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句子网的编辑为您搜罗了“红气球读后感”的相关资讯下面是详细介绍,每次读完作者写的作品,总能带给我全新的认知。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和感悟,可以用来当作写读后感的素材,我相信这些思路可以帮助您解决瓶颈问题!

红气球读后感 篇1

《红气球》这本电影没有过多的对白,却表达了追求自由的主题思想。

影片讲述了一个男孩捡到了一只有生命般的红气球,两人就像好朋友般,形影不离。但是这只神奇的气球,被其他孩子所嫉妒。最终红气球被一帮坏孩子用弹弓射中,并被狠狠踩扁。男孩一人落寂地看着再也飞不起来的气球,奇迹出现了,镇上的所有气球都来到了孩子身边,簇拥着孩子,带领他飞向蓝天……

从一开始,我就在为那孩子手中的气球提醒吊胆。当那个孩子在尽力保护自己的气球时,我很心疼他,为什么不放下手中的气球去那群恶童斗呢? 转念一想,如果换做是我,也会牢牢捏住手中的气球的。

影片让我如此感动,让我感慨为何我们的童年要承受太多太多的负荷和压力?我也好想能拥有一只那样神奇的红气球,在孤单的童年里陪伴我,带着我寻找梦想和向往的自由!

红气球读后感 篇2

一只红气球被一个小男孩从路灯上拿了下来。从此,它便成了他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这只红气球十分红,红得似火,红得像霞,红得如太阳……它还挺着一个圆圆的大肚子,犹如一个没了皮的大西瓜。它的下方还有一条又短又软的白绳子,方便它主人抓住它。

一天,下起了大雨,小男孩宁愿自己淋雨,也不肯让红气球淋到一丁点的雨。他牵着红气球跑着跑着,遇到一位善良的老爷爷。于是,他便问老爷爷:“请问,您能让我的红气球藏在你的雨伞下面吗?”“这当然可以!”老爷爷缓缓地说。小男孩一听,便迅速地把红气球藏在了他的雨伞下。小男孩带着心爱的气球经历了重重困难才回到家。

可奶奶却似乎一点也不喜欢红气球,把它给放飞到窗外。红气球却偏偏不走,留在窗外等小男孩把它牵进去。不久,小男孩果真这么做了,这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小男孩一直把红气球当作宠物来养,保护着它,宠着它。红气球可真是他的好伙伴啊!

红气球读后感 篇3

我看了一部电影《红气球》,认识了一个名叫帕斯克的小男孩。我印象最深的是影片中的两个画面。

第一个画面是红气球和小男孩帕斯克成为好朋友的故事。有一天小男孩帕斯克,带着红气球去教室时,被老师关进了小黑屋。红气球就一直跟着老师,希望老师可以把帕斯克放了。在红气球不停的骚扰下,老师终于把帕斯克从小黑屋放了出来。我想:这个红朋友太讲义气了,真是有福同享有难也要在一起担当啊!第二个画面是小男孩帕斯克的红气球被一群调皮的男孩踩坏了。看到这,我的心情糟糕透了!当时我觉得那些小男孩好坏,为什么一定要抢红气球?不仅要抢还要破罐子破摔得不到就把它毁灭掉。帕斯克十分伤心。看到这副画面,我觉得帕斯克又要孤独了。就在他伤心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所有的气球好像收到信息一样,都飞过来了。帕斯克看到这么多气球,心里高兴极了,就把气球系在一起,然后让自己坐在气球上飞向远方大家都看得沉醉不已。有的目瞪口呆,有的鼓起掌来,还有的忍不住叫出了声

我也有一个红气球。它和我一起睡觉,一起玩游戏,一起长大。还记得有一次家里空无一人,就只有我和红气球在家里,当时我心里害怕极了,那时红气球在我的身边,好像对我说:小主人,你不要害怕,我永远在你的身边!是的,红气球一直在我的身边。

这次电影可真令人难忘!

