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作离不开文档处理技能,范文模板为写作者提供了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范文中的整体构思指引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优秀的范文一般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一份值得一读的“实习记者总结”相关精品文章推荐给您,希望这些经验能够帮助你更好的管理时间!

实习记者总结【篇1】

实习对于我们这些即将四年大学生活,即将走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次毕业之前最为重要的励炼。习惯了四年从教室到食堂再到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习惯了最为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习惯了简单快乐;习惯了简单的悲伤;习惯了校园中的一切……而这时,我们要离开所有这些我们所熟悉的事物,离开这一切平静的。毕业了,我们,必须去独自面对外面世界的喧嚣。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实习工作做是一名产经新闻的实习记者、实习编辑。这样的实习工作虽然让我的英语专业无从用起,虽然,之前的我对产经新闻几乎“闻所不闻,看所不看”,但是,我依然珍惜我的实习机会。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件工作,都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我们在校园不曾接触的东西;任何一位在单位的前辈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亮点。

第一天一大早,我就来到了我的实习单位《__日报》社。这是中国轻工业协会下属的一家政府性报纸,我们的文章不是给老百姓看的,是给政府部门、给相关轻工企业看的,我们任务是给他们提供最新的产品信息,提出产业发展趋势,这些都是后来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与我背靠背坐的姐姐告诉我的。

我不知道我其他朋友们实习情况是不是顺利,但是,我的实习生活在最初的阶段,可以用“迷茫”两个字来概括。实习的第二天,单位就给我配备了一台电脑,起初是欣喜,而后便是迷茫了。初来乍到的我,完全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前辈们,似乎各有各的事情。报社的工作似乎不同于其它,灵活性和独立性更强。因此,这个时候得我更无助。我就这么无所事事的上上网,聊聊天,把所有网站的新闻看一个遍……这样清闲的日子,让我心慌。

我反复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甚至对于所有坐办公室的工作开始排斥,这样的清闲,我会崩溃。经历了最初的迷茫,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就这样碌碌无为下去。如果仅仅是为了实习鉴定,如果仅仅是为了几句评语,如果仅仅是想要一个那出去好看的公章,我不需要只身来到北京。我想要的,是真正的收获。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痛苦”的经历。为了尽快适应自己所在的部门,我开始了每天查阅各种经济新闻的日子。枯燥,厌倦,概念模糊。以至于那段时间,一见到报纸,我都有种想吐的冲动。满脑子全是什么又涨价了,什么新的劳动法实施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降……这些之前我绝对不可能去问津的经济新闻,如今成为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而从前习惯性阅览的文体新闻网站,都转变成了经济网站。

同时,由于并非新闻专业,因而对于各种新闻文体没有明确的概念。什么是消息,什么是通讯,什么又是言论?我真的有点儿一头雾水。于是,我上网搜集有关新闻专业知识的资料,听从前辈的指导,收集不同种类报纸的相关文章,将其分批分类。从最基本的模仿开始。

实习的日子,让我最先明白的是严谨。一篇最简单不过的300字的消息,却也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5个要素缺一不可。一篇最简单的消息,也不能忽视掉她最起码的格式:要注明“本报讯”,后面紧跟着是记者的名字,而且,记者的名字一定要用括号“括”起来。我在这里阐述这一点,只是想说明,不管一篇新闻稿是大是小,他的严谨性都是不变之处。

实习记者总结【篇2】

写作是采访的表现和结果,实习期间,我用文字记录下了一个个的新闻事件。犹记得自己在写第一篇新闻稿时是多么不知所措:抓不准切入点,抓不住事件的重点,文字不够紧凑,一连改了好几次。不过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毕竟自己只是一名实习生,不可能第一次就写出专业记者的水平。后来通过认真拜读老师们的文章和自己被老师修改后的稿件,我渐渐领悟了电视新闻写作,也逐渐地认识到电视新闻写作与报纸新闻写作在很大方面存在着区别。具体的说,是从它的报道格式,语言等方面有了较深地认识和体会。例如,在写电视新闻稿前,应先浏览一遍拍摄录像,做到心中有思路,新闻稿中,每一句都要提前想到用什么画面,如果旁白较多的话,要斟酌有没有画面对应。语言上面,要简练,通俗,流畅,尽量少用书面语。比如,尽量说谁“和”谁,而非谁“与”谁,使对白听起来亲切。

虽然在采访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也显得很笨拙,确切的说很稚嫩,我总不能理直气壮提问,有时候也会很唐突……然而,毕竟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开始了正式的实习生活,又有了许多的第一次,有了许多犯错的机会,有了许多促使我成长的因子,我感觉自己如一个刚爬出小巢的幼鸟一样,浑身上下都是劲,时刻有翻跟头的危险,却浑身都充满着飞翔的力量和勇敢去闯的冲动。承认自己需要学得还有很多,然而,因为走出了第一步,所以以后的每一次前进都充满了可能。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被采访人进行交流、沟通。这两个词对于我们真的很是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采访时有话说。这时高超的交流沟通技巧需要亮出来,成功的勾起他人的倾诉欲并获得他人的信任是一件多么值得开心的事情。有了以上这些,一个成功的访谈才能顺利进行。

我在他们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有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专注的,充满激情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我感受到他们对工作的热爱,我也真切地感到,唯有勤奋才能做一个称职的记者。

在电视台里,记者任务重,工作繁忙,很难有专门的时间来指导我们,刚开始我还显得有点无所适从。卢主任要我们多看多写多观察,看就是要多看资深记者、主编是怎样写作及修改稿件的;写就是自己要多练习,提高写作能力;观察就是多动脑筋,稿件该怎么写会更好、更具吸引力,从什么角度入手,新闻稿的价值点在哪里,都需要自己去摸索和领悟。后来无事时,我就把保险柜以往的稿件拿出来看,学习他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自己也尝试写一点,受益匪浅。

