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一些我们感兴趣的书籍,有很多书籍能让我们有许多感触。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的做当下心得感悟的记录了。考虑到您的意愿我们编辑了“史学读后感”,建议您将本页面加入收藏以便随时学习!

史学读后感 篇1

这本书是1970年前后,钱穆在台湾为历史专业博士生讲课的讲义。我主要是利用每天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来读的。每天乘坐一号线,来回各25分钟。上班路上基本都有座,下班路上大多站一半、坐一半。看到今天大约花了2个礼拜,全书已经看完了9成。

从前看钱穆的《国史大纲》,就感觉他喜欢把中国的事情,尽往好处说,只看好的方面。今天早上在地铁里看到这本讲义里有他一段感慨的话,是这样说的:

曾有人对我说,你的书中只多讲中国好处,不多讲中国坏处。我说,你们大家尽在那里讲中国坏处,我不得不来多讲一点中国的好处。而且中国坏处在我书里不是没有,治乱兴亡我都讲,不只讲治不讲乱,只讲兴不讲亡。但在你看来,好像我都是在讲中国的好处。但请问,我们在汉、在唐、在宋明、在清,各有一段治平极盛的时候,这些处,我们该不该讲几句呢?我们的历史,直从上古下来,四、五千年一贯直下,到今未断,这些处又该不该讲几句呢?今天我们的毛病,在乎再不肯讲自己好处,只讲自己坏处。我请问:我们中国人太坏了,又怎么在此世界做人呢?今天诸位一出口就是美国好、中国坏,我要向诸位讲一句:美国并非全部坏,中国并非全部好。若说我平生讲话,多讲了中国的好处,也只是因病立方,通其变使不倦。否则尽是说美国好,中国坏,哪个不知,还要我讲吗?

看到这里,我不禁开怀一笑。平生读书,读到击节叫好的不少,读到拍案而起也有,读到开怀一笑的,仅此一例。开怀之余,回顾这段时间看的一些书,不免有些感想。

自清末中国大门被列强打开以来,许多守旧分子依然故步自封,看不起西方文化。即使到了不得不学习西方的时候,用得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半吊子的方法。但要知道,中国文化虽然博大精深,当时仅凭中学为体却是救不了中国的。于是一批提倡新文化的学者开始鼓吹西方文化,要把西方的思想体系推介到中国来。很多人开始认识到所谓一体一用的道理--仅通中学之体,是无法致西学之用的。西方思想来到中国,必然同传统文化之间产生矛盾。中西文化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和而不同,各自通各自的经,致各自的用。但这种状态只有在十分温和适宜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新文化运动者开眼看世界,并多有留学经历,他们所经受的文化冲击之强烈可想而之。等他们回到中国,满眼只见暮气陈腐、民智愚昧、国家危在旦夕,其所受的反文化冲击之强,恐怕更是文化冲击的几倍。这教他们又怎能不把一切都归咎于中国文化的落后?而他们反对传统文化的手段又怎会不激烈呢?于是,自上古时代发展延续下来的文言文被一朝废弃了;代表中国核心价值观的孔孟之道被打成黑店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兴亡治乱被封建专制四字一笔抹杀了。那一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动,似乎过于激烈了些。在这样的背景下,钱穆挺身而出,为传统文化辩护。他并不认为中国文化天下第一,也不反对学习西方的思想。他认为中国的社会、文化、体制发展至今源远流长,许多批评传统的人,其实并不了解其中渊源,而同时鼓吹西方的,亦不过学得点皮毛而已。以中西史学为例,钱穆说中国的史学,自《尚书》、《春秋》一路发展至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演进的。如今做学问的人,可以选择接著中国史学传统的路子,开创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中国史学;当然也可以跳出中国史学的框架,采用西方的一套历史观,但前提是你要把西方史学的整个演进过程摸清,把脉络摸透,不能只掌握了一点表面现成的知识,就回来做学问了。

