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小鬼观后感 篇1

暑假学校留了一篇“观红***写观后感”的作业。我和妈妈在影库中搜到了《红小鬼》的电影为完成本次作业的速材。

现在的和平年代里大多数人犹其是青少年并不知道也不了解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它是一支创造了长征这一历史奇迹的军队,从年龄上看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部队,当年红军作战部队的官军平均年龄在18岁左右,红军中平均年龄最小的部队应该是红二十五军,其战士的平均年龄应该不到18岁,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他们都还是一些孩子,却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在跋涉中渐渐长大,在战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出一曲曲生命的壮歌。

本影片讲述了红军后代“红小鬼”梁百姓,在战火的洗礼中寻找父辈足迹,并迅速成长起来的故事。

梁百姓,这个有点不像人名的名字,它属于解放战争时期赣粤边区一个调皮捣蛋,没有爸爸的“野小鬼”。经过十几家人的转养,这个孩子在百姓的乳汁中养育长大,固起名百姓,他在伙伴的陪同下寻找父亲的征途,受过伤,最终在革命战火的洗礼中,在寻找父亲的历程中完成了“野小鬼”到“红小鬼”的蜕变。

子寻父,父寻子,巧妙的人物关系,浓浓的父子亲情,整个影片故事曲折而温馨,整体基调轻松愉快,充满了脉脉温情和天真童趣。动画与真实场景相结合,让影片更有趣,客家乡土气息淳朴清新,让人物形象更鲜明,少儿战斗情影饶有趣,让故事发展更生动。

看完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什么是亲情,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忠诚。这些看似平凡的东西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血缘关系,有多少人没有父母?没有家呢?如果没有勇敢,那么战场上的英雄是否一个都不存在了呢?

如果没有忠诚,世界将失去和平。

我们要向梁百姓一样忠诚、勇敢、正义……

中心小学二年一班吴雨婷

红小鬼观后感 篇2

红小鬼齐步走观后感这部以青少年重走长征路为题材的少儿电影,由海南本地公司联合摄制。影片从现代青少年的角度,追溯、切入、倒叙了小红军战士相互扶持、穿越沼泽危险草原的感人故事。

5月28日,一部以青少年重走长征路为题材的红色主旋律少儿电影《红小鬼齐步走》在海口举行首映发布会,以献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

影片讲述了王俊凯(贾步佳饰)、李小虎(王玺涵饰)等一群十几岁的孩子,在陈老师(霍青饰)的带领下踏上若尔盖草原参加“重走长征路红色之旅特训营”的故事。影片从现代青少年的角度,追溯、切入、倒叙了小红军战士相互扶持、穿越沼泽危险草原的感人故事。它展现了80年前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乐观向上、纪律严明、团结互助的长征精神。

这部电影拍摄于10月至12月在若尔盖草原。由影视演员霍青、郝文婷主演,十几位小演员来自重庆学校。

影片男主角霍青说,现在的孩子出生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对过去的革命历史和经历的困难没有深刻的了解。这部电影把过去的历史展现在每个人面前,给青少年一种正能量,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上更上一层楼,树立起他们的人生信念,肩负起责任感。

国家一级作家、海南省影视协会副主席张平成参与了该片的剧本创作和指导工作。张平成说,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把这个故事搬上银幕就是让大家指导历史。他也期待越来越多的红***上荧。该影片在海口首映,也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给海口的孩子们进行了一次红色教育。

这部以青少年重走长征路为题材的少儿电影,由海南本地公司联合摄制,此举旨在献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同时融合红色教育于六一儿童节,达到全民共受红色教育的目的,助力海口“双创”。首映式由海口市委宣传部、海南省影视协会、海口市文化体育局、海口市教育局、海口市妇联、海口市文联传播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