如今各媒体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电视新闻对记者技能要求极高,新闻采编都是单兵作战,独立完成。所以记者不仅要能编会写,还要摄像和剪辑二者兼备,提高个人效率,因为很多新闻都是当天要播出,记者上午采访、摄像,下午要写出新闻稿,配音后还要进行剪辑,丝毫马虎不得。

在电视台实习的日子里,我明白新闻采编工作远远要比学校学校所学的来的更复杂,先说写稿,在课本上我们也知道新闻的五W、倒金字塔结构、跳跃性思维、设置悬念,但真到了让我们来写的时候,就不知道应该如何安排文稿结构,从哪里入手。 尽管我们在校时都用过摄像机,基本操作也都会,可是一到了新闻现场,就不知道拍哪些东西,用什么角度,用什么景别,我摄像时机子不稳,画面有抖动,根本不能用。 最后是剪辑,我们都学过非线性编辑软件,可是当真正要求将镜头组接成有完整意义画面时,又一筹莫展。

这次实习也让我明白,无论什么事都要认真去做,态度要端正,开始记场记时觉得很枯燥、繁琐,后来一位台里老师告诉我,不要以为记场记就什么也学不到,你在记场记时可以边观察镜头的拍摄角度,还可以自己琢磨画面和采访的取舍,而且你帮老师做完了事,自然他有机会就会教你。

当然,很多东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学会,但在电视台的实习中,我了解到了电视新闻的制作流程,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和缺陷,在以后的学习工作正不断改正。在接下来的实习中,会更加珍惜,主动向实习老师学习写作和摄像,使自己更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

当我第一次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还记得第一天来的时候什么也不懂,站在办公室的门口不知所措.不过好在,同事的热心关怀和帮助让我尽快的熟悉了这个大家庭.对于以后的日子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与鼓励.还记得一次采访任务,和师傅下乡的时候,我满以为我的自信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是没想到的是同样我们俩个接触采访的对象,我和他与采访者的接触时间是一样多的,为什么他比我更了解采访者呢?答案很简单,他对选手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平常一有机会就会去了解。

我终于明白了: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

实习记者工作总结二

短短两个多月的实习,短短两个多月的记者生涯,就这样匆匆的结束了。这短暂的时光,让我对记者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且对我所在的地区社会有了一些不同的认识,知道了很多曾经不知道的事。

面对了不同的人,上至政府高官企业家,下至地里耕种的老百姓,远至只有电视上才能看的慈善家,近至身边的志愿者,还有一些自己都想象不到了贫困户。接触了不同的事,企业文化,邻里纠纷,爱心公益,扶贫救济····这些都是我之前从未触及的事,当我走近了解并且感同身受的时候,可能每一次都是对心灵的一次彻底的洗礼。

之前我对记者的认识完全是来自书面,可能觉得他们就是把身边的一些事简单的报道一下,遵循五个W加H,将其套进去就可以,如此简单,何时、何地、什么人、发生什么事、为什么和如何。对他们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方式一无所知,对他们在报道时的情感更是触摸不到。当我走进并且从事这个职业的时候,发现远没有那么简单,之前的理解可能只是凤毛麟角,记者需要做的有很多,最重要的的是,记者是有情感的,是对这个社会对新闻的当事人负责的,在短短两个月采访的过程中,听到老师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来解决问题的”这可能就是记者来到事发地最大的职责了,并不是我之前所理解的,“为了报道”。 记者是有责任的。4月6号,我们收到一条新闻线索,说的是临猗的一村里的一面快倒塌了,对附件的村民以及小孩造成生命威胁,我当时所想到的是,不就是一面快倒塌的墙,直接拆了不就可以吗,为什么还要专门去报道,而当时记者老师所说,如果这面墙村民能拆的话他们就不会打电话给电视台寻求帮助的,肯定是中间有什么人或者什么事在阻拦,以至于墙不能拆,更重要的是这墙随时会倒塌,如果下面有村民有小孩,出了人命可不是小事。于是我们便从运城驱车来到临猗的新闻事发地,看到危墙,记者便第一时间联系到该村的村长以及房屋的主人,将其协商好之后,同意将其拆除,在拆除过程中记者才开始报道,待墙拆完我们才离去。当看到这条线索时记者的责任便是协调将危墙拆除,防止危墙倒塌对生命造成威胁,并不是简单的将其危墙情况报道一下就草草了事。

记者是有感情的,4月16号我们去拍一组专题新闻“寻找最美青年”当我们采访这位最美青年候选人兰媛的时候,了解到她背后所做的事,着实让人佩服,而这些事的背后的事,却是让人心酸的。兰媛一直在帮助一户贫困的农家,这户家人原本是和谐美满的,可是因为车祸夺走了家里的一儿一女,从此家庭陷入了悲痛之中,而就在这时,自己在农村的唯一住所,在一夜之间遭遇强拆,屋内物品全部损坏,这唯一的住所这个家没了,原本身体就不好的母亲,受到接二连三的刺激之后更是病的卧床之中。兰媛在了解到他们家情况的时候,对他们做了很大的帮助,并且将每年十分之一的收入用来帮助他们,而这样的做法她已经坚持了很多年,这位收入平平的一位女人,却用了她最大的力气去帮助他人,当我听完这些事以后在场的`记者已经是潸然泪下。4月28,我们带着“准备”来到闻喜的一户贫困家里,这个家庭母亲重病,父亲轻微智障,唯一的儿子脚也是残疾的,记者在了解这些情况在来之前就被这样的家庭情况感到难过,所谓救济不救贫,而唯一能帮助他们的就是将儿子培养成才,摆脱贫困,记者也将他们儿子的未来做了一些简单的规划,先联系一所愿意帮助的学校将孩子送入其中免费让其学习,在学校节假日时间以及毕业以后联系一家劳务公司将其安排合适的工作。在触及感情的时候,记者可能所做的不多,但这是她尽最大努力所做的。