若不是晚清政局腐败、民智愚昧,也不会有那一批人激励鼓吹西方文化;若不是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中岌岌可危,也不会出现钱穆这样的人,以毕生之力来系统地总结和梳理中国文化的得失。这便是反者道之动了。然而事物的健康发展,不能总在正、反之间剧烈摇摆。正、反过后,应该还有个合的阶段。钱穆的态度虽然已经比较温和了,但还算不上是合.如果要进入合的阶段,就必须出现真正学贯中西的人物。怎样才算学贯中西呢?想来中学方面,需有钱穆的见识,西学方面,也需具备如钱穆之于中学的水平。而如今连钱穆这样的人都没了,遑论其他?

另:钱穆说过,国家其实是个精神上的范畴。只有大家都具备文化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国家才能稳定。这也是中国历史能够几千年延续不断的原因。当前中国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是个什么状态,也不用多说了。如果要培养这些东西,读钱穆的书是最合适的。因为在这方面,少有其他书比钱穆的书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更明白。但钱穆自己也说了,他生平说中国的好话比较多,因此有心治学的人,不能只看他的书,还要看说坏话的书,最好直接看西方的书。钱穆无疑是一代大师,但是现在的中国,只有钱穆这样的大师还不够。

史学读后感 篇2

作者学号:12017000458

暌违多日,今日终于将这本书阅毕,颇有所感。初次见到许氏这本书是在本科二年级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的书架上,但当时仅仅是一扫书名,并未一读。而今日,缘于老师的推荐,终有幸了解许氏其人其书。

许氏于201x年过世,此书于八十年代末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于2003年由岳麓书社出版其简体字版。我所用的便是后者。

全书六百余页,读起来并不轻松,不单因是字数多,也有其它方面的原因。总体而言,就我个人的感受,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对于**以来的各**家和流派进行了鞭辟入里的罗列分析,对于各家的治学风格和方法,以及路线主张,叙述较精准到位。人们一眼就能看到异同,并获得最基本的了解。

然而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其文笔并不算优美,读起来有生硬之感,其次是每一章节内部所划分的小节,每一节之间未看出有什么逻辑关系,常有重复的现象出现,甚至于每一章的结尾,也未见总结式的话语,总有未完之感。而且就文中内容来讲,有些分不清哪些是许氏自己的观点,哪些是他引用的观点,所以此书相较于他其它的著作,更像是一本教科书,述多论少。

但是就梳理普及新史学史家与流派的这一目的来说,其基本还是达到效果了。接下来想就具体的内容,说说自己的感想。

一、关于学派的划分

我想说的第一件事是关于目录中所列的学校的划分。我个人认为徐的划分式不可靠和令人信服的。除却第一卷的"史学新义"和第七卷他所自诩的"史建学派",余下的"考证学派""方法学派""史料学派""史观学派"的称呼是否得当?

就研究史学来说,方法、史料和考证的手段是缺一不可的,考证学派的人离不开史料,史料学派的人离不开考证这种技术手段,有了考证过的可用史料,尚需要一定的方法方可治学,而且我相信每一个有成就史家,意识中都有一相应的"史观",即使不似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学者这样明显。因为有许多时候个体并不完全符合群体的一切,所以在每一个被划入其中的人也并非和其名是完全对应的,但是为了研究的方便,进行类型派别的划分,也是无可厚非。但希望所依据的标准可以明确,所划分出的类别具有区别性和辨识度。

考证作为一种为学的手段,和方法,史料并不对立,同理亦然。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不太同意。

二、不同的提法,相似的内容

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有一种感觉: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甚至有不同的理论。但是纵观来看,无论所强调的怎么变,无外乎是重视史料还是重视方法和理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倡导。

比如说,在新史学创建的初期,梁启超所倡导的便是要针对过去之"旧史学"的"新史学",初期要引进西方的科学,使史学科学化,这也和当时的大潮流有关。晚年,经过努力,他也改变了主意,希望回归传统。这不仅是任公的变化,也是中国新史学的变化。

