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敦煌给我的第一大震撼,是**了大型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
可能是因为第一次看浸入式的舞台剧,采用流线式表演方式 ,边走边看,头上脚下,东南西北都是表演区,情景融入仿佛身临其境,汇入历史长河里的点点尘埃,带我们回到千年之前。
就是这样一种舞台表现形式,让我觉得很意外和惊喜。
看到一个个鲜活的敦煌历史人物从t台上向我们走来,名字被深情呼唤时,他们举起右手,掌心朝外,回答的那一声“我在” ,眼睛瞬间就红了。
神秘莫测而又美丽慈悲的飞天,从窟中走出又隐去,对于王道士的背叛,她们选择原谅。这位演员的表演太精彩了,我一直在拭泪。
妃子们盛装打扮,对镜梳妆,一声声问着,我美吗? 我美吗? 可是因为逐年风化,人们保护不够,她们精心抹的胭脂,擦的陈粉,都在风沙中被逐渐抹平,消逝……
最后一幕是坐着看的。十多人马,为传丝路畅通的口信葬于大漠,仅仅生还一人,眼看着唐、宋、明、清、晋王朝从繁华热闹逐渐埋没于沙间……
每一个场景都被巧妙地设计成在行走中经历一个又一个场景。历史瞬间在这一刻,汇聚重生。从入场,到落幕,仿佛走过了千年,又仿佛才经历了一瞬间。
看完出来的时候,我和云姐都忍不住对王潮歌这个天才型的导演啧啧称赞。
要不是这场剧,以前对于丝绸之路只停留于教科书上的这四个字,没有任何多余的感情,现在才真切感受到了它的魅力,才明白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容阔了多少故事,背后曾有过多少鲜活的生命化作黄沙沉寂在这片土地之上……
越走,觉得自己不知道的越多。
越走,对这片土地越是敬畏。
《敦煌守护神》是一本具有浓郁文化底蕴的畅销书籍。这本书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在敦煌莫高窟的守护神们的帮助下,解开迷题和保护遗址的故事。这本书读后让我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和历史的厚重。
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的敦煌,一个小镇上。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考古学家,他对敦煌莫高窟深感兴趣,希望能够解开这个世界遗产中所蕴含的谜团。然而,神秘的事件和宝石的迷失让他感到无助。就在他快要放弃希望的时候,一群守护神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守护神们是莫高窟里的壁画形成的生命力量。他们拥有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比如能够穿越时空,呼风唤雨等等。在和守护神们的相处中,主人公逐渐认识到了自己对文化传承和遗址保护的责任。
通过与守护神们的合作,主人公逐渐解开了迷题,找回了那些失落的宝石。同时,他也目睹了莫高窟的变化和危险。一些贪婪的人想要将这些著名的世界遗产带走,甚至不惜实施暴力。面对这样的情况,主人公和守护神们勇敢地站了出来,保卫了莫高窟的完整。
通过这段故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而守护神们代表着文化和艺术的灵魂。他们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莫高窟,更是为了让后人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除了文化的力量,历史的厚重也是这本书给我的深刻感受之一。莫高窟作为一个古老的遗迹,承载了无数年的历史。而主人公和守护神们的故事就如同穿越时空一般,连接了古老和现代。通过他们的冒险和努力,我不仅仅了解了莫高窟的历史,也明白了历史对我们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扣人心弦的历史冒险小说。通过主人公和守护神们的故事,我们可以领略到文化的力量和历史的厚重。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被感动了,也更加意识到了文化遗产的珍贵和保护的重要性。我相信,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像守护神们一样,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才能够让它们得以延续并继续发光发热。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敦煌著名的大梦敦煌展览,这是一次让我流连忘返的经历。展览中精美的壁画、壮丽的敦煌莫高窟以及文化交流带给我深刻的触动,让我对敦煌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走进展览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壁画复制品。这些壁画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我的目光。在这些壁画中,我看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与灿烂。其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壁画《娑罗双树图》。这幅壁画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细的画面,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和力量。我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中,感受到了佛法的博大精深和人间之美。