记者是有力量的,4月22号,一位农户向我们反映,他所报的驾校扣了他500元,一直未退,多次上门找驾校都被各种理由推脱,百般无奈的他,最后只能向记者求助,了解情况之后记者与他一起来到当时报名的驾校,帮助他并成功讨要到当时所扣的500元。5月11号,一耕地农民向记者反映说自己之前买的微耕机坏了,但是其售后不予维修,并且服务态度非常差 ,在记者经过了解和与售后工作人员沟通之后,最终同意将其损坏的零件予以更换。这些事情让我了解到舆论的力量,媒体的力量,同样也是记者的力量,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平凡的老百姓。

这次实习最大的收获是让我对记者这个行业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也让我从其心中敬佩这个行业并在这个行业工作的每一位记者,他们用他们的行动,用他们所有的力量,来担负肩上的那份对社会对家人对新闻当事人的责任,他们也是一群很容易被感动的群体,遇到一些让自己感动心痛的事情他们也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去支持,有的时候他们的力量也是很渺小的,在很多时候他们对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民的痛苦。一条简单的新闻,看似平凡容易,但整个过程从接到线索到成功播出,这其中都蕴藏着各种喜怒哀乐,可能很多部分是不为人知的,在每次采访过程中他们的心和情都是在人身上,他们想的更多是帮助他人,为他人解决其问题,分担其忧愁。这样的精神,这样的情感,这样的责任,让记者这个职业显得更加的神圣。

到现在这句“我们是来解决问题的”还在我耳边环绕。

实习记者总结【篇3】

实习期记者总结

作为一名实习记者,这段时间对我而言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从最开始的兴奋与期待,到逐渐适应和成长,再到最后的总结与反思,这段经历帮助我在新闻行业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在我刚刚开始实习的时候,我充满了激情和渴望。我喜欢新闻,对报道焦点事件和深入调查感到兴奋。我的导师告诉我,作为一名记者,我们的使命是传递真相,呈现事实,给公众带来有价值的信息。这让我深深地明白了我将承担的责任和期望。

在实习的第一天,我被分配到了地方新闻报道的组别。这个组别负责报道本地区的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我很快发现,新闻报道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采访和写作,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我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需要努力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整个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无数次现场采访和现场报道。这不仅锻炼了我的条理组织能力,还加强了我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我学会了如何准确地提问,获取有效信息,并将其整理成一篇有条理和连贯性的新闻报道。通过与各个社会群体的交流,我深入了解了当地的社会问题和居民的关切。这让我明白到,记者不仅仅是报道者,还是公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参与了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这种经历给了我很大的挑战,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新闻的权力和影响。在紧张而繁忙的报道之间,我学会了保持冷静和客观,尽量避免个人情感对报道的影响。这对我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成长。

除了写作和报道的技能,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种媒体工具和软件来提升新闻报道的效果。我参与了线上媒体平台的编辑工作,学会了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来传播新闻和吸引读者。我发现,现代记者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纸媒,而是面临着多样化的新媒体环境,这也给了我更多的机会来创新和尝试。

回顾整个实习期间,我非常感激这个机会。这段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新闻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我明白,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我将继续努力,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挑战自己,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

实习期记者总结,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的重要里程碑。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与优秀的同事们共事。我相信,这段经历将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会将这段实习经历作为一个起点,在以后的工作中展现我的价值和潜力。作为一名实习记者,这段经历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激励我在新闻行业中不断前行。

实习记者总结【篇4】

我一直十分崇拜邵飘萍先生。在我看来,要当好一名记者那是需要天赋的,而邵飘萍先生拥有当记者的所有天资。他交际能力极强,上达总统、总.,下至仆役、百姓,他都与之靠得拢,谈得来,因而耳目众多。他聪慧机灵,“守若处女,动若脱兔,有鬼神莫测之机”,随机应变的能力极强。他懂得.访对象的心理,会打心理战。有人说过,优秀的新闻记者需是通才,邵飘萍先生便是通才。在这次的报社实习中,我深深感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有太多太多东西需要学习了。

首先,记者需了解各行各业的知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去.访洪山区评选“花王”,那些退休老爷爷把养花当成他们晚年的爱好,他们爱花如命,他们养花养出了门道,养出了艺术,让我钦佩。我多希望自己能多了解一些花艺方面的知识,这样能与他们有更多可聊的,也能挖掘更多有趣的信息。我去.访附一社区京剧班,两名骨干都是省人名医院的退休职工,爱好京剧,看到她们聊起京剧来精神矍铄,神.飞扬,我真的希望我能多知道一点京剧方面的知识。老人们说个什么红娘,西厢,我丝毫不了解,真为自己捏一把冷汗。我向法学院教授咨询房产证的解决办法,我多希望我能懂一点法学知识,这样我问的问题就能更深一点,获得的信息也能更有效一些。我去.访外教进社区教孩子英语,我多希望我的英语能在好点,这样与外教交流畅通无阻,也能获得一些更有效的信息。

其次,我觉得新闻记者应该是一个“社会学家”。除了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宏观形势有清楚地把握,还要对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问题,有大致的把握。以便你在.访中看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在对事件的分析中有深刻的洞察。我跑的是社区这条线。社区是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我应该对社区的管理结构,对武汉社区的情况的有非常清楚的认识。还记得我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去.访紫阳路街道办社区工作者的演讲比赛。我对社区工作者一无所知,回来之后,我便上网了解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内容等等,了解之后我发现社区工作者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职业。