红小鬼齐步走观后感近日,一部以青少年重走长征路为题材的少儿电影《红小鬼齐步走》在重庆卢米埃影城举行了首映礼。

影片总顾问朱德的孙子朱和平将军说,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把这个故事搬上银幕就是让你知道这段历史。王平将军的女儿王晓虹女士也应邀成为特邀嘉宾。据制片人王虹剑介绍,在海拔4000多米、气温-14摄氏度的寒冷天气里,小演员们一起合作拍摄感人场景。他们恢复了80年前红军翻越草原翻越雪山的历史情景。

《红小鬼齐步走》贯穿了开国上将王平所着回忆录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历史背景,以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 讲述长征中红军小战士不畏险阻、艰苦奋斗的故事,献礼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影片于xx年10月至12月期间在若尔盖大草原全程拍摄,经过5个月紧张的后期工作,目前已完成全部制作。剧中的十个小演员都来自重庆的学校。

红小鬼观后感 篇3

今天下午我们全体初二同学在报告厅**了《红小鬼齐步走》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十几名十多岁的孩子来到“重走长征路红色之旅特训营”,在两位老师带领下,在雍嘎大叔协助下,重走长征路、重温历史。其中,孩子们私自出发,想过了草地再上雪山,他们没有成功,但在途中,他们互帮互助互相扶持,历尽艰险走过了遍布沼泽、危机四伏的草原,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当年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感受到了红军战士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乐观向上、严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长征精神。

看完这部电影,我感触很深。去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这让我感受和理解长征精神。

长征,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极其伟大,它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诗篇,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在世界人民的心中早已成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万里长征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爮雪山过草地等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更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长征精神。

我们青少年是一个青春正盛、成长未满的群体,肩负着民族的未来,在当下,我们更是肩负着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回顾历史,我们才能更清晰的展望未来,开拓进取,才能有能力梦想成真。让我们时刻警醒自己不忘长征精神,在学***断努力,不断磨练自己,超越自己,高标准要求自己,以取得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伟大胜利。

红小鬼观后感 篇4

江西省信丰县陈毅希望学校13班作者:王海燕

暑假,我被一本《长征中的“红小鬼”》的书吸引着。这本书中的小英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

在书中,我认识了能文能武的杨成武,智取情报的萧华,勇斗靖卫团的陈美福,永不掉队的红娘子,奇迹还生的红小丫,虎口拔牙的儿童团长,巧夺炮楼的小铁汉,飞檐走壁的苗族小战士……他们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克服种种困难,与敌人作斗争。

其中,我最佩服的是小红姑娘王新兰。她是红军长征中最年轻的女红军。她加入红军的时候才9岁。

因为别人很小,她得跑两三步才能跟上他们。即使这样,她跟着队伍一直往西走,整天整天地走,整夜整夜地走,没说一个累字。相反,在我们之间的空隙里,红小丫为我们演奏快板、唱歌、讲笑话。

她走到**,哪儿就有笑声。后来,她得了严重的伤寒。她只能拄着拐杖往前走,不停地咬。最后,他昏到了,脸色发白,头晕。

厨师给她端来馒头,一口一口地端到嘴里;瘦骨嶙峋的士兵用担架抬着她。。。。。。在大家的关心和照顾下,红小丫的病情奇迹般地好转了。我的心也一下子开朗了起来。jZD365.COm

长征精神给了我无限的正能量。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很感激用生命换来和谐社会的革命先辈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我要努力学习,团结互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谢谢你们,“红小鬼!”让我从你们的身上汲取了力量。

红小鬼观后感 篇5

观《红小鬼》有感在影院和朋友们观看了红小鬼后,让我深有体会。因为红小鬼的拍摄是在我们赣南拍摄的,很多景点都是在我们信丰县取景拍摄的,记得高二时红小鬼剧组来我们学校召演员,我的同学有幸的参演其中,所以在观看红小鬼时我是带着激动地心情观看的,不仅仅是因为红小鬼的故事发生在我们赣南,更让我感动的是红小鬼的精神。

《红小鬼》是由赣南籍著名作家、苏区精神研究会副会长郭晨原著编剧,是他的“赣南红色题材电影三部曲”的头一部。该片讲述的是红军后代“红小鬼”曾百姓,在战火的洗礼中,寻找父辈足迹,并迅速成长起来的故事。