参观展览的一大亮点是敦煌莫高窟的还原模型。这些模型如同一座座细致入微的艺术品,让我似乎穿越了时空,亲临真实的莫高窟。我看到了那些闻名于世的佛像造像,里面暗藏着艺术家们的智慧和匠心。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洗礼,这些佛像展示出了无穷的魅力和迷人的内涵。我被这些佛像的丰腴身姿和睿智的目光所深深吸引。尤其是世界最大的石窟佛像——千手观音,它庄严肃穆的面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梦敦煌展览还展示了敦煌以及西域文化与世界的交流与影响。特别是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为展览增添了别样的魅力。我被展览中的各类文物如丝绸、陶器等所吸引,它们见证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我看到了沙漠背后的繁华与辉煌,这一切令我感到由衷的敬佩和自豪。
参观完大梦敦煌展览后,我对敦煌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敦煌作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叹为观止。更让我感到惊叹的是,在世界上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敦煌人民竟然能够创作出如此众多、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这是一种深深的文化自信,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大梦敦煌展览是一次珍贵的机会,让我能近距离感受敦煌的独特魅力。我被那些世代传承的壁画、佛像以及文化交流所震撼,感受到了传承和创新的力量。敦煌的历史和文化在大梦敦煌展览的呈现下焕发出勃勃生机,更加令人瞩目。
回顾这次观展的经历,我不禁想起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敦煌无波复无梦,落叶时闻笛声长。”大梦敦煌,应该更加珍惜这个属于国家文化的瑰宝,传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记忆。我相信,大梦敦煌的魅力将会永远留存在人们心中,激励着追求卓越和美好的未来。
郑宇程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每当人们谈论起敦煌,总会想起王维的这首千古绝唱,几分牵挂中夹杂着几分凄凉。离一年级时去敦煌已经快三年了,这次阅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感觉自己就像坐上了时光穿梭机一样,沉睡的画面慢慢浮现在脑海里,想起了远方蔚蓝的天空,挺拔的白杨,九层塔,藏经洞以及其他数不清的洞窟。
“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她,被称为“敦煌的女儿”,守护敦煌50余载,她,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也是“文物保护杰出贡献”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改革先锋、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
《我心归处是敦煌》是她的自述,200多页的篇幅,共分十章,虽然是自述,自传部分只有一半不到,剩下的便是与她一生结缘的敦煌了,字里行间满是她对敦煌的喜爱。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这个北大的高材生是如何与敦煌结缘,又是如何在一次次的挣扎中,最终选择一辈子扎根这片荒漠。
自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乐僔和尚开窟造像以来,莫高窟经历了十六国,隋唐,元等10个朝代,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陆上丝路重镇敦煌逐渐落寞。在20世纪初,虽然外国侵略者对敦煌进行了数轮洗劫,但正是由于有樊锦诗和几代敦煌人的坚守和奉献,结束了莫高窟无人管理,任人宰割的历史,让尘封了数百年的敦煌莫高窟重获新生。书中还讲述了“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樊锦诗大胆构思,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文化相关的文化信息,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永久地保存敦煌信息,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做出重大贡献。樊锦诗把自己的生命与敦煌融为一体,正是她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影响着后人。