我更觉得新闻记者应该是“心理学家”,要懂得.访对象的心理,才能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什么该相信,什么不该相信。有一次我去社区.访小朋友,当我说我是记者后,小朋友变得非常拘谨,好像上课回答老师问题一样,我就后悔了,以后.访小朋友我一定不自报身份了。还有,老师跟我说.访商贩时,最好先买点东西,他们才乐意回答你的问题。

记者是一个通才,什么都需要懂。

但我觉得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它是当好记者的制胜法宝。它叫勇气。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外国的女记者,工作成绩平平,但一次特殊的经历却彻底改变了她的事业。那是甲壳虫乐队去美国演出,由于时间紧,乐队不打算接受专访。但这位女记者鼓起勇气给乐队经纪人电话,获得了短暂.访的机会。当她见到甲壳虫乐队是,她非常紧张,因为她从未参与过如此重要的.访。她尽量镇定,完成了.访后,她长吁了一口气。第二天,这条新闻作为独家头条刊登在报纸上。女记者得到了领导的器重。从此以后,她得到了许多重要的.访机会。

这个故事体现了勇气对于一个记者的重要性,有时候,你仅仅需要比别人多一点勇气就够了。闾丘露薇,水均益这些战地记者都因他们难得的勇气而成名。

说实话,我是一个缺乏勇气的人,但我想一次次的鼓起勇气之后,我的胆子会大一些。我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当记者,也许我也和那位外国女记者一样平庸,但如果我真的当了记者,我会一次次的鼓起勇气,也许有一天,我的胆子就练大了。

有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这个小记者的力量很弱小,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要懂得察言观色,要懂得保护自己。在被拒绝.访,在被被.访者取笑时,我都会觉得自己很脆弱。还有记者这个职业对体力要求很大。在搭公交搭错直到.访结束才到.访地点时,在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找不到公交车站时,在夜深人静独自一人走在陌生的地点,担心搭不到最后一班公交时,我都感到很绝望。不过,趁年轻,多吃点苦,也是好事,至少得到了锻炼。

说白了,记者是一个折腾人的职业。不过人生本来就是折腾,总有事情折腾你。不过,有些人心甘情愿为记者这个职业折腾,邵飘萍不就是吗?他天生就是就当记者的料,不当就可惜了。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他像弄潮儿一样,天不怕,地不怕,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啊!这是何等的磅礴大气!相比之下,我们就差远了,学识,体力,勇气都远逊与于邵飘萍。在那样一个时代,邵飘萍冒着生命危险做新闻。而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我们却因记者太累而不做新闻。这是个有趣的现象。

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记者应该肩负起怎样的社会责任?我觉得邵飘萍的话依然受用。他认为,记者是“布衣之宰相,无冕之王”,是“社会之公人”,是居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外的“第三者”,新闻事业是超然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第三种社会因素,因而,它的作用是“比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代表人民监督政府。可是,我们做到了吗?

实习记者总结【篇5】

实习期是每个记者成长的关键阶段,对于新手记者来说,这段时期不仅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也是一个磨练能力的机会。在我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收获了很多经验,下面是我的实习期记者总结。

首先,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和采访人。记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采访,而且一个好的采访是成功报道的关键。在开始实习时,我并不擅长提问,有时会感到紧张和不自信。然而,通过实践和观察资深记者的方式,我渐渐地掌握了采访技巧。我学会了准备提问的背景研究,确保我对采访对象的了解,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同时,我也学会了倾听和观察,以便能够更好地挖掘故事背后的细节和真相。通过这些经验,我成功地采访了各种类型的人物,从普通市民到政府官员,从成功企业家到社会活动家,每一次采访都使我受益匪浅。

另外,实习期间,我也收获了很多写作技巧。新闻报道需要简洁明了,传达信息的速度和准确度都非常重要。在开始实习时,我常常在写作上陷入纠结,无法把握好字数和逻辑。然而,通过资深记者的指导和不断的实践,我逐渐学会了如何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事实。我学会了写出引人入胜的开头,用清晰的事实和数据支持我的观点,并在结尾处给出适当的总结和展望。通过这些技巧,我的报道越来越受到读者的认可和赞赏。

此外,实习期间,我还发现记者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新闻界,记者经常需要与各种不同背景的人合作,比如编辑、摄影师、翻译等。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工作,我学会了主动与他们沟通和合作,时刻保持友好和专业。另外,大部分的新闻报道是团队合作完成的,而不是个人的努力。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许多小组项目,与其他实习生和资深记者共同合作完成任务。通过与他们的合作,我学到了如何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和借鉴彼此的优点,这些经验对我进一步提高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总的来说,我的实习期记者总结是一段难忘且充实的经历。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也看到了新闻从业者的挑战和快乐。通过实习,我对自己的职业选择更加坚定,同时也明白了作为一名记者,不仅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还需要拥有对社会事务的关注和责任,以便能够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我相信,通过继续努力和学习,我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

实习记者总结【篇6】

20xx年7月1日到8月10日,我在我们龙岩市最具影响力的媒体闽西日报社记者部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在报社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本人今后的人生之路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作

在这期间,我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面还是比较广的,政府会议、社会新闻、人物采访都有接触,感触也比较多。思想认识得到很大的提高,深刻体会到党的先进性;工作作风变得更加严谨;记者业务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会议新闻看似简单,但要写好也不易时政新闻是党报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报道的是党和政府的一系列的事情,涉及主要是会议、重大活动或措施之类的,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所以报道必须准确、及时。特别是政府会议,由于它具有新闻的时效性,必须当天的新闻当天就出稿,并且还要准确无误。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新闻。这种新闻的写法看起来比较简单的,其实要写好也不容易,要掌握好领导人,会议时间和会议内容,组织语言,突出重点,把握好核心,才能写出一篇好的会议新闻,我在这方面锻炼的也比较多。