红气球读后感 篇4

《美丽的红气球》是一本深受孩子喜欢的绘本。这本书的主角是一只可爱的小狗,它非常喜欢红气球,每天都会看着窗外的红气球发呆,直到有一天,它决定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红气球之梦。

这本书通过小狗追寻红气球的旅程,告诉孩子们努力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的重要性。小狗在追寻中遇到了很多挑战和困难,但它从不气馁,始终坚信自己可以达到目标。他的毅力、勇气和决心让人敬佩,也更让人看到了追梦过程的意义和价值。

除此之外,书中对于红气球的描绘也非常细腻、逼真,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气球的美丽和神奇。这种想象力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想象空间,也能启迪他们的创造力。

此外,在小狗的经历中,作者还传达了对于友情和互助的描绘。小狗在遇到困难时,总能得到来自伙伴们的帮助和支持,这个形象我觉得可以很好的引导孩子懂得与人相处的道理,更好的帮助身边的朋友,妥善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本书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一本充满教育意义的好书。无论是对于孩子们想象力的培养,还是引导孩子们追求自我梦想的意义让人倍感满意。同时,对于家长来说,也可以通过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互动,建立深厚的感情,为孩子们的成长铺好坚实的道路。我相信,在这样的引导下,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拥有远大梦想和坚定信念的人。

红气球读后感 篇5

穿红棉袄,穿红皮鞋,带红花,一定要买最大的那个红气球。

阳的小时侯。

片子开始没多久,就开始担心那个红气球什么时候会爆掉。

儿时每次得到一个红气球就开始同样的焦虑,最严重一次,由于在路上一直仰头盯着气球,牵错了大人的衣摆,走失了。(幸好没遇见人贩子)

那时一直觉得每个红气球都有个小小的灵魂,它们也会高兴或生气,会跑掉,会死掉。也跟它们说过好多话,唱歌给它们听,讲故事哄它们睡觉......

老版本配的音乐现在听来夸张了点,也许最适合随风陪气球漫游的音乐,还是似有还无的钢琴吧......

最近不经意的看了多部比诺什的片子,伊近来颇多产,且多是编织平凡人物的各色片段,淡淡的从容,如洗了三道的普洱茶,微微的尘香,醇畅温润。

红气球读后感 篇6

《红气球不见了》是一个关于丢失和找回的故事,但是这样的找回,非常特殊哦!

小老鼠阿布有个漂亮的红气球,它的颜色非常漂亮,像阳光下的石榴一样红!它软软的,圆圆的,像个可以拥抱的宝贝,阿布喜欢趴在它的上面,亲吻它,它给阿布带来了很多很多的快乐。所以,阿布无论去哪儿,都要带上它,红气球成了阿布的精神寄托,给它单调乏味的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

可是,有一天晚上,红气球不见了。阿布孤零零地开始在黑夜里到处寻找,途中他遇到了很多朋友,首先遇到了老猫头鹰当他得知阿布心爱的红气球不见了,感到很同情,老猫头鹰安慰他说:阿布,阿布,你不要哭啦,我们一块儿去找找你的红气球。丢掉一个,我们就找十个回来!。他们一块儿在黑夜里找阿找阿,又分别遇到了两只可爱的鸽子给它叼来了红色的玫瑰花,野草莓上遇见的三只蜗牛,红苹果里冒出的四条小虫,加上阿布!我们来数一数,现在有多少个伙伴啦?正好十个!所以老猫头鹰说得没错,我们一块儿去找找你的红气球。丢掉一个,我们就找十个回来!阿布有了十个朋友,他还怕黑夜吗?红气球,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过自己的生活了!阿布再也不怕黑夜了。

其实这个红气球有很多的寓意。你可以说它是你心爱的东西,可以说是心爱的人,也可以说是你的理想等等。不管它代表了什么,必定是你心爱的,很想实现的,在当时的环境下,你离不开的。万一哪天它离开了,你很悲伤,这都是能理解的。你一定会去寻找它回来。对的,寻找是一定要的,我非常赞同这种出发。等你寻找了就会发现,你会找十个回来,说不定比以前更好。所以,不要太害怕丢失,不要不敢去寻找,丢掉一个,我们就找十个回来!

红气球读后感 篇7

影片是从安娜教西蒙钢琴那段开始吸引我的,整个节奏、人物出入镜都非常自然。

侯导现在真的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因为影片好像什么都没讲,又好像讲了很多。

剧情略为单调,也没有多少和自己契合的东西,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总结,但却是让我非常喜欢,可能是人在生活中的真实的美感,就如同自然,没有美丑之分,存在即美。

当然这和看电影的心情有关,奥运刚结束好像有点失落,但刚好在凤凰卫视的《文化大讲坛》看了台湾美学家蒋勳关于生活美的讲座。然后再看这部影片,油然而生回归自我的感受。

宋芳 Fang Song的表演是亮点,因为她似乎没有任何存在感,但是却是影片真正的主调,就像法国菜中的主料,而朱丽叶·比诺什 Juliette Binoche就如同之上的汁料。入口第一感觉是汁的浓郁,而咀嚼后才体味到食材的绵密。