在当代绝大多数当代青年并不了解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创造了长征这一历史奇迹的军队,从年龄上看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当年红军作战部队的官兵平均年龄在18岁左右。红军中平均年龄最小的部队应该是红二十五军,其战斗员的平均年龄应该不到18岁。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都还是些娃娃,却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在跋涉中渐渐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出一曲曲生命的壮歌。

影片主要讲述的主人公曾百姓,一个有点不像人名的名字,它属于解放战争时期赣粤边地区一个调皮捣蛋、没有爸爸的“野小鬼”。经过十几家人转养,这个孩子在百姓的乳汁中养育长大,因而起名“百姓”。他在伙伴的陪同下踏上寻找父亲的征途,加入游击队,成为“小鬼班”的一员。他犯过错,流过泪,受过伤,最终在革命战火的洗礼

中,在寻找父亲的历程中完成了“野小鬼”到“红小鬼”的蜕变。在电影的开头,以百姓、田螺妹与其他小伙伴一起抓鸟的场景为最前片段,百姓成功地抓到了小鸟,其他小伙伴为他欢呼。看到这里时,我知道百姓身边有许多信赖他的好朋友、好伙伴。当百姓被人打时,他的养母一顾一切地冲到百姓身边,搂住他。看到这个场景,我的眼睛模糊了,是啊,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梁百姓有一个爱他的母亲----虽然百姓不是她亲生的。最令我感动的那一段是梁寒松被救出那一段,百姓眼里含着泪珠,深情地叫着梁寒松“爸爸”,梁寒松紧紧地握住百姓的手对司令员说:“司令员,我把百姓交给你了。”说完就离开了人世,看到这一段时,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了。百姓,你真可怜。最后,百姓回到司令员身边,和司令员的儿子捡崽一起练武,最后练成一身好武功,从“野小鬼”变成了“红小鬼”,长大后,也成了一名红军。看到最后,我心里暗暗为百姓高兴。当然我们也是等待出发的“红小鬼”,以后要为社会做贡献。

子寻父、父寻子,巧妙的人物关系,浓浓的父子亲情,整个影片故事曲折而温馨,整体基调轻松愉快,充满了脉脉温情和天真童趣。动画与真实场景相结合,让影片更有趣;客家乡土气息淳朴清新,让人物形象更鲜明;少儿战斗情景饶有趣味,让故事发展更生动。

从红小鬼身上让我懂得了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催不坚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

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红小鬼观后感 篇6

我最近阅读了《长征路上的红小鬼》这本书,感受到了“红小鬼”们不怕苦,不怕死的长征精神。虽然“红小鬼”们那时的年纪很小,但他们有志向、有理想、有毅力、有智慧,为革命胜利做出了伟大贡献。

让我感受最深,影响最大的一篇故事就是:“喝尿小鬼”赖大超。1935年,红军路过桐梓市,请赖大钊新兵。

可是,新兵收到了,但却被敌人包围了。一直被敌人追,只好飞快的跑了起来。到了最后,新兵们口干的眼冒金星。

赖大超急中生智,想到了喝自己的尿解渴。他凭着多年的战斗经验和沉着冷静,跳出了包围圈。终于甩掉了敌人,追上了大部队。

我一想起赖大钊,他就用尿解渴。他还在泥泞中走了几十英里。他全身都是泥,很不卫生。但现在,我明白了赖大钊为了自己的生命和革命而喝尿液。以前的我,只要有泥巴的路就嫌脏不走,衣服被弄破就不穿,走路上学觉得累,埋怨妈妈没有接送。

种种的行为让我觉得很羞愧。

赖大超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令我敬佩。在生活中,我也要做一个有理想的人。

写作水平的提高必须不断获得生活的积累,这包括读书、工作、娱乐、交流、以及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等,你需要随时将这些存储在大脑中,并在字里行间中应用。终身学习是不断创造优秀作品的源泉。