这个想法是后来我读到各种历史观流派时产生的。当时的风气是史观横行,以论带史或者以论代史的现象严重,于是翦伯赞这样的,就提出要从实际出发,尊重史料。再回到前边,当**之时,马克思主义学派史学还未如49后那样席卷中华大地,马派的人员多分布于二流和三流的院校,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傅斯年所率领的中研院史语所为代表的所谓"史料学派",胡适为代表的倡议方法的所谓"科学派",这两派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比较重视史料,并不喜欢空论。

正因为比较轻视理论,所以与之相对的学者,便比较提倡应当引进理论,以完善发展现有史学的不足。当有泥古派,也就顺势带出了"疑古派",当疑古太过,就出现了"信古派".刚开始的时候在想,每个学者都有自己所持有风格和特色,是不是都与人不同呢,其实不然,所强调的有些仅仅是增加了一点内容,有些是不同时期以不同面貌出现的变体。

史学读后感 篇3

《新史学》读后感

我于日前重新拜读任公先生之大作--《新史学》,受益非浅,启发之余写此读后感。

任公先生学贯中西,其将我国史学与泰西之史学比较,发现我国兹学之盛如彼,然国民不团结、群治不进化,"兹学之发达,二千年于兹矣,然而陈陈相因,一丘之貉,未闻有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而令兹学之功德普及于国民者,何也?"先生推其病因,指出"六病三恶果"."六病"者: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十四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我国之史,"质而言之,则合无数之墓志铭而成者耳。"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我国史学与泰西之史学比较,莫能"使今世之人鉴之裁之,以为经史之用也。"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先生认为史学应该如人,须有其精神,"史之精神维何?曰理想是已。"然我国史学"汗牛充栋,皆如蜡人院之偶像,毫无生气,读之徒费脑力。""非益民智之具,而耗民智之具也。"五曰:能铺叙而不能别裁。我国史学多且杂,然体裁单一,如果"将大事皆删去,而惟存"临猫生子"等语。"六曰:能因袭而不能创作。"中国万事,皆取述而不作主义。"先生认为,中国两千年来之史家,稍有创作之才的惟六人:太史公;杜君卿;郑渔仲;司马温公;袁枢;黄梨洲。此六病之弊所贻害后人之恶果有三:一曰难读;二曰难别择;三曰无感触。

时至今日,我辈读史也无一善本可寻,且疑古之风尚存,稍不留神就会发现手里捧的就是某某学者所指的伪书。呜呼,此国人之大不幸也!先生于百年前提出的问题至今尚未善解之,故今之史家应深思之、努力之,编写一善本以谢国人,也慰先生之在天之灵。

任公先生在彼时彼日针砭史学之弊,确能振聋发聩,今日读来尤耳目一新。深思之,语略过而意已到,"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然也!快哉!"吾岂好异哉?吾不得已也。"先生之心吾知之矣。

史学读后感 篇4

本书的作者是钱穆先生,钱穆先生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严耕望语)。他们是现代史上最杰出的历史学家,也是我最钦佩的人。在中学时,我曾经拜读过他的作品《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研究法》、《人生十论》,感觉很是佩服,在大学,每天都要经过老校长陈垣的雕塑,于是对于他们的作品很感兴趣,恰好听了一节历史学院的课,老师一位专攻口述史方面的老先生,老先生年逾九十,是吕思勉先生的**,(看过他的《隋唐五代史》,超级佩服)在课上多次回忆先生在世时对他的帮助指导,情到深处,掩面而泣。