掌握采访技巧十分重要,还得注重礼仪采访上,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让当事人自己开口说的方式技巧,面对不同的人群也要选择不同的沟通的渠道。比如,当采访对象为市领导时,首先服装的选择就很重要,不能太学生样,也不能太职业化(会形成一种比较紧张的气氛),其次语言要组织好,一般会提前准备好要提问的问题,不能太随便,也不能废话连篇,一定要抓住重点。并且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激发被采访人主动提供新闻,有继续谈下去的“欲望”。采访时的礼仪也很重要。

写好一篇稿件,要提炼主题,谋篇布局,字斟句酌出去采访后,回来写稿子,主要根据采访笔记,大致的内容框架出来后,再拟标题和小标题这些,然后整体润色,然后就是改错别字,这个很关键,虽然后面还有编辑那一关,但是,像错别字和语法这样的低级错误,应尽量避免发生,也减少编辑的工作量,因为报纸的阅读面广,容易给别人造成误导。稿子写好后,就请老师批评指正,在老师的意见中,不断学习一些写新闻稿的技巧。

接下来说一下在实习中我的一点心得:

第一,做事要认真。

对于新闻的时间、地点、人名一定要准确,特别是领导的职位更要弄准确。报社特意打印了份领导的排名和职位以免出错。在照片的选择上也要很仔细,要注意构造,更要注意人物表情,特别是有领导的照片,更要慎重,领导的面部表情走路的姿态及站的位置都要考虑全了。外出采访时更要注意检查装备是不是都带全,采访本、笔是最基本的了,然后我因为没有录音笔,就只好用mp4代替,虽然录音的质量差点,但回来整理采访笔记的时候,可以有证可查。不然,有些关键的内容不能确认。u盘也是必备的,有些相关的资料可以直接从相关地方拷贝过来,就可以减少很多错误和打字的麻烦。所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用心的去做。

第二,知识面要广。

记者要打交道的`人是方方面面,有农民,有医生,有老师,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可能遇到。对不同的领域,如果一点都不了解的话,在采访中就可能遇到想不到的一些困难。比如上次“定光古佛与客家民间信仰研讨会”在龙岩市举行,而我之前对“定光古佛”一点都不了解,根本就无从下手。这就提醒我,在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要深入一步,对于要采访的领域多做些了解,不要在采访中显得比较无知。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看点书,扩充一下自己的知识面。

实习记者总结【篇7】

(一)关于记者职业

实习的时间不算太长,因为是寒假,只有三周。而且是周报,大概节奏也相对比较慢。

报社不大,人数也不多。贵精。贵勤。看着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部门如何有效率地在你面前运转,是一件乐事,也是一种学习。在学校的社团、学生组织工作的久了,对小集团也产生了感情。看着别人的团体,对比自己的,竟也获益良多。

十多人的报社,办公室、发行、编辑,各司其职,向着同一目标……以前接触营销就知道企业文化很重要,老是觉得文化需要时间积累,所以时间最是重要,后来发觉不全然。站的高、看的远方能在时间的尽头找到真金。在报社,特别喜欢听他们报题,听他们分析报纸的思路,猛然发觉以前自己是否做的太盲目,太缺乏目标性。有时候,想想校园内充斥着的各大院报、系报,刊物,网站,有点汗的感觉。多而不精。资金短缺、人才匮乏,校园媒体尽遭尴尬。

去报社实习,很大的感触就是会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在编辑中仅有一人为新闻专业毕业,但其他人也不见的会比那学新闻的有所落后。虽然这其中有种种的原因,但无可否认的一点即是,学习的能力是多么重要。

而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写作只是其最基本的能力。能快速建立起自己的关系网,这才是最重要、最值得骄傲的事情。能有新闻敏感的鼻子,是记者的本能。不能策划的不是记者。记者,是一份需要聪明的职业。

以前受“无冕之王”这几个字影响太深。像很多人一样热血沸腾,老想跑些惊天动地的东西,想做一点事就引起很大反响,然后遇到什么阻力,然后自己处之泰然。其实记者就只是一份工作,需要得最多的还是敬业。像任何一份职业一样,需要你去接触、热爱和为之付出。所以跑去实习。并勤勤恳恳。实习的时候我就爱上了当记者的一种很朴实的生活状态,从而为自己的转变感慨万千。认识一些前辈,实习的太多,竟然有些许的职业厌怠。路漫漫呵,有些心态还是要摆正的。生活和工作都不需要太多的大义凛然,有坚持就好。怀着一份新闻理想,干朴实的工作,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坚持的意义。

另,读了新闻这个专业以后,才逐渐听说了当女记者的不容易。有人说,女记者的婚姻基本上都有问题。而女记者体力不如男性,很难跑几年一线。种种流言,一段时间里对做好的女记者缺乏信心。但在实习的报社,却看见了许多很不错的女记者,热情、开朗、拼搏,像一团火。有一个女编辑,今年50多了,和先生的感情特好,平时也很照顾其他人,很是受到大家的尊敬,开玩笑叫她“马大姐”,虽然并不能负责一线,而负责专题。但想想,这样不是也很不错吗?依然在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对未来充满渴望。我相信这是一种健康。

(二)关于实习意义

为什么而实习?实习能学到什么?