红小鬼观后感 篇7

作者:崔乐年级:六年级

学校:鸡冠山乡豆田小学指导老师:吴玲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长征中的红小鬼》时,就觉得特别奇怪,咦,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怎么会有小朋友呢?待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一页页翻过,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一群瘦小而鲜活的生命,他们是一些特殊的群体,尽管都是些娃娃,却都能跟随红军大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吃尽了千辛万苦,在长途跋涉中茁壮成长,在革命战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赞歌。

9岁的向轩参加了长征,1926年出生于湖南省桑植县。1933年4月参加红军。1935年11月随红

二、红六军团开始长征。长征中任通信连战士、通信班副班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成都市西城区人民武装部副部长(正师级),被总政治部确定为中国最年轻的红军。

彭胜昔,14岁,参加长征,1920年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1933年参加红军。因为他会读书,很快就当上了第八红军的组织主任。

1934年,调任红六军团特务连文书。1934年8月随军队离开苏区,开始西征。长征中任团政治处青年干事。

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新兰,女,1924年出生于四川省宣汉县。1933年进入四川后,9岁的王新兰在15岁的妹妹、红军女兵的鼓励下加入红军,王新兰被安排到红军政治部宣传队担任宣传员。

长征中,随部队三次翻雪山、过草地。1955年,他们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校军衔,但仍有许多伙伴在长征中丧生。他们为长征胜利和民族解放贡献了年轻的生命。他们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看着看着好像我自己也成了一名红小鬼。肩扛大枪,在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里跋山涉水,行程万里。我的心中充满了激动与兴奋。

我感受到了“红小鬼”巨大无比的英雄豪迈的气慨。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我想,在我们正长的学习中,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挫折和烦恼,但是比起长征中遇到的困难,红色的孩子们是多么的渺小!我们现在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我们坐在一间干净的教室里看书,过着衣食住行的生活伸手可及,吃饭张口可得。

不高兴了还会发发脾气,还常常报怨这不好,那不如意,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许多坏习惯,真是惭愧啊!从今以后,我要学***军们的英勇顽强的拼搏精神,无论是学***生活,都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决不气馁,争取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俗话说:

没有翻不过去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红小鬼观后感 篇8

‘‘红小鬼’’观后感今天,我和同学一起去影院,观看革命电影‘‘红小鬼’’。“红小鬼”姓梁,名百姓,让我十分纳闷,为什么叫百姓呢?哦,原来他出生在一个穷苦人家的家庭,母亲去世早,父亲参加了游击队。他先后寄养在十几家的百姓家里,因此大家叫他梁百姓。

梁百姓不甘忍受地主,保安团的欺负,和虎崽一帮小伙伴去寻找爸爸,参加游击队“小鬼班”。虽然他们年龄小,但是十分顽强勇敢。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了一曲曲与地主,保安团勇敢斗争的壮歌。他爸爸是交通员梁寒松,去侦查情报时,不料被敌人抓住了。梁百姓为了救他爸爸,于是抓走了黄小胖和梁寒松交换,利用敌人和游击队交换后,一举消灭了敌人。可他爸爸却牺牲了,小百姓变得更加坚强。

百姓十分正义,勇敢,忠诚。而地主老财的儿子黄小胖,他仗着自己家有钱有势,常常欺负人,还让管家,保安团去截杀百姓。

百姓的家乡,群山环绕,山清水秀;家家乡土气息,人人勤劳淳朴,十分温馨。而且呈现一副父寻子,子寻父参加游击队闹革命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最好笑:百姓智斗地主,保安团的故事:在交换人质时,百姓用牛粪当做炸弹,吓得保安团十分狼狈,黄小胖的狗父亲气得吹胡子瞪眼,“啪”