国之强大,需要有樊锦诗这样的坚守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希望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地激励我,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昨天老师给我们放了一段敦煌彩塑的**。**中描述的敦煌彩塑给我很大的震撼。现在,我来谈谈我的感受:
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敦煌彩塑是敦煌石窟的主体。因为敦煌石窟是在砾岩上建造的,所以大多是木框架结构。在人工制作成的木架上束以苇草,草外敷粗泥,再敷细泥,压紧抹光,再施白粉,最后彩绘。
十六国以来,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维吾尔、西夏、元,直至清代。目前有彩塑3000余件,其中圆形雕塑2000余件,浮雕1000余件。其保存古代彩塑之多,历时之长,技艺之精,为世界所罕见。这反映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进一步印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
敦煌彩塑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整个石窟与壁画相互结合、融合、衬托、互补。佛龛、佛坛的彩塑与四壁的绘画相得益彰,不仅实现了整个洞穴艺术的统一与和谐,而且衬托出了石窟造相得主体地位。另一特点是丰富多彩,姿态各异。
所塑神像在洞中重复出现,容易千人一面。但古代雕塑家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形形色色、风格各异、人物各异的丰富多彩的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欣赏价值。
敦煌莫高窟彩塑的发展过程,是吸收、消化外国雕塑艺术并将其融入中国传统艺术的过程。这也是中国佛教雕塑逐渐走向中国化、民族化的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莫高窟彩塑艺术,在本土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博彩众长,由最初的模拟到彻底的消化,从而自成体系,形成独特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艺术风格,成为我国雕塑艺术的一块丰碑。
《敦煌守护神》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讲述了敦煌壁画的保护及其背后的故事。阅读这本书后,我感到非常震动和深思。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描述我的读后感。
敦煌壁画作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将我深深地吸引。阅读《敦煌守护神》让我对敦煌的历史和壁画研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无论是壁画中的绚丽图案,还是其中所反映的民俗、宗教和社会生活,都让我感受到了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这些图案和故事不仅美丽,而且包含了深刻的意义。阅读此书后,我对敦煌这座宝库更加敬重和热爱。
书中描述了敦煌壁画的保护工作及其中的挑战,使我对文化遗产保护有了更深的理解。敦煌壁画在千年的岁月中经受着风雨的洗礼,在时间的洪流中不断流逝。在现代社会,面对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人为破坏等威胁,这些壁画面临着持续的危险。作者详细地描绘了翻修和保护壁画的过程,使我对壁画保护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表示深深敬佩。通过他们的努力,我们得以继续欣赏和学习这些美丽而宝贵的艺术品。
书中还描述了一位年轻的女拓片师的成长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书中,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毅力,逐渐成长为一名杰出的拓片师,并为敦煌壁画的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有激情和目标,始终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激励着我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和坚持不懈。
本书亦提出了对文化遗产保护及其价值的深刻思考。敦煌壁画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些壁画所传递的宗教、历史、艺术和哲学等方面的信息,对于我们的文化传承和人类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我们有责任保护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继续为后人所共享和学习。