2008-08-28

红气球读后感 篇8

看了候孝贤了红气球之旅

一部很多人都会说闷的片子

一部属于导演走出台湾,去观察其他文化探索的影片

之所以去看,因为主演之一是朱丽叶.比诺什

这个魅力不会随着岁月衰退的女人

片子的开头就算小男孩对红气球几乎自问自答的对话

寂寞的孩子,独自去某个地方

似乎希望能在路途上寻找个旅伴

那个停在树丛中的红气球就也许会是个很好的倾听对象

一段对话未果,孩子独自上路

但是他也许没有想到的是

他意想的红气球,看似因此被赋予了人的性格

一路追随着他,关注着他

此后有他的地方,总会看的'那个飘忽的红气球

最有趣的一段是红气球早早得在小男孩会经过的车站等着

差点就要冲到轨道上

当人们匆匆得上车下车的时候

它也在寻找小男孩似的

当找到小男孩时

隔着还未关的车门

向两个孩子捉迷藏一样

忽左忽右的相互躲藏着

看得时候真的很好奇,候孝贤是怎么控制这个气球来着的

之后的内容虽然看了

但都没有什么大的感觉

很多评论都说了是两种文化的区别

宋芳就一直像个旁观者一样看着法国人的生活

那个机位似乎一直在那边,主方向从来没有改变过

偶尔有几个近景

就像存在于这个空间

但其他的一切都与你无关一样

可能理解这个还是需要文化的

红气球读后感 篇9

看「红气球的旅行」,续续地断成了3天,其间不明原因的,脑海中一直浮现出台湾艺人白冰冰女儿的绑架案。依稀记得是在哪篇报道中读过,自女儿由绑票到撕票后,白冰冰面对无能的警察和无良的狗仔,说过大致这样一句话:我们孤儿寡母,你们不能这样欺负我们! 而此刻,这句话叠着朱丽叶·比诺什那张憔悴的脸,声嘶力竭地在我的脑海中盘旋。

美人迟暮,Binoche真是老了。那个在布拉格小城端着相机的,怯怯如小鹿的Terasa到哪里去了?尘世不染的明眸奕奕。尽管,从来不缺美女的法国影坛后生辈出,旧一代尤物褪去,新一代甜姐到来,但Binoche却还在那里,像一枝亭亭的莲花,有一种无可替代的哀伤的文艺气息。

uzanne风风火火,像所有真正可爱的女人一样:不够精明。她是那种女人——会粗心迷糊到找不到房契合同,但对于祖父留下的8毫米胶卷,自己少女时收藏的明信片,却珍藏完好无损。不论是什么,我们的内心真正看重的,只能被简化为一样东西。对Simon是陪伴,对Song是经历,对Suzanne是一个永远在追逐的梦。

还得American Beauty吗。邻家男孩给Jenny展示的那卷录像,他的作品。是一面墙前一只飞扬不止的塑料袋,男孩说:那里有一种任意的,无序的,偶然的美。

这是一个想象之外的巴黎,在侯孝贤不动声色的镜头下,匆匆而清冷。灰蓝色的色调,衬出红气球的明艳,更衬出家的温暖。作为外乡人的导演,侯眼中的巴黎缩小到一个家的大小,一间逼仄的公寓里,一个孤独的男孩,一个忍气吞声的母亲,一个始终在观察的学电影的学生。

大部分镜头都是一景一镜,一气呵成,从艺术上还原了生活。调音师出现的那场戏功力最深,全景镜头的每个人,都是实在的、安静的存在。互不干扰,如此和谐。

那张明信片,是多年前,Suzanne做姑娘的时候,去英国做互惠生,住在为当地的家庭,为他们带孩子,每天去大英博物馆的收获。就像影片中此刻的Song Fang,带着Simon,在异乡追逐着她的梦。

我一直很好奇,没有了朱天文的侯孝贤,会变成什么样子。“它看起来像一幅快乐的画,但又有一点忧伤。就像一面在阴影中,一面照射着太阳。”

自由流浪的红气球,是苍天俯瞰人间的一双眼睛。

红气球读后感 篇10

红气球观后感两篇

红气球观后感(一)