我认为,实习就是人的经历。不需要赋予他太高的意义与期待。他是人生的一个经历,是一个过程。或许影响一个人一生,或许就什么也不是。能够影响也未必就是好事,要看影响的是哪些方面。

暑假的时候本来可到某不错的单位实习,连实习证都拿到了。但暑假在考驾驶证,因时间不合而放弃了。但在这个暑假我学到了以前在实习期间并没有学到的很多东西。看着别人假期回来捧着一大沓的成果。我对自己说,我也有我自己的成果。

进入大三,对很多东西越看越清晰。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只要能学到东西,实习或者不实习,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以前以为新闻无学,所以实习大过天。其实不然。新闻、传播、广告、主持,博大精深的很。总不能因为新闻的操作性强,就以为什么都可以熟能生巧。很多新闻专业的学生,知识单薄的很,靠着点小聪明度日。甚至连什么是传播也说不明白。这包括我。如此的文化支撑导致核心竞争力不够。这可以归结为不学无术,这不能归结成新闻无学。

听过一些权威人士的讲座,现在的媒体最缺经营报业的人才,最缺财经记者、体育记者。这些职位都要求你必须是综合型的人才,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最好懂一些传播、懂一些新闻。我们缺的就是这些吧。没有相关领域的一些修为,写出来的东西没有血肉没有灵魂没有价值,是死穴。我们急需要做的是全面提升自己的水平,拓展知识面。

新闻有学,要学的东西还很多。所以我们所谓的“实习”面可以很宽很宽。任何有益的实习机会都应该乐于去接受。有大一的师妹因为种种原因找不到媒体实习很是焦心,我就劝她们其实做其他事情还是满不错的。例如可以去另外一些公司实习,可以去做兼职,可以去旅游,可以去学另外的一技之长,可以每天泡图书馆,可以自己去做一个课题。有这样一个新闻,几个高三的毕业生利用假期就某社会问题做了一个社会调查并上交到地方政府,结果一时成为城中话题,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该地方政府的主要官员也对此给了很高的评价。

时间的价值是自己赋予的。有思路就有出路。有老师说,人也要有品牌的意识。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从各方面去规划自己。从修养、气质、学习……实习只是其中的一个捷径。

我正在为自己的职业做规划。我想。或许下次实习未必会到媒体实习。但我相信同样能学到很实在的东西。想做好的传播,必须首先是个杂家,是某个方面的准专家,并不是单纯在实际操作层面自鸣得意。除了在传播技巧方面,在社会、政治、人文、经济、科学等等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呵,要学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在实习期间好像有很多感言,回来以后倒是没剩下多少了。有师兄笑言,多实习几次就什么感觉都没有了。但偶尔想想,也是好的。毕竟是如此珍惜过,并认真地在冬天里遇到了这么的一些事。在夏天里总结出了这么些句子。呵呵。

一个有点理想主义的女生,依然努力想做一个出色的新闻人。

实习记者总结【篇8】

不知不觉,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已经结束了,回想实习这一个月,百般滋味在心头.总的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过程,既可以学习到新闻制作专业的知识也可以学习到很多社会上的知识.实践出真知,这一个月的收获不是坐在课堂上学习就可以得到的.

在这一个月里,我跟着记者去报道了镇上的大小事情,做得比较多的是采访报道政府的工作,例如是中堂镇2009年第三季度工作总结会议,省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小组到我真参观检查,市领导及兄弟镇书记到我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参观交流,市食品安全考核组到我镇检查,镇政府整治无牌无证收费站等等.还有关于镇上时段性比较热和切合民生的报道,例如是月饼盒回收活动,国庆装饰不下岗情况,消除四害队装老鼠屋,草莓田的种植情况,秋天羊肉的热销,xx走俏本地市场,采访正宗的槎窖鱼包,农民割禾晒谷的情况等等.无论是怎样的采访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无论是怎样的一次经历都是我人生中积累下来的一笔财富.

一开始的时候,我对于如何写新闻一点概念也没有,但是经过了这一个月的实习体会,在xx站记者们的悉心教导下,我最终能够比较驾轻就熟地完成新闻的采访和写作.在实习后期写的稿子,例如是《经济回暖,全羊走进寻常百姓家》《xx走俏本地市场》和《秋意渐浓正是品尝鱼包的最佳时候》等几篇都得到了记者们的赞扬,而且被xx电视台、xx之声或者是xx网采用了.

在新闻采访方面,我学习到很多.

对于新闻采访,我在进入xx站之初,可谓是一窍不通.也是跟住记者们一步一步学习过来.完成一个新闻的采访,首先要自己去寻找新闻,就是结合时节和社会的热点去构思新闻.对于一个镇区的新闻,一般分为两种,政府的新闻和民众的新闻.政府工作的新闻就比较简单,不需要自己去寻找发现,一般都是有政府的通知,如果是行动就是跟住去拍画面,然后讲述行动过程和成果,如果是政府开的会议新闻就更加容易,根据这会议的讲话稿来总结核心内容和会议精神,重点提及出席会议的领导就可以,写多了就会体会出一种写政府新闻稿子的模式出来,正轨而且实用.镇上民众的新闻采访起来就相对政府新闻花心思很多,首先要自己构思,找好的点切入.

在空闲的时候,记者就会叫我自己想新闻的题材,想到很多题材因为和镇上的工作呵和政府形象的冲突不能用,所以构思方面操作起来很困难.我第一条自己构思的稿子是《xxxx》,这个题材正面而且简单.在做好构思后就要想出稿子的大概的结构,根据着稿子的重点内容去想采访的内容,要心中有底才出去做拍摄采访.采访时要抓住事件的侧重点,也就是发掘它们的新闻价值性其实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就像是我后来写的两篇稿子《xxxxx》和《xxxxx》都是我和另外一个摄影记者单独行动.摄影记者负责拍摄,我就负责构思稿子和采访.一开始的时候就比较慌张,想到的面比较窄,后来就慢慢摸索出一条思路来,结合经济情况来写这两篇稿子,最后就说明现在经济回暖,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正面思想.梅花香至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我相信,只要肯下苦功,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在写新闻稿方面,我感受也很深.