炸弹响了!······看,他满脸的牛粪。“哈,哈”我忍不住笑出了声。

百姓也有儿时的调皮捣蛋。训练时去偷地瓜,他哭过。可他任然是那么机智,勇敢,顽强,克服重重困难,坚决地寻找爸爸。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爸爸,参加了游击队,和司令员的儿子虎崽一起练武,最后练成一身好武功从“野小鬼”变成了“红小鬼”。

我要学习他机智,勇敢,顽强的精神;学习他做什么事情,坚持,不放弃,不怕困难,最终实现了自已的“梦想”,参加了游击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我们也要成为红小鬼,为社会做贡献。

————肖皓匀

红小鬼观后感 篇9

《长征路上的红小鬼》读后感400字:

我最近阅读了《长征路上的红小鬼》这本书,感受到了“红小鬼”们不怕苦,不怕死的长征精神。虽然“红小鬼”们那时的年纪很小,但他们有志向、有理想、有毅力、有智慧,为革命胜利做出了伟大贡献。

让我感受最深,影响最大的一篇故事就是:“喝尿小鬼”赖大超。1935年,红军经过桐梓城,让赖大超去收新兵。可是,新兵收到了,但却被敌人包围了。一直被敌人追,只好飞快的跑了起来。到了最后,新兵们口干的眼冒金星。赖大超急中生智,想到了喝自己的尿解渴。他靠自己作战多年的经验和冷静,跳出了包围圈。终于甩掉了敌人,追上了大部队。

我一想起赖大超用自己的尿解渴,还走了几十里泥巴路,身上到处都是泥巴,非常的不卫生。可是现在,我明白了,赖大超喝尿是为了自己的生命,为了革命。以前的我,只要有泥巴的路就嫌脏不走,衣服被弄破就不穿,走路上学觉得累,埋怨妈妈没有接送。种种的行为让我觉得很羞愧。

赖大超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令我敬佩。在生活中,我也要做一个有理想的人。

红小鬼观后感 篇10

我打开爸爸给我买的新书—《语文课本中的红色经典故事》这本书时,就被书中的《“红小人鬼”在走出草地前倒下》这个故事给吸引住了。

故事主要讲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有一个年龄只有15岁的孩子参加了红军,那时,红军第一方面军行进到大草地边缘,准备穿过大草地。第二天早上,天气很好,但转眼就下雨了。“小鬼”还一边走一边叨叨。

正说话的时候,部队中已经有很多战士陷入了沼泽,部队按之前拟定好的方案救出了一些红军战士,但是仍然有些战士牺牲了。他还告诉班长,他害怕这样死去。虽然长征非常艰辛,但是“小鬼”还是能把大家逗乐。

有一次,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天气,本来天气高照,晴空万里的,可一转眼就乌云密布,暴雨倾盆了。“小鬼”边走边说:“这老天爷的脸怎么变得比蒋介石还快,刚才还喊着国共合作,可一转眼就反目成仇了!

”,大家听了直哈哈大笑。因为大量的有毒气体和连日的疲劳行军加上高寒缺氧,使这个年龄只有15岁的红军小战士永远闭上了双眼。

长征的时候真艰苦,倘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时候,吃不好,穿不暧,睡不好,我们这个时候吃得好,穿的好,玩的好,住得好。我要珍惜此时的条件,努力学习,一天天进步,长大后报效祖国。

红小鬼观后感 篇11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读后感600字七年级1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出身贫苦,稚号未脱,在剥削和压迫中成长,他们活跃于苏维埃共和国的每一片土地。这些藉藉无名的“红小鬼”们,便是千百万人民群众在革命实践上一个真切的缩影。

初八红区,斯诺并未感受到这群孩子们的独特,穿着大上几号的军装,垂垂欲坠的红军八角帽,极别扭的着装在他们看来是“革命”的象征,因为他们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少年先锋队员”全身迸发着一种令人惊异的青年运动所表现的生气勃勃的精神。