谁来为童真保驾护航

灵犀/文

1956年,导演艾尔伯特·拉摩里斯凭《红气球》一举拿下戛纳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可谓风光无限,红气球观后感。到今天,已近六十年。如今,我们也有以关照儿童世界的电影。但回看《红气球》,仍然惊叹于片中完美融合的童真、奇幻与伤感。

孤独的小男孩帕斯克在上学途中偶然得到一个红气球,红气球乖巧又顽皮,总是紧紧跟随着他到每个地方,形影不离。而周围的成年人似乎都不喜欢红气球,公共汽车、学校、教堂、都拒绝它进入,连奶奶都不让帕斯克把它带回家。但偏偏有一帮大孩子看中了红气球,在一场抢夺中,它被残忍"杀害".正当帕斯克为红气球难过时,整座城市的气球受到感召而来,最终帕斯克搭乘着气球飞到空中,飞向远方……

视觉表达:长镜头与色彩对比

影片几乎没有台词,重要的信息全靠视觉来表达,最突出的莫过于长镜头的运用和强烈的色彩对比。

影片从巴黎一个灰蒙蒙的早晨开始,镜头安静地架在两栋楼房之间,由于背光,楼房还处在晦暗中。地上远远地躺着一只小猫,接着男孩帕斯克迈着孩子幼稚的步伐从镜头左下角走入,与小猫嬉戏。长镜头刻画了观众与男孩的距离,告诉我们,影片即将带领我们走入这个男孩的生活。

接着,镜头切换,小男孩走下阶梯,他一头金发,却穿着灰色的衣服。身旁的建筑、楼梯也无不是冰冷的石头的颜色。他似乎路灯上的东西吸引住了,不停地朝上望。他走到路灯下,环顾四周,此时镜头并没有上移,而是让我们眼看着男孩一点一点地顺着灯柱往上爬,让我们感受他的渴望进而对上面那个神奇的玩意儿感到好奇。随着男孩爬得越来越高,我们终于看到,路灯顶端,系着一只鲜红的气球!经过前面2分钟的视觉洗礼,红气球的出场鲜明得近乎刺眼。接着,男孩带着红气球来到大街上。大街上无不是穿着黑色灰色大衣的行人和死气沉沉的建筑。红气球的出现,几乎成了一种示威。

公交车拒绝拿着红气球的男孩上车,他一路狂奔到学校,又是一段长镜头,这一段非常有力量,在成人看来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偏执甚至幼稚的,但一旦理解了其中的纯真,就具有了感人的力量。

长镜头在片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表现奇幻的童趣。男孩在楼下一声召唤,红气球缓缓飘下,却和他玩起了游戏,偏不让他抓住。男孩假装赌气走掉,红气球却主动跟来,男孩察觉,又转身伸手去抓,红气球又故意向上飞。这样童趣盎然的过程必须是由长镜头才能展现的。

影片结尾,红气球被"杀害"的过程也用了长镜头来表现。它在空中被弹弓打中,在阳光下慢慢皱缩,落到地上,微弱的动作仿佛一个垂死之人,最后,被一脚踩破。整个镜头有一分多钟,借用了长镜头,表达了一种无声有力的控诉。

典型形象:进入孩子的世界

帕斯克是一个孤独的小男孩,与自己的奶奶住在一起(影片中并未出现他的其他家人),从影片开头他与小猫嬉戏的远景镜头就展现了他的孤独。在集市他面对着一副小姑娘的画像发呆也显示了他对友情的渴望,紧接着在回家的路上红气球与一只蓝气球相遇,两只气球难分难舍,他却将两只气球分开,而没有勇气和蓝气球的主人——一个小女孩说上一句话。与前面他看着一幅小姑娘的画像形成对照,显示出他面对友谊时的内敛。在学校里,他从来没有和任何一个小朋友一起玩耍,只是一直心心念念着自己的红气球,他对这个特殊的"伙伴"的惦念使得他在观众眼里其他小朋友之间有了一种疏离感。但这丝毫不妨碍他在我们眼里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为了不让红气球淋雨不断地挤到陌生人的伞下,进教室前怕老师不让红气球进教室便把它交给学校里扫地的爷爷,教堂不允许红气球进入他便带着它离开,遇到大孩子们的围追堵截会全力保护自己的红气球。