使我对他们的学术和人格颇为尊重与好奇。我碰巧又在书店里看到了他们的作品,所以我买了他们看了。

此书是钱穆先生67年定居台湾省后,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69-71年)在中国文化学院为历史研究所博士班学生开设“中国史学名著”一棵的书稿和讲义(也有部分文章写于五十年代末)。因为是讲义,所以本书不像学术**起承转合,架构严谨,而是旁征博引,涉及颇多,并且书中多次出现“今天我们来讲“、“好了,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等很能彰显课堂意象的语句,也正因此多了些趣味性,或者说更有了些“人间烟火”之气。打个比方,以往学术专著般好似一位留着胡髭扎着小辫的老先生端坐在学堂正中背靠“至圣先师”孔子像传经授道,而此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倒是像一位久经世事见多识广云游四方老来归乡的叔伯,随意地躺在吱呀作响的太师椅上,耳提面命和后辈小子肆意谈聊自己的人生经历,甚是亲切。

并且这种趣味性并不是“通俗性”的等价,其在作者广博的学术背景和宽广的学术视野下,更显出大家气象。

北京出版社曾经于世纪之初出版了一套读物,名为《大家小书》,我和他第一次见面时时我中学时语文课查找资料,在老爹的书柜里翻出的一本张中行先生的《文言津逮》,第一眼见我就爱上了她:小32开印刷,纸张略黄,给人感觉典雅而大方,颇像一位腰肢纤细娉婷婀娜的南方姑娘。至今我还可以原句背诵扉页对于书名的解释:

“津逮”的本意是由渡口坐船到达,目的地,后来用来比喻为学的门径。所以“文言津逮”也就是文言入门。我校**教授启功先生为这本书题词。女子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吕叔湘老人为之作了序:

半个多月后,中银同志来取回稿件,问我近况如何。我说:“这是一本异常有用的书,你就放心拿去出版吧。

”他说:“你还没给取名字呢。”我说:

“这本书的目的是要把读者引进文言世界,何不就叫做《文言世界漫游记》?如果你嫌这个名字太时髦,喜欢古雅点儿,那就不妨叫做《文言津逮》。”他说:

“好!就《文言津逮》。”于是他很高兴,我也很高兴。

是为序。颇有些文人相惜,彼此珍重的感觉。让我甚是羡慕。

大家小书的每本书都有主编袁行霈先生的一段也可以称得上是“大家小树“的序言:“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

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书的作者是大家;

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孙子兵法读后感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的时候,在排队买票的时候,在车里和公园里,你都可以看。如此众多的读者会给社会增添一些文化色彩和学术氛围,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这句话也影响了我的读书观,使我至今仍保留这这种购买和阅读习惯。

此书和别的史学著作从体例上没多大差别,有一些结构史和比较史的印记,但因为是为学生讲课,也有许多作品内容、作者生平之类的介绍,但很少是对历史人物的揣度,完全抛去了心态史的缺点。不同的是,无论臧与否,作者对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这是有道理的。这些视点和见解建立在钱穆先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虽然读来有些不同于客观史,未必同意他的每一种观点,但其知识的博大精深和眼光的锐利却每每让人佩服之至。

虽然本书名为《中国史学名著》,其实钱穆先生的这本书远远超出了单纯史学的范围,更多则是从中国古代学术史的角度来讲史书,将历史的范围由随意轻松的言语扩大到整个的中国文化。从一个类似于贯穿通史(时间轴)的结构框架出发,选取不同时代代表时代风格的不同作品来分析时代特征和文学作品。在不同的历史转折点,我们也选择了重要的作品进行分析。

在科学思想史的研究层面,正如柯林伍德所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思想的结晶汇集成教科书。因此,在历史时代的发展趋势下,研究文学作品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此外,我隐约有感觉,此书和柯文的《历史三调》在章法上颇有相似之处,都从多角度分析,以一种不同于乾嘉考究学的全新的范式撰写,很是见功力。

除了一个精彩的框架,还有许多词仍然值得学习和启发:

今日我们的学术界,遂成了‘一哄之市’。我们真要讲学问,需能避开此一哄之市。关着门,独自寻求,别有会心,才能成一家之言,有创造。

纵不说是科学方法,也是做学问一正法。耐得寂寞,才可做一人物。太爱热闹是不成的。

其实做学问也不觉寂寞,如从周公、孔子,直看到司马迁,乃至章学诚,尚有古人,转益多师,更何寂寞之有。

清代人做学问,也不能说他们没有下工夫,但他们究竟只看重在材料之学,给我们很多方便,今天我们即讲材料之学,和清人相比,已差得太远。……但我们今天做学问,究该比清代人更进一步才是,该从材料搜集之上更深进到见解眼光方面。只是所谓见解与眼光,仍该读书,从材料中来,不能架空**,又不应该只用心小处,该能有大题目,在大处用心。

我此讲首先提到由博返约,博便要多读书,多读书后,能从大处归纳会通,这就是约了。

做学问人,大家该知道的我们总该知道。学术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大家都知,我独不知,孤陋寡闻,总对自己研究有妨害。……我们把前人已有定论的来潜心研求,自可长自己见识,训练自己功夫。

……学问实是无穷,已成定论的大问题之内,仍可有小问题。……

嘉言醒句还有很多无法一一列举,甚是遗憾。在我看来,此书不仅有助于对于文学作品和历史文化的学习,更加重要的的是在字里行间斟酌**前辈前贤的那种治学严谨,为人宽厚,进德修业那股子韧劲儿,这是当下的我们所缺少的,也是亟需的。我希望最后,正如钱穆先生所说:

于心性治平两面,都知用心,庶可于将来史学前途开展出光明。任重道远,我此一年所讲,一面是为诸位指出道路,一面是为诸位打气添油。虽是粗枝大叶,但我自信,将来中国史学重光,与我此一年所讲,决不至大相河汉。

史学读后感 篇5

期末时得到这本书,我心里便久久不能放下它。因为我对数学有着一股极大的兴趣,而数学发展的历史正是我想了解的。由于时间原因,到家后我才开始读它,每每读完一段,便有颇多感慨。

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数学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数学伴誰着人类到现在。

从早期的算术几何,算是数学的雏形,先驱们创造出这门学问,见证了远古人类的智慧,再者就是数学的快速发展。从古希腊数学、中国古代数学到平面解析几何,再到微积分的创立以及对千古谜题的一一解决,伟大的先驱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有些则更成为千古美谈。

数学发展到今天,先驱们的努力功不可没。数学像一座处在繁华街道中的大厦,而先驱们则是大厦的地基,根基牢固了,大厦才可以不断加高,成为摩天大楼。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认识了数学,其历史源远流长,其内涵丰富多彩,探索和研究数学的历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修正的过程。微积分的创立、无穷集合论的创立以及高次方程可解性问题的解决正是最完美的体现。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深刻认识到数学家们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研究经费薄弱击不倒他们探索的坚强意志,论文一次又一次得不到认可消耗不了他们的热情。他们干净磊落,为求真理勇于现身。对数学的那份执着,对数学的那份热爱,终将创造出不凡的业绩。

读完这本书,仔细想想我们现在。正如数学发展的历程一样,数学学习的过程也许会遭遇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我们要学习数学家那种孜孜不倦、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勇气,经过思考和探索获得真知,同时,我们也要学习数学家的怀疑精神和创新意识,因为怀疑与创新是世界发展的灵魂。如果没有对欧几里得第五公式的怀疑就不会有非欧几何的最终产生,如果没有锐意创新的勇气就不会有康托尔集合论的创立……

史学读后感 篇6

以“读”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读书三余]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读书君子]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读”字在第二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死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熟读深思]反复地阅读,认真地思考。

[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胜读十年书]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悔读南华]《南华经》即《庄子》。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百读不厌]厌:厌烦,厌倦。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读”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十年读书]指长期努力于学业。

