刺死,而司马昭未受追究,后来更被封为晋王,死后其子司马炎篡魏自立。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53、《三国演义》 中的成语和歇后语大全

54、张飞撵兔子——大离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