红气球

红气球在影片中是导演自己臆造出来的天使,它有生命,不需要被牵着,就能够自主地跟着男孩去任何地方。这种奇特的事情如果发生在其他地方,似乎不合情理,但由于影片开头对男孩的集中表现,童真的`体验注入了观众的心,再奇特的事也不需要理由了。

它在片中主要有三个象征意义:

(1)童真:鲜红的颜色和奇特的生命力本身就对灰色的城市、刻板的成人世界构成了一种冲击。它象征着在这个灰色的城市里,属于孩子的那种鲜活童趣的生命力。

(2)陪伴:影片开头,帕斯克与一只小猫嬉戏。有了红气球之后,他开始驱赶向红气球吼叫的小狗,观后感《红气球观后感》。这显示出他把红气球当成了比小动物更重要的伙伴。在集市那一段,帕斯克和红气球分别对着小姑娘的画像和镜子逗留,他们是各自孤独的。帕斯克意识到红气球不在身边的时候转身去找,此时他刚刚经历完友谊的失落,这一次他一把抓住了红气球,脸上露出了欢快的笑容,他们对于彼此,都是最好的陪伴。

(3)保护:老师因为红气球扰乱课堂秩序所以把帕斯克关到小房间里去。红气球就紧紧尾随着老师,让他摆脱不了,在朋友面前出洋相,最后不得不回来给帕斯克开门。帕斯克为了救红气球被几个大男孩抓住的时候,红气球冒着危险不肯离开他,也是一种保护,这甚至超出了许多世俗的友谊。结尾处整个巴黎的气球都朝帕斯克飞来,抚慰他的心灵带他飞向空中,这些气球何尝不是红气球的化身。

被逃避的问题:谁来为童真保驾护航?

虽说红气球在成人世界遭到了各种排斥,但这不代表成人世界就完全没有对童真的呵护。公交车站处看到车来了下意识伸手去拉帕斯克的中年妇女,用伞为帕斯克和他的红气球遮雨的陌生人,帕斯克上课期间为他保管红气球的老爷爷……他们在这个严肃的世界里对孩子的童真提供了微弱的保护。

那么当孩子的童真面临巨大打击时呢?

影片结尾处,导演让帕斯克乘着气球飞向远方,这是一个诗意的结局,浪漫的同时它显示了导演的消极态度:他不愿意让帕斯克在残忍中成长,同时他也对这个世界没有信心,他认为原地无可留恋,毫无出路。于是他用浪漫化的手法逃避了这个问题,远方,既然看不见,就总是美好的。

另外,我觉得值得引起注意的是那群抢夺红气球的大孩子们。从影片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家庭条件远不如身穿小西装的帕斯克,他们是一群住在破烂的居民区,身上没有钱买面包的孩子。

帕斯克把红气球带到学校时,身边的小孩子也抢红气球,但他们没有这群大孩子们的恶行。从穿着上看这群小孩子明显是与帕斯克的家庭背景相当的。当然,在某个年龄范围内,我相信年龄大的孩子会更顽皮。可我觉得导演把这群"杀害"红气球的孩子们设定为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不是完全无意的,他们的家庭条件使他们更加迫切地需要这个气球,这一点童真。这又触及到了社会的隐痛。贫困是否也会成为使孩子的童真走入歧路的一个因素?他们拿到红气球之后选择了打破它,因为没人能单独占有它。红气球被长长的绳子牵着,高高地露出围墙,围墙内是一群孩子狂欢的叫声,这个从围墙外拍的镜头简直像个谋杀现场。我想到了余华在小说里提到的"孩子的残忍".我相信在这群孩子身上体现出的"残忍"与贫穷脱不了干系,这群孩子的童真又由谁来保驾护航呢?

红气球观后感(二)

姜嘉奇

今天,我看了《红气球》这部片子。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路边捡到了一个红气球,他着急去上学,带着红气球上公交车时,售票员不上他拿气球上车。上课时,校长不让他带气球进教室。而回到家,他的奶奶又将气球扔出了窗外。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气球在窗外转了几圈,又停在了窗口。小男孩看见了,就偷着把气球又拿到了家里,他不再担心气球会飞走了。他的这个气球被他的同学看见了,非常嫉妒他。于是,他们拿弹弓、木棍等工具要打碎气球。小男孩竭力阻止他们,但未能如愿。最后,小男孩失去了伙伴一样的气球。随后,全巴黎的气球都飞到了小男孩的身边,带他飞了起来,脱离了这个让他伤心的地方。

在这里,有小男孩与气球相伴的温暖,有气球的调皮,同学们的邪恶。不过,相伴不会是永远的,即使能够在一起,也要遵守一些规矩,再去做想做的事。

红气球读后感 篇11

在法国交通拥挤的大街上,金发小男孩扒在停满自行车的地铁入口处的铁栏杆上,对一个飘在半空中的红气球,十分热衷手舞足蹈地说着话:

嗨 气球!