阅读《敦煌守护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了解敦煌壁画的保护工作、背后的故事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我对敦煌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欣赏。同时,书中描绘的女拓片师的成长故事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动力。我希望自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作出自己的贡献。
近日,酒泉公路管理局里组织职工赴敦煌参观学**文博会场馆和公路建设成就。晚上无事,听人讲有个大型文艺演出《又见敦煌》很好,便几人相约,慕名前往。
演出在一个半埋地下、近似方形的场馆举行。我们近千号人先走进一个昏暗的大厅,左中右各有长长的高台,演员在上表演;其间是两条走廊,观众在下观赏。相距很近,显得很亲民,又界限清晰,不致互相影响。这种演出形式新颖别致,我是第一次体验,平添一股观赏兴致。这是该剧的一大特点,贯穿始终。当白雾升起,仿佛漫步仙境,似乎融进去了,能看到、听到、嗅到,却不能触到。
该剧另一大特点就是穿越。它把凿空西域的张骞、率众归唐的张议潮、给爱人写信的米薇、卖文物给斯坦因的王道士,逐次呈现在观众面前,如身临其境。看着他们的服饰、容貌、神态,感受他们的处境,领会他们的思想,张骞的忠、米薇的爱、王道士的苦,扑面而来,远比书中来的真实、深刻。
绚丽的灯光、悦耳的音乐、此升彼降的舞台、忽隐忽现的人物,让人时而震撼、时而伤感、时而同情。有人介绍这叫情景融入式实景剧,我不太懂,但大家皆说不虚此行,应是对该剧最好的褒奖。人在繁忙平淡的工作生活中,偶尔来一次艺术的熏陶、历史的启迪,应是很好的调节。特别是剧中介绍张议潮为向长安汇报丝路重新贯通时,派了十队人马,两年半后,仅一队抵达长安,其余皆牺牲、遗散在漫漫长路中。而前段时,有同事自驾游西安,来去路上仅用三四天。感慨古人艰辛之余,也为有高速公路和汽车而欣然,同时,还有一种身为公路人的自豪。我想,这应是国家举办敦煌文博会、管理局安排职工参观敦煌建设成就的初衷吧。
施予涵
月牙泉、鸣沙山,美丽神秘的敦煌莫高窟,石窟壁画的艺术殿堂,你可知道有那么一个人执着一生坚持一件事,把56年的青春奉献给了保护敦煌文化,她就是被称为“敦煌女儿”的樊锦诗奶奶。
读完《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我内心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我是敦煌这棵大树上的枝叶,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这句话就是樊锦诗奶奶一生的真实写照:从1963年北大考古系毕业分配到敦煌工作后,本是南方女儿的她就扎根在荒漠的敦煌,全身心投入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几乎天天围着石窟壁画转,走遍了莫高窟大大小小735座洞窟,远离现代化生活、长年与家人分居两地,一辈子就做了这一件事——把莫高窟建设成为世界遗产博物馆,探索“数字敦煌”工程,让中华千年文化瑰宝熠熠生辉!在2019年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樊锦诗奶奶守着“保护祖国文化瑰宝莫高窟”这份信念,即使有过退缩和放弃的念头,也是用惊人的信心和毅力坦然面对。我们身边也有不少这样坚守一份信仰、坚持做好一件事的科学家:“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穷尽一生所学设计制造出中国自己的射电望远镜;“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治理一生提高杂交水稻亩产,让中国人吃饱饭,实现“禾下乘凉梦”……我们伟大的祖国正是有这样一代又一代信念坚定、执着使命的儿女,才能踏上复兴之路,实现伟大中国梦!
联想到自己正在准备的钢琴九级考试,虽然时间紧迫,困难重重,感觉是“不可能的任务”,也不止一次想到放弃,但是如果自己拥有樊锦诗奶奶1%的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咬牙坚持,啃下每个技术难点,做好每个规定动作,每天多花1个小时再巩固提高一下,还是有成功希望的,轻易放弃实在太可惜,突然觉得自己充满力量。对,从现在开始认真坚持做好一件事,加油!
【作者:王艺燃】
今天,我们二年级去浙江美术馆参观。
我们先坐大巴到美术馆。我在里面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画面上的人物栩栩如生,雕刻的佛像非常精致。我们仔细地看了看雕像和五颜六色的画。我发现有些雕像要么失去了颜睛和鼻子,要么失去了颜色。
老师告诉我这些雕像已经很久没有做了。我看见一个大佛躺在石板上。老师说是**,真佛坐在那里。
我想向雕刻家学习,因为他努力雕刻出如此精致的雕像。我要向他们学习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作者:孙誉恺】
今天上午,我们和老师坐公交车去参观浙江美术馆的敦煌展览。我们一路上有说有笑,很快就到了目的地。里面有很多非常漂亮的壁画,有的是佛像,有的是风景。
此外,还有仿古天井和几尊高大的佛像。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尊躺着的巨大佛像,他的表情非常生动,眼睛和嘴巴都闭着,神情像是在睡觉,而它的耳朵、身体和脚掌都特别的大。院子有大有小。四周和顶部都有壁画。有的有很多小佛像,有的只有一尊佛像,有的没有佛像的天井周围都是风景。