我第一次写的是写中堂镇月饼盒回收活动的稿子.可以说这次的稿子写得很失败,题目不突出,格式不适合电视播出的模式,活动的重点模糊.这一切,记者们都一一帮我指出,还修改了我的稿子,并教我到东莞市广电上传系统中浏览记者们写的稿子,一边看一边学习.慢慢地,我学会了写广电新闻稿子和报纸通讯稿的不同,写广电新闻的稿子要很有画面感,写的时候要联想到采访时拍摄的画面,主播读到什么字的时候要出什么画面,这一切都要在脑子里出一个大概.然后就是写新闻稿的格式,在稿子每一段的开头都要标上导语,解说,现场或者是采访等的标识.

一般像政府工作这样的长稿子就要写上导语,导语就是主播在出新闻画面前说的一小段总结性的话;解说就是在出新闻画面时配上的文字,算是一段小小的解释;现场和采访都是在外出采访时做好的,稿子写的时候只要原话搬上就可以了.而且电视新闻的稿子因为有画面的衬托,所以都不太长,讲求言简意赅,语句精炼.每一次出去采访,我都会争取着机会写稿子,每一次写完后就给记者修改,然后就对比着改正自己的不足.其中,在一次采访中,我犯了一个比较大的错误,我写的稿子中的采访部分和实际上拍回来的采访内容不一样,原因是在于我写稿子的时候没有回放片子如实地记下采访对象说的内容,这次的错误造成了同事们编辑新闻时的很多不便,真的让我觉得很内疚,同时,我也会永远记住这一次错误,提醒自己要做事认真小心.实习来到第三个星期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中堂鱼包的稿子,这一次的稿子得到了记者们的一致好评,稿子一个字也不用修改,稿子上传后还被xx电视台《xxxx》节目采用,这是我实习中一个重大的飞跃,我会再接再厉,不断进步.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学习了一些基础的新闻编辑知识和摄影知识.

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一开始的时候,我对于记者这个工作的认识实在是比较片面,只是有一腔热血,但是这次的实习把我的热血和现实来了一个很好的融合,让我的理想更加实际化.同时,我也见识到很多事情,这些事是我以前都不知道的,现在这一切的经历成了我生活中的一种积累,一种财富.理论中的新闻是真实、客观的,在现实中大原则也是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把真实的事情反映给人民群众,决不夸大事实,不编造虚假新闻,积极反映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做好政府和民众的传声筒的工作.

实习经历告诉我,作为现代的大学生不能仅仅靠啃书本,我们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素质,锻炼自己的能力.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积极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我认识到由于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识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多想,多读,多学,为将来投身新闻业作好准备.实习的时间是很短暂的,有好多东西来不及去深入学习,好多人都还来不及感谢.我从一个只有满腔热情的学生到一名初步了解新闻制作的实习生,这里留下了我成长的足迹,感谢安排这次实习的这次的实习并没有消磨掉我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反而使我更加了解新闻工作,更加热爱新闻工作.现在实习结束了我会带着对新闻更多的了解和热爱,从这里出发,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完成我当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的梦想.

i

实习记者总结【篇9】

有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这个小记者的力量很弱小,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要懂得察言观色,要懂得保护自己。在被拒绝采访,在被被采访者取笑时,我都会觉得自己很脆弱。还有记者这个职业对体力要求很大。在搭公交搭错直到采访结束才到采访地点时,在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找不到公交车站时,在夜深人静独自一人走在陌生的地点,担心搭不到最后一班公交时,我都感到很绝望。不过,趁年轻,多吃点苦,也是好事,至少得到了锻炼。

说白了,记者是一个折腾人的职业。不过人生本来就是折腾,总有事情折腾你。不过,有些人心甘情愿为记者这个职业折腾,邵飘萍不就是吗?他天生就是就当记者的料,不当就可惜了。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他像弄潮儿一样,天不怕,地不怕,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啊!这是何等的磅礴大气!相比之下,我们就差远了,学识,体力,勇气都远逊与于邵飘萍。在那样一个时代,邵飘萍冒着生命危险做新闻。而在这样一个和平年代,我们却因记者太累而不做新闻。这是个有趣的现象。

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记者应该肩负起怎样的社会责任?我觉得邵飘萍的话依然受用。他认为,记者是“布衣之宰相,无冕之王”,是“社会之公人”,是居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外的“第三者”,新闻事业是超然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第三种社会因素,因而,它的作用是“比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代表人民监督政府。可是,我们做到了吗?

从x月xx日开始,截至x月xx日,我在南方日报东莞站实习了45天。我的专业是小学英语教育,但来到报社实习做文字记者,我并不觉得矛盾,反而发现两者有许多共性。比如,教育是一种传播,新闻也是一种传播。搞教育要因材施教,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做新闻也要 因材施教 ,搞党报的时刻记着自己在对党和领导说话,办都市报的总想着老百姓关注什么。

45天,洗去了我的书生意气。新闻对我而言已不再是纯粹的文字功夫,而是对社会现实的记录和反映。新闻有地域之分;新闻人有国界之分;新闻机构不可能不考虑公共利益、民族利益和社会影响。从新闻线索的获取,到根据报纸的定位和风格判断新闻价值,再到采写编评,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全。