过这边来

快点啦

如果你过来...

我给你一百颗糖果

两百万根糖条

要是你过来,可以得到任何你想要的

气球 你听见我说的话了吗?

你跟我来吗?

最后一次

你来还是不来?

没回应

看来是不肯

你真是个大傻瓜!

那个大大的十分圆润又飘飘忽忽的红气球,越过城市建筑的楼顶,穿过城市的地

铁线与公交线,竟然真的一路尾随着那金发小男孩。

以上是侯孝贤电影《红气球的旅行》最开头的一个镜头。镜头里,讲述了法国五十年代的一个短片故事。那时候,小男孩的童年里,自由的玩乐极少。按规定,气球不能带进学校,不能带进公车,也带不进家门,只能一路尾随着小男孩儿。电影镜头里,小男孩儿牵着红气球一步一步晃晃悠悠上天桥的背影也十分动人。

这个电影故事里嵌套着的小故事,是通过来法国学电影的中国姑娘宋芳的视角拍摄的。宋是小男孩西蒙的保姆,喜欢法国的一个纪实短片《红气球》。通过手中的DV,以西蒙为主角,就尝试着拍出了电影开头那个五十年代时小男孩儿与红气球的故事。

现代的法国,西蒙有更多的娱乐与玩具可供挑选。西蒙一两岁时父母就离异了,妈妈在大学里教戏剧,也兼着编剧本与拍木偶戏,十分忙碌,请来宋芳照顾他。西蒙喜欢打弹子球的电玩,对此种在没学会走路时就会打着玩的游戏,西蒙玩起来特别专注与入迷。他还喜欢每天放学后买一种小蛋糕回家吃。西蒙的记忆里,除了一岁时爸爸打弹球戏时带着他顺便也教会他的记忆,还有小姐姐Luise每年暑假带他玩时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爸爸一个人住在蒙特利尔写小说,姐姐却和祖父住在布鲁塞尔。姐姐带着他打弹球,带着他在点歌机上输入号码听歌,那94号的男歌手在音乐盒子里唱着一曲“带我离开”,画外音里两个孩子阳光下玻璃窗下两张欢愉玩弹球戏的脸,十分动人。

妈妈苏珊娜排木偶戏时艺术才华横溢激情四射,在家里处理日常琐事与纠纷时却总是又忙又乱。但是妈妈总记得,西蒙喜欢每天放学后要去同一个糕点房带一个小圆面包回家吃。回家后面对西蒙也是一副怜爱甚切的样子:“你今天开心吗?”

影片里只有保姆宋芳一直以一种特别舒缓安静的节奏对西蒙说话。妈妈在家里找东西特别杂乱落不下脚时,宋安顿西蒙在桌边坐下吃东西。宋陪西蒙放学回家,特别安静地陪西蒙聊天,放学路上与他一起拍那个小男孩与红气球的短片。在那种安静的絮语中,是西蒙记忆的片断与他那张梦幻样光圈交织的孩童脸,和小姐姐一起幸福欢愉地玩乐模样。侯导在电影中刻意找寻的道具也别具意味。那台店面里的点歌柜,那种投射光影后用来做蒙版画的画板,还有弹球游戏。西蒙玩弹球时的脸总是隔着一层玻璃窗,光线穿透玻璃窗,西蒙孩子气专注灵动的模样总在不经意地与观众遭遇。它在片刻点滴的光线与片刻的光景处会让人记起童年的美好与纯粹。

不只童年没有国界,中国昆曲“切切--切--”的节奏伴随奇怪的法语音调,“张生煮海求妻”故事的木偶戏与朱莉叶比诺什木偶戏的结合,也让人产生艺术没有国界的感慨,木偶戏如此,电影也一样。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宋芳喜欢法国导演1956年拍摄的《红气球》,苏姗娜喜欢中国的木偶戏。苏姗娜与宋芳个性上两个完全背离相反,一个安静内敛,一个激情直率,她们都同样热爱艺术,热爱感伤与美丽物事,也都同样的美丽纯粹。