等到我们走到门口的时候,看到外面飘起鹅毛大雪,我们撑着雨伞走到大巴车抱着快活的心情回学校了。
在这个充满了现代科技和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总是渴望能够找到心灵的寄托,寻找一处可以舒缓心情、陶冶情操的地方。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中国文化遗产敦煌,感受到了大梦敦煌的博大精深,这让我颇有感慨和启发。以下是我的观后感。
大梦敦煌,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名字。敦煌古代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浸润着历史的痕迹,每一寸土地都饱含着古老的智慧和艺术的瑰宝。我心怀期待,来到这片土地上,追寻着古人的脚步,融入他们的思维,感受他们对艺术、对生活的理解。
我的第一站是莫高窟。莫高窟是中国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也是敦煌最重要的景点之一。进入莫高窟,我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感受到了那个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辉煌。每个洞窟都有着不同的壁画、浮雕和佛像,描绘着佛教的故事和传统文化。漫步在莫高窟之中,我不禁被这座巨大的艺术宝库所震撼,感受到了大梦敦煌的博大精深。
莫高窟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经过千年岁月仍然闪耀着光芒的壁画。它们用简约而直接的方式表达了佛教的教义,让人感受到了精神的力量和内心的宁静。每一个壁画都是一个小品,讲述着不同的故事,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与古代的智慧和信仰亲密接触。这些壁画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努力将它们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些艺术的精品。
除了莫高窟,我还参观了敦煌研究院和敦煌书局。敦煌研究院是一个专门研究敦煌文化的机构,这里有大量的文物和文献资料供人研究。在这里,我看到了很多珍贵的历史文献,这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敦煌的历史和文化。敦煌书局则是一个特色的文化场所,这里有许多关于敦煌的书籍和文献,让人能够进一步了解敦煌这座文化名城。在敦煌书局,我还有幸与一位著名敦煌学者交流,他对敦煌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让我更加志同道合地向他请教了一些问题。
大梦敦煌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寄托。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感受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敦煌的美丽和神秘,让我忍不住想要了解更多,去发掘更多。在这个现代社会中,忙碌的生活让人迷失了自我,忘记了精神的寄托。而来到大梦敦煌,感受到那种古老、纯粹的美,给予我了重新思考和疏导内心的机会。
大梦敦煌,一场心灵的触动。在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古老文化的魅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是一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地方,一个可以让人忘记烦恼的天堂。回到现实的生活中,我会铭记这次观后感,继续追寻大梦敦煌的梦想,将这份美丽带给更多的人们。
大梦敦煌,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见解和体验。这是一场灵魂的洗礼,也是一次知识的启发。在大梦敦煌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韵味和情感,让我更加热爱这个美丽的国度。我将永远怀念这次特殊的旅行,希望有一天能够再次回到这座魅力无穷的敦煌,找回我迷失已久的内心的梦想。
敦煌壁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品之一。敦煌壁画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
在我眼里,敦煌壁画是一组宝藏,收藏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和繁荣昌盛的历史。它们历经千年仍旧保持着神秘和神圣,犹如掩藏在历史波澜之下的宝藏,等待有缘人的发现和品鉴。
自从看了旅游节目介绍了敦煌壁画以后,我就一直想去亲身欣赏一下这些神奇的壁画。终于有一天,我踏上了通往敦煌的旅途。