[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骑牛读汉书]形容刻苦攻读。

[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刺股读书]比喻刻苦攻读。

[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读”字在第四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不忍卒读]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史学读后感 篇7

余青《新史学讲演录》的作者是王晴佳。本书内容大致讨论了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史学界所发生的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西方学术霸权地位的影响及中国学界对于当代西方的史学变化的兴趣。其内容包括:

当代史学的困境、新文化史的兴起、新文化史的特点、走出民族史学的前景、全球史学等。

这本书中作者提出新文化史的兴起可以说是历史叙述与“大写历史”(指的是对历史进程的思考和总结)之间矛盾冲突的一个妥协物,也与西方尤其是美国史学研究人员的“草根化”和“反智”的社会风气相关。指的就是历史叙述是历史著述的基础,而原来的历史叙述,一般都会**、解释历史演化的因果关系,希望从中**历史的走向与规律。现在历史学家基本上放弃了这个目标。

如今,新文化史更注重研究与叙述的精致与辉煌,仅此而已。新史学的特点是史学由中心到边缘的科学转向。新史学的发展,由研究大的支干转向研究小的细节,与人类学、语言学等学科结合,强调科学性,以小见大地证明、得出结论。

这与社会分工细致,学科的渗透越来越强是分不开的。同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强,所以人们的视野从西方中心转向了世界。费正清“西方挑战,中国回应”言犹在耳,此时已把中国的近代化与西方联系在一起,又有声音“中国与西方处同一时代,不分古代现代近代,拥有各自的发展轨迹。

”在作者看来,“我们与其追随那些源自西方、反映了西方文化焦虑甚至危机的史**流,还不如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借助自身文化的特点和积淀,选择研究一些反映中国文化特性的历史课题。读者读到这里,可能感觉我有点自相矛盾,一方面写书讨论以‘新文化史’为代表的史学界新潮,另一方面又告诫读者不要‘随大流’,人云亦云,对这些新潮加以模仿。事实上,在我看来,两者并不矛盾。

我们了解新学术的原因,是为了‘知己知彼’,而了解的目的乃至手段,就在于如何找出其弱点并加以批评和克服。而以这种态度获得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或许更能辩证地反映当今全球化的特点。因为全球化的开展,通常是以其‘在地化’(glocalization)为前提、并与之互为表里的。

史学研究,也不例外。”作者的史学思想既前卫也很实用,对后来中国的史学研究很有益处,避免研究进入死胡同和出现钻牛角尖的现象,作者注重时代的变化,是史学的研究顺应时代的发展,具有很鲜明的时代性。

纵观整部作品,作者讲述了新史学的各种表现、各种样式及其来龙去脉、与传统史学的异处,然而作者却并不认可中国就应该照搬西方流行、流行过的新史学,甚至可能有一定的民族倾向,对传统史学的复兴有好感。

史学读后感 篇8

刘志伟《〈历史学与人类学对话〉读后感》(与刊载文略有不同)

(《文史哲》2007年第5期刊载的《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对话》)

刘平兄发来这篇座谈话记录稿,要我谈点读后感,我拜读之后,感触良多,不过,要把想说的话都写下,必病累赘,故只谈一点希望不算题外的话。

不知从何时起,“历史人类学”,好像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幽灵,在中国史学这个深潭的水面上,搅起了一点不大不小的涟漪。中国史学界好像比较喜欢讨论什么“学”的定义,记得**十年代的时候,每次开社会史学会年会,都会有“什么是社会史?”的讨论,到最近几届,这种讨论终于沉寂下来了,但“什么是历史人类学?