侯孝贤导演的电影一向以“闷片”知名,那是因为他的电影叙述一贯以一种很日常化的镜头,没什么情节与故事起伏。《红气球的旅行》也是这样。电影镜头总是以一种十分自然日常的方式表现出来,西蒙在家里、在放学路上,那种镜头看起来是非常自然与生活化的,你会感觉非常亲切与安静。你想起你每日必经的那些个行道树,你每日在家里忙碌时身边的物事。但是这些身边的东西,你拍出来时,它却不是电影。侯导的电影特色就是这样吧。它有一种特别温暖安静的色泽。它是艺术的讲述与叙事,它的故事运作与道具,经过了巧妙的筛选与组合。

喜欢电影中那抹特别明亮温暖的红色,它始终代表红气球柔软的色泽。它最初出现在苏姗娜排演木偶戏处的那扇道具似的洋红色木门,后来,你能在苏姗娜身穿的红色衣裙上看到,在房间里作装饰点缀置放的亮红漆女式拎包上见到。客厅房间里那两扇洋红色的窗帘,在阳光穿透后有一种特别亮丽柔媚的色泽,还有一盏洋红色面料灯罩的台灯,也是那种光圈与色泽。我以为这亮丽像红气球若有若无的飘浮一样,有一种特别的隐含意味。侯导说红气球若一个古老的灵魂。那温暖亮丽的色泽,恰如一个超越时空的老者,一直在关注与注视着每一个时代和我们每一个人,譬如我们的童年,那种逝去的记忆,譬如纯真与梦幻,艺术和美感,譬如现实与纯粹......。木偶戏“张生煮海求妻”的掌故,有一种非比寻常的固执与执著在里头。电影片尾曲,引用了蔡琴红遍大街小巷的《被遗忘的时光》的旋律,它的法文版题名叫“亲亲” (Tchin tchin),是一种向人生干杯的意境,仍有一种侯导惯有的细腻与美感。

是谁在敲打我窗

是谁在撩动琴弦

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红气球读后感 篇12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叫《红气球》。里面的小男孩非常善良。

一天,小男孩在放学的路上,看见一盏路灯上面有一个红气球。小男孩非常想得到那个红气球。于是,他先放下背包,然后爬上那一盏又高又滑的路灯顶端,再用手抓住气球的线,接着把线在手上绕了几圈,最后,小男孩咬住气球的线,滑下去了。小男孩心想:我终于不孤单了,有它陪我玩了。红气球也非常高兴,兴奋地对小男孩说:“主人,快把我带回家吧,我都在这里等了三四天,终于有人把我带回家了。”你们想知道,我如果就是那个小男孩的话,我会做什么呢?我也会像那个善良的小男孩一样,爬上路灯,把气球线咬住,从那个路灯上滑下来,拿着气球高高兴兴地回家。

小男孩和红气球一起玩的时候,非常有趣!红气球非常顽皮,小男孩想抓住气球,可是红气球偏偏不让小男孩抓住它。小男孩假装生气,转身就走了。可在这时,红气球却飞到小男孩面前。这回,小男孩一把抓住它了。我敢说世界上没有比红气球更顽皮的气球了。

我要给《红气球》这部电影打个五星好评,因为小男孩太善良了。虽然,他一心想保护红气球,可最终红气球还是破了。

红气球读后感 篇13

一个红气球,比其他气球大了一些,“尾巴”又短又粗。但是,这样美丽的一个气球却被绑在了路灯上。有一个小男孩从此处经过,看见了它,一下子跳了上去把它“救”了下来。

从此以后,红气球就像朋友一样跟着小男孩,像保镖一样保护着他。小男孩也对它爱不释手。

但是,红气球也被一些人伤害着,他们就是“追踪小队”。当他们看见红气球时,有的拿着石头去砸,有的拿着弹弓去打,有的直接去抓它的绳子……第一次,在小男孩的帮助下,红气球成功逃脱;第二次,小男孩也没有办法,他“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结果,红气球被一颗非常邪恶的“子弹”打破了“身体”,慢慢的,脸上的“皱纹”越来越多。红气球仿佛在说:“再见了,这个世界!再见了,我亲爱的主人!”在它“身子”快要扁的时候,一只“罪恶之脚”踩了上去。“啪”,一下子,气球破了,小男孩的心碎了。