敦煌文化震撼了我的眼球,每一幅壁画都是独特而精美的。这些壁画纵横交错,融合着多种元素,不仅有印度教、佛教、道教的神祇形象,还有多姿多彩的国画、戏曲、音乐、舞蹈,展现出了极具深度和广度的艺术价值。壁画呈现出的色彩瑰丽,极富浓郁的艺术气息,让人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技巧和艺术表现力无不折服。
除了艺术的魅力之外,敦煌壁画还深刻影响了我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理解。在这些壁画中,我看到了中国历史的千面百态,发现了佛教和儒教、道教的共同点和相异之处。敦煌壁画让我感受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交流,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底蕴。
在敦煌的日子让我保持了一份平静。在壁画的世界里,我忘却了纷繁复杂的现实和繁忙的生活。我轻轻踏着石板路,沐浴在绚烂的阳光下,俯览着壁画展示的内容,感受着历史风尘的感慨和思索。那一刻,我想起了芒康美景时盛开的海棠花,眼前是如此美丽壮观的敦煌壁画,那美好的时光,也将铭刻在我的心底。
敦煌壁画让我体会到了文化的力量和情感的深度。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精华,它无愧为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任何一个关注文化、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人,都应该到敦煌来看一看壁画的辉煌和文化内涵的深刻,感受古老文明的独特魅力。
历史学二班刘亚男
学号:2011010772
历史因其逝去而神秘,因其神秘而迷人。
历史是一场盛大的祭奠,所有回不去的被埋葬的故事都等待被重新解读,敦煌隐居于岁月深处,成为这场祭奠里最令人痴迷的“往事”。
敦煌从来不是一座孤城。
这世上有很多前赴后继的事业,有很多值得付诸一生的研究,但是敦煌跨越民族、地域、语言、文化等条件的限制,成为一个国际追逐的“迷”。我在以往的**故事里,从那些善于给历史着色的作者笔下见识了敦煌的魔力,但是在开始上崔老师的课之后,我真正了解了敦煌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深刻意义。
崔老师向我们推荐的荣新江先生所著的《敦煌学十八讲》是一本研究敦煌历史,解读敦煌文化的好书。在这本书里,荣先生不仅介绍敦煌的历史及其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敦煌藏经洞宝藏的发现和流散,各国敦煌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还分类概述各类敦煌文献及其对相关学科研究的贡献,更记述了敦煌学的研究方法和个人心得。
我个人认为,荣先生所记述的敦煌学研究方法,如敦煌写本真伪的鉴别以及他个人在这条研究之路上的心灵历程尤其吸引人。这些文字的价值不同于单纯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承载着一个学者对一段历史的真挚热爱。总有人愿意为敦煌痴迷。
我曾特意到图书馆找有关敦煌的书籍,在翻阅王冀青所著的《斯坦因与日本敦煌学》一书时,矢吹庆辉对于敦煌的狂热情感也让我惊讶。暂时抛开民族情感和文化归属问题,无论这些人出于何种原因,竟然以不齿的方式窥得我们的遗产,我们都不能否认,他们急切地渴盼着复原敦煌的历史容貌。这是对在漫长历史中失去的文化的极大尊重。
《敦煌学十八讲》为我打开一扇无比宽广的敦煌城门,我由此进入敦煌的艺术史、政治史、宗教史和科技史,我甚至在这里知道敦煌在语言文学上的贡献以及这座城复杂的民族史和中外关系史。没有什么比这突如其来的发现更令人惊讶了。我几乎开始鄙弃从前提起敦煌只能想到漫天黄沙和飞天壁画的自己。
书籍不单纯为了记载和表达,更多的是让读者获取作者所拥有的信念。而《敦煌学十八讲》这本书于我则是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敦煌学研究的认知。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我们与这座城已经错过太久,虽然它在我们的国土里,在我们的历史中,在我们祖先的记忆里,但我们没有更早地将它挖掘出尘埃,我们没有珍视彩色的壁画和残缺的写本,我们没有及时留下岁月的印证和时光的迁徙。不要总是等到另一个民族来**或嘲讽地暗示我们,才能幡然醒悟。也许,没有那么多文化遗产等着我们醒来。
我们需要做的是更加积极和谨慎。对于那些还尘土飞扬的人,不要放弃。对于那些流失海外的,早日寻回。
别让我们的文化断裂,从敦煌开始,给历史一个交代。
今年暑假读过的《我心归处是敦煌》一书,如今抚卷深思,书中勾勒出的那一幅敦煌画卷依然深深地震撼着我。
樊锦诗的少年时代艰辛而坎坷,她在书中写道,自己和姐姐都是早产儿,因此多病多灾。新中国成立的前夕,当时的医疗情况十分落后,一场大病差点要了她的命,此后她走路便不是特别利落。可就是这样一双孱弱的腿,樊锦诗用它从上海走到北京,又从北京走到西北,走到敦煌,走过了荒漠和戈壁,走过了许多人难以想象的坎坷道路,并且一走就是57年。
没有去过大西北的人,是无法想象在风沙肆虐、荒凉寂寞的戈壁沙漠中,那破败不堪的石窟是如何存在的。可是就凭借着母校和老师们的嘱托,为了完成莫高窟石窟考古报告的使命,本着北大坚持做人做事的准则,也为她胸怀天下、报效祖国的志向,她把敦煌石窟的保护事业放在心里,竭尽全力,用毕生的实际行动来践行。虽然这中间也经历过因条件艰苦而晕倒,因青霉素过敏而差点丧命,也经历过父亲的死亡带来的伤痛,但最终这位“敦煌的女儿”还是坚持了下来,就像她说的:此生命定,我就是莫高窟的守护人。