”又成为新的话题。正如振满兄弟在这次研讨会上所说,我们无意中使用了这个标签,但我们对此并不清楚,也不想弄清楚如何定义历史人类学。我之所以选择这个标签,是因为我认为我的研究有点历史人类学的味道。

我们编了一本刊物,取名《历史人类学学刊》,正因为我们不愿意下定义,所以没有写发刊词,而是先后刊载了张小军、黄应贵、庄英章三位先生谈“历史人类学”的文章,主张各异,目的也是想表明我们的立场——所谓的历史人类学,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研究实践。《学刊》已出9期,刊出的**和著作评介,其风格之纷纭,恐怕读者是不难看出的。

至于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标签,不能用几句话说清楚。有偶然的机会,个人的兴趣,学术方法和学术传统。这些都涉及到萧凤霞、郑振满、丁荷生等的演讲,我不再谈这些了。我想说的是,zhenman兄提到,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都有着深厚的社会经济史研究基础和人类学传统。这一传统的影响不容忽视。

近年来,关于历史人类学的讨论给人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历史与人类学的结合或对话是一种新的趋势。实际上并非如此。中国人类学从一开始就与历史紧密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建立从一开始就深受人类学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傅斯年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中山大学创办的**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把语言学、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放在同一个研究所。解放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的著名教授都有人类学等社会科学背景。这些学术渊源,对我们有非常深的影响。

今天,大家讲到历史人类学,就会同田野调查、区域研究或社区研究等等联系起来,其实,这些也不是什么新发明,刘平兄在发言中提到李世瑜、路遥先生的田野调查,就是我们非常敬佩的。《历史人类

学学刊》在去年专门刊载了当年和李世瑜先生一起在华北开展田野调查的贺登崧教授的一篇旧文,用意就是要提醒大家,我们现在提倡的田野调查,前辈学者已经有非常好的实践,可以成为我们的榜样。我们在八十年代中期与人类学家合作开始在乡村做田野调查的时候,激励我们的,不正是顾颉刚、容肇祖这些史学前辈当年在北京的妙峰山、在广东的东莞考察的身影吗!

近来我常常想,为何大家会产生这种把所谓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取向视为新东西的印象?到我看了王尔敏先生的《20世纪非主流史学和史家》一书时,好像明白了一点。在学术的社会里,也许有一两种叫做“主流”的研究取向,其他则被视为“非主流”。

在“非主流”没有进入站立在“主流”中的学者视线的时候,“主流”可能就是全部;一旦“非主流”进入了视线,就可能被视为新潮涌来,然后会产生“新潮”是否会成为主流的疑虑。其实,在学术上,“主流”也好,“非主流”也好,都是“流”,但这个“流”一定要有源,不是随意泼出之水;也一定要循自己的河脉前行,不是四溢散漫之水。学术之“流”的格局,应该像珠江那样,尽管地理学家可能会定义哪条水道是珠江的主流,但实际上,珠江水系并无主流支流之别,几条江河并没有真正合流;到了三角洲的河段,主流支流更是难分莫辨,所有水道都互相交错,互相混合,最后还是分流入海。

如果我们能够像理解珠江水系那样那样理解学术之“流”,那么,很多争论或者就可以休止了。

最后,我想用两句也许是老生常谈的话来归纳我的意见:我相信“史无定法”,但一定要“学有所本”。

史学读后感 篇9

再一次逐字逐句地读完《中国民盟章程》和民盟史料后,我对民盟的历史使命、民盟成员的职责和实践工作的开展等方面有了系统性的认识。一方面,我很高兴加入光荣的全国民主联盟;另一方面,我觉得盟国的责任不小,任务不容易。经过认真思考和讨论,与第一次写入会申请书相比,我的思想意识有了质的飞跃。

传承光辉历史使命

我坦诚对民盟的第一印象是比较肤浅的,认为民盟只履行“高大上”的事务,即积极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促进大团结大联合;全团要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1、 努力完成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三项历史任务;在新世纪新阶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再接再力做出新贡献;配合中国共产党的工作等。

可第一次逐字逐句地读完《中国民盟章程》和民盟史料后,我了解到:

“中国民主同盟自诞生之日起,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民族命运命悬一线之际,聚拢在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下成立;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要同党同甘共苦,同舟共济。”