但是,作为一名实习记者,我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写好新闻。令我感受更深的是,如果没有博尔特般的行动速度,就赶不上日报的出版进度;如果新闻敏感性不强,就会因错失新闻而捶胸顿足;如果没有驾轻就熟的采访技巧,就算找到了知情人,也可能无功而返;如果社会经验和阅读经验不足,就会影响记者的创造力。

截至8月24日,我发表了28篇文章,近4万字,涉猎了许多题材,如现象、会议、报料等。会议现场我跑了许多次,如东莞拟增加出租车听证会、特约研究员会议等,慢慢跳出了对会议的肤浅认识,即某某单位召集某某人在某某地就某某事开某某会,然后打个腹稿,在会议消息主体部分写上某某领导说,或某某与会人说。

工作后跟会,我会先把工具箱备好 若干支不同颜色的笔、笔记本、录音笔、名片、笔记本电脑等 然后思考为什么突然召开这次会议,发生什么事情了,会议中有哪些新闻,新闻背后有没有新闻。一方面,我会尽量搜集全面的新闻材料,另一方面,写作时根据事实本身,采用最优处理方法。这种工作模式或许有些理想化和完美主义,但是记者的大脑每天都在激荡,不就是为了做好新闻吗?

除了会议新闻,这些日子还接触了现象报道,如《公路绿化树过高竟引来车祸?》、《买本杂志真的好难》、《暑期学生打工频遇陷阱》等。

现象报道曾一度令我倍感头疼,因为我不单无法像报道会议一样轻易获知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还时常怀疑它的真实性。如在采写《酒店影楼不抢 七夕 蛋糕》一文时,我拨打了几个酒店和影楼的电话了解 七夕 和 九九 婚宴和婚纱摄影预订的情况。最后发现,这些酒店影楼并不重视这两个传统节日。当段老师打上 酒店影楼不抢 七夕 蛋糕 的标题时,我立马困惑了。因为我觉得它的真实性是模糊而不严谨的。东莞可能有上百家酒店影楼,而我只采访了不到十家,这可能只是局部事实,而非整体事实。没有任何一个权威的调查告诉我,酒店影楼真不抢。随后,在与段老师的交谈中,我第一次认识了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也更坚信新闻真实性是做一切新闻的出发点。

当然,在实习中,我发现自己读的书太少了,社会经验太浅了,采写编过程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

跑报料新闻时,一次遇到珠宝店盗窃事件,我像一艘航行的船迷失在茫茫的雾海中,四周围找知情人,最后得到的是残缺的事实。

这次实习让我增长了业务知识,体会到了新闻采编的艰辛,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真心的感谢报社的每一位前辈,尤其是带我的郭老师,曾指导和帮助过我的马老师、谭老师、欧老师、段老师、刘老师等。这段难得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必将充实我今后的人生。

实习记者总结【篇10】

⊕实习不完全等于坐冷板凳,但坐冷板凳一定是实习的一部分

在没有实习之前就有所耳闻:实习无非就是做做卫生端端水,如果进报社就是看报纸看新闻。这并不完全正确,首先,服务产业发展到现在,卫生已经不需要实习生代为操劳,其次,看新闻不仅是实习记者的事,每位记者编辑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也要浏览新闻,那不同的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做这些事时的角色定位和心态。比如看新闻,职业记者看的不是新闻,更不是寂寞,而是新闻后的新闻。我实习的媒体是杂志,因此更注重记者思考事件的角度与深度。

我们实习生,资历浅经历少,思维的厚度也够不上老记者。再者,一个体制的固有状态不可能被一个新来的实习生打破,因此刚开始做冷板凳也是必然的过程。为此我也没少心里不平衡过,但是当后来忙碌的时候反而回过来羡慕冷板凳时光了呢!呵呵。

⊕新人第一次.访,碰一鼻子灰反而是收获

做记者.访是家常便饭,不管是电话.访、面谈还是网络.访。我在这次的.杂志社实习中并没有经常涉及.访,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经历和体会。

首先是预约.访,其实挺难的,因为我第一次帮老师预约.访是联系一家京城著名的高级健身中心,由于事先准备不足加上那边的人员又特别盛气凌人,(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健身房的人个个都是能说会道)几次下来我已经失去了信心,大规模的企业部门间又存在断层,我的电话时常就被一转再转,到后来我也不知道与我对话的人是什么部门什么职务了。第一次的预约.访失败告终,还好老师并没有过多责怪我,而表现出一种师长特有的语重心长。

接着是外出.访,次数也不多,但第一次印象十分深刻。为了不因“学生像”被怠慢而因此“扮演”一个成熟记者,我穿上了高跟鞋。又由于.访地点距离估计错误,我一路走了过去,到了那边就发现脚底两个水泡。这个故事教育人们,出门.访前一定要估算好需要移动的距离,不在双脚支撑范围之类就不要选择步行,而所有会发生的可能性都要考虑到。

⊕意外的收获只给有准备的人

我进杂志社之初并没有“带的老师”这一说,这点可能比较报社、电视台有所不同,因为周刊的性质所致,关注的事件没有那么繁多和平白,编辑们有自己明确的分工,记者也都很少到单位,各自跑着各自的选题,每周选题会的那天是单位里上座率最高的时候。后来总编仁慈地给我介绍了一个老师,于是才有了一些记者可以做的工作。

但是,天上掉的机会往往是很罕见的,因此有时间多和记者编辑说说话就是机会垂青于你的前期保证了,当然不能在人家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凑上去,那只会适得其反。

其次,“准备”不单单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哦,踏实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才是老师器重你,放心你交给你任务的最终保证。

以上一点点经历不够借鉴,我也只是暑期实习生这个浩荡人群中的一小份子,班级博客是同学、同志间的互相学习、交流感触的好平台,真心希望所有人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这才是真是的快乐与充实,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