在这本自传中,不仅是樊锦诗一个人的一生,也是她一生中对于敦煌的见证,千年莫高窟,封存的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奥秘,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类艺术和文化的宝库,是她倾尽一生的时间寻求的谜底。樊锦诗的自述中我们更深刻,更细致的认识了这座人类的魁宝,了解了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更明白敦煌莫高窟所承载的人文史和它的意义所在。
守护敦煌的意义是什么呢,樊锦诗说是一种精神力量,国家的发展靠得是这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国家才有希望。敦煌对我们而言是熟悉的也是陌生的,我们知道它就在那里,承载着千年的文明,而走到那里却需要莫大的勇气,樊锦诗做到了,用她的一生,奉献着她的一切。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让我真正的了解樊锦诗,了解莫高窟,了解敦煌的古往今来。正是一代又一代像樊锦诗这样甘于奉献的考古人,默默守护着敦煌,用自己的大好年华,传承着不朽的中华文化,用最有力的文笔,在历史的长卷上书写无声的篇章。长江后浪推前浪,考古事业后继有人,考古人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也终会传承下去,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敦煌莫高窟是这一生一定要去的地方之一,有幸和老同学一起去看过,虽然能看的洞窟有限,进入洞窟的时间也有限制,还是蛮震撼的。
那时,对敦煌莫高窟的了解有限,在入洞窟的匆忙之中,只能东一瞥,西一看,没有特定的目标,也未有详细的讲解,只能是走马观花似的有一个概念和模糊的了解。
如果先看了樊锦诗的这本书《我心归处是敦煌》,进入莫高窟就会知道去看哪里,看什么,也能有更多的收获。
作为敦煌艺术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长,樊锦诗在这本自传体的《我心归处是敦煌》中详细介绍了莫高窟的前世今生和未来。敦煌莫高窟的几任院长都是极其出类拔萃的,特别是第一任院长常书鸿,留法的艺术专家,能在沙漠中的莫高窟坚守并进行科学研究,其难度可想而知。第二任院长段文杰也是业务骨干和专家,在常书鸿院长打下的敦煌莫高窟研究基础上,继续开拓和发展敦煌莫高窟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樊锦诗是继段文杰之后的院长,她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直接来到了敦煌莫高窟,一干就是四十多年。作为女同胞,有丈夫有孩子,都不在身边,还能坚持下去,确实令人佩服。后来她的`丈夫带着孩子也来到了敦煌,这才有了家的样子。
中国的女人特别强大,不仅擎起半边天,还有一种韧劲和奉献精神,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家庭,都能胜任且不服输,樊锦诗是优秀的代表。
读书,就是要读好书。想要了解莫高窟,最好读樊锦诗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敦煌的历史,艺术,莫高窟的独一无二的的艺术地位及很多细节都有介绍,看过难忘。
如果再有机会去敦煌莫高窟,就带着这本书去看。
提到敦煌,你会想到什么?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它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它有着许多标志性景观,比如莫高窟,比如月牙泉,再比如玉门关。
《我心归处是敦煌》是一名敦煌考古工作者樊锦诗的自述。她被人们称为“敦煌的女儿”,在书中她提到这件事,她说:“‘敦煌的女儿’这样一个美名,那时也让我倍感不安和压力。”我当时其实并不理解她说的这句话,应为我认为被别人知道并且喜爱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直到我看见后面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原来,由于环境、家人等种种原因,她几度想调离敦煌,甚至还在同事那里打听来了些消息,说“只要连续六个月不来,就相当于自动脱岗,自动离职。”但在家呆的这六个月中,她一直牵挂着敦煌,加上家里的“经济危机”,她又回了敦煌,好在领导们也希望她不要调走,所以她又继续在敦煌工作。
书中描写了作者从儿时到大学再到现在的故事。作者在大学里有一位对他影响最深的老师,苏秉琦先生,在得知作者被调往敦煌时,找来作者,说了些话,就是这些话,让作者意识到考古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使命。作者一方面描写的是她的生活经历,但另一方面,她从侧面反映了我国从解放战争到胜利再到现在人民生活水平一步步进步和国家建设水平的一点点提高。
但在文中占比更大的是关于敦煌的故事。通过作者的描述,我即使没看过敦煌的照片也能感受到敦煌的魅力。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敦煌的热爱。
是怎样一种的热爱啊,让一个南方姑娘背离家乡,家人,在敦煌坚守了大半辈子。或许是那份怎么努力都甩不掉的牵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