“改革开放后,中国民主同盟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实现祖国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每一位盟员皆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现如今,中国民主同盟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群众路线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由此,我深刻认识到,民盟并不是只是处于高处做高处的大事,而是深入群众,起带头作用,从小事做起,并能及时反映群众的意见和需求,追求务实工作之风。同时也认识到民盟必须统一思想,团结一致,贯彻党的政策;每一个盟国都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创造更大的成就。

严于利己做合格盟员

我原本以为,作为一名民盟盟员和普通群众有着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是一种“优越”,或“高人一等”;可现在,我明白盟员与普通群众的差距,并不是所谓的“优越”,而是盟员必须履行的义务和可以行使的特定的权利;我知道民盟的每一个成员都只是一个普通人,更别提寻求任何私人利益和特权了!

我已了解到作为盟员必须履行的义务,而对我感触最深的一部分,我想我应该将其摘录下来,看看我能做到哪些,并以此写下自己的想法。

如民盟总纲第十四条:

“盟员有下列义务:(一)遵守民盟章程,执行民盟决议,参加基层组织生活和民盟活动,交纳盟费;(2) 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维护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3) 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恪守职业道德,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正处于增长知识的阶段,因而我所能做的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提高对党的认识和了解,才能在以后为人民服务时积攒足够的本领,才能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民主同盟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维护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要积极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

”读完这一段,我意识到做一个合格的盟员的难度,恐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实际中做到这一条吧,但这也让我更严格地要求自己。

加入民盟,就要服从它的安排,这是我在写入民盟申请书就明白的,要在遵纪守法方面做出表率,而遵纪守法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做到这一点无须多讲。这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国民盟盟员,我要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广大盟员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为必须牢牢把握的政治方向,把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基本任务。

同时发扬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盟员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扬民主、科学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履行义务立德树人

在党的第十七届会议后,北京卓达经济管理研修学院的郑旭龙就写过一篇名为《读党的十七大有感》的文章,里面讲到: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文化交流频繁,融入了世界这个大的家庭之中,英语在中国教育市场持续走俏。‘英语热’对于中国当代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外国文化的流入将中国古历史文化逼得无路可走。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英语已直和语文、数学并驾齐驱。

甚至,英语不过级就拿不到学士学位。这使得中国人对英语有着疯狂的热情。不仅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很早就开始了解和喜欢麦当劳和肯德基。他们更喜欢去西方过圣诞节。

西方文化的流入,让国人没有了属于中国最传统的“魂”。没有灵魂的民族还会在壮大吗?后人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却被历史蒙蔽了双眼。

历史只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锁国是行不通的,却忘记了一个民族的崛起,不仅要靠汲取世界之文化的精髓,也要传承传统之文明,保护属于本土的精神文化。”

总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和青年知识分子,我绝不排斥任何国家的文化。放眼世界,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承载着一个国家历史的兴衰。

我特别欣赏中国的儒家思想和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虽然这两种精神背道而驰,但都是中国年轻人现在所缺乏的。不知道如果把现在的年轻人放在抗日战争时期,会产生多少“**贼”,抗日战争还会不会胜利。

有人说“儒家思想是不堪入目的,孔孟毒害了无数中国人”,这样的说法有点过于片面。当时的中国是封建统治阶级,夹杂着时代的迂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的许多思想仍然存在于儒家思想之中。

“仁”、“礼”、“中庸之道”等,儒家思想对于当今的社会的文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仁学”是最早要求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追求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我们拥有优久的历史和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洗礼。 如今,一些仍然有激进思想的人经常贬低中国文化。

作为民盟的盟友,我们有义务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道德教育教育青年学生!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一个真正想成为合格盟友的新盟友。我应积极实践党的“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积极履行盟员的义务,努力做好应有的责任与义务,为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目标,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最后,我很自豪能加入中国民主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