这时,整个巴黎的气球都来了,它们聚在一起,来到了小男孩手上。小男孩抓着气球,慢慢地飞上了天空……

红气球读后感 篇14

这是一个有灵性的红气球,一个像被施了魔法的红气球,一个能听懂人话的红气球。

故事发生在19世纪,讲的是小男孩和红气球的感人故事。

法国战争结束后,整个城市一片荒凉。小男孩在路上遇见了一个红气球。他爬上细细的杆子伸手把红气球拉了过来,带回家里。可他的奶奶却不同意,将红气球扔出窗外。红气球并没有飞走,而是在窗口停留。奶奶走后,小男孩打开窗户,向他的朋友——红气球喊:“回来!”红气球主动飞到了他的面前。小男孩和红气球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最心爱的玩具——毛绒熊。我也经常牵着它,抱着它……跟它一起睡觉。

更让我感动的是小男孩的善良。为了不让“朋友”飞走,他不怕脏,把绳子叼在嘴里;为了不让“朋友”淋雨爆炸,他顾不上自己淋湿,特地问路人借伞。小男孩为红气球着想的画面,真让我感动。

红气球最后被坏孩子砸破了。这时,所有的气球都飞来了,带着男孩慢慢飞上天空……

这部影片太感人了!

红气球读后感 篇15

红气球和白蝴蝶读后感

1.一个老爷爷在街角卖气球。这束气球,有红的、有蓝的、有黄的、有紫的,还有别的颜色的。它们脸儿贴着脸儿,随着风在空中飘动。

??一只白色的蝴蝶,每天都飞到这束气球这儿来,跟它们在一起玩儿。

这个气球里有一个很小的红色气球。白蝴蝶是最好的!

一天,一个背着洋娃娃的阿姨过来用一分钱买了那个红色的小气球。

??在走的时候,小红气球说:

??“再见啦,蝴蝶!”

??可是,白蝴蝶说:

??“不,我要跟你走!”

白色的蝴蝶扇动翅膀,跟着红色的气球。

??那个背娃娃的阿姨穿过一条林荫路,走向公园。红气球被一根细线牵着,跟着她。在红气球后面,后面是一只白色的蝴蝶。

??阿姨一走进公园,就在长椅子上坐下来,唱起哄娃娃睡觉的催眠曲:

??噢——噢——睡觉喽——

??噢——噢——睡觉喽——

??还没等小娃娃睡呢,她自己倒先“呼呼”地睡着了。

??白蝴蝶不放心地问红气球:

??“这以后,你要到什么地方去呢?”

??红气球说:

??“我也不知道。”

这时,阿姨不知不觉地松开了手,细细的线滑了出来,红色的气球开始飘向天空。

白蝴蝶跟着红气球飞向天空。

??“我不知道会飞到什么地方,蝴蝶,你快回家去吧……”红气球说。

??“不,我跟着你。”白蝴蝶说。

红气球飞得越高,白蝴蝶飞得越高。往下看,城市越来越小,房子就像一个玩具积木。

??“别再跟着我了,好蝴蝶,我还不知道会飞到什么地方去呢!”红气球说。

--但是白蝴蝶扇动翅膀,跟着他。

过了一会儿,红气球和白蝴蝶就不见了。

初读这篇童话有一丝伤感,白蝴蝶呀扇动着翅膀,你飞不动了呀,红气球呀越飞越高无法控制了,你要飞到**?白蝴蝶不放弃你又停不下来,你着急劝他回家他不听,你又没法控制自己的方向,怎么办啊?在一起,要在一起,这就是勇气!

他们在一起!这是一个甜蜜,悲伤和甜蜜的故事。

2这是一个召唤故事,主要讲述白蝴蝶和红气球之间的深厚友谊。

一只白蝴蝶同一个老大爷卖的红气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红气球被一个阿姨买走后,白蝴蝶不放心红气球一个人走,坚持继续跟红气球在一起;在阿姨由于瞌睡不小心放飞了红气球后,红气球不知道自己会飞向哪儿,但是白蝴蝶还是要跟着他一起,于是担心白蝴蝶,就着急劝说她快回家,别在跟着他,但是白蝴蝶没有听他的,继续坚持两人要在一起。最后两人都消失在了空中。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出有经验、有意见、有感觉、有新意的印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1]”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

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仔细阅读,才能感受到它,感受到它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

如果是叙事,就要找出主要情节,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的年份和月份。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你仔细阅读原文,一篇文章可以写在很多方面。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