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的团体,在红军领袖日理万机的间隙,贯注了灵动的色彩和无限活力,在那些名垂千史的领袖身边,从未缺少过这样纯粹质朴的孩子,以至诚热情的心将他们的“马克思主义词汇”伴着浓重的乡音娓娓道来。看似尚且早幼的孩子,却是带着得意扬扬的语气阐述自己数年前参加红军的履历。他们或许没有悟透何为共产主义,有的只是一个质朴的信念:红军是要解放贫苦人民的!在他们简单纯粹的心中,参加“少年先锋队”,被战士们亲切地呼成“小鬼”,都是从前不敢奢想的殊荣。

但这群小战士们,却与真正的战士无异,他们从未因年少而要求特殊待遇,他们与游击队一同上战场,以致于引起白兵的嘲笑,他们的确是太小太轻了。这样的小战士,也有数百名,在暗无天日的政治监狱里,孱弱的身板经受着严刑拷打,但他们的坚忍与忠诚令人叹服,这样的精神,与他们对红军的崇高推崇息息相关,这只有如此年轻的少年才能做到。

这样的一群“红小鬼”,真正极载入史册的却是寥寥无几,令人痛心哀婉的是,这些年轻的小战士们,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或许只留下了一个无名无姓无迹的土丘,蔓上生生不息的如同他们一样充满朝气的青草,曾与他们亲密无间的伟人早已名垂青史,而他们也许身首异处,在祭尊了鲜血的土地下,如过眼云烟般消逝……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读后感600字七年级2

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我又一次地与作者斯诺走完了伟大的红色之路。感受到红色中国的美丽、强大。更钦佩于红色中国人民精神的不朽和伟大!

在这本书中,最令我难忘的便是那红军十万八千里长征,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带领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从1930年起开始对根据地进行围剿。1933年五月,蒋介石组织和指挥对各苏区进行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并决定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等人采取错误的路线和军事战略,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在这之后中国红军不畏艰难险阻,过草地,爬雪山,与生死决斗。

在最困难的时刻,大家甚至吃皮带,扒树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伟大的共产党人仍旧用战士们的血肉拼杀出飞夺泸定桥、四度赤水河的光辉战绩!读后感·在斯诺看来,他感受到红军高度的政治觉悟,他认为红军是中国唯一一支从政治上来说是铁打的军队真正的红军一节中,作者这样描写道:“他们向来都同士兵并肩作战团长以下都是这样以为外国武官这样说,单单一件事情就可以说明红军拥有极大优势的敌人的作战能力。

这就红军军官们习惯说的:弟兄们,跟我来!而不是,弟兄们,向前冲!”同样是六个字,差别却是很大的。第一种是把自己与士兵放在了同一个位置,与士兵心连心,令一种却是把自己与士兵们做了不仅仅是等级上的区分,更是生与死的差别。

红军的长征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武装巡回宣传,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共产党强大的精神世界,非凡的心里素质,而这些也仅仅占了全书的一小部分。也可以说,红军的长征也仅仅占了中国革命的一小部分。但在所有人心中却又不可磨灭的精神作用!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读后感600字七年级3

1949年前的中国,也许并不完美,但是她却拥有一群完美的缔造者。

——题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无疑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丰功伟绩,但是却只被浓缩成了几个伟大的代名词;无数英烈光华闪耀的姓名,仅仅只是被“共产党”,“红军战士“这样笼统的称谓所代替。

我,不知所言。

今天,我想有些人,也应该被铭记,比如“邓发”。

邓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在国共内斗,共产处于下风之时,依然铤而走险,深入敌内,不断提供重要情报。可以说,共产党的胜利,邓发功不可没。

在《红星闪耀中国》中,作者埃德加·斯诺对于邓发有如下一段描写:“他的青铜色的脸上露出恶作剧的笑容,在他卸掉那副墨镜以后,你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制服是件伪装,他并不是个坐办公室的官僚,而是个户外活动的人。”

短短几行,却饱含了不少的讯息:邓发是个卧底,他熟知作者身份,且经常锻炼,身体健康。

在书中对邓发并没有太多的文字去描绘,只有寥寥数百字,而字字皆为精髓,我读到的是一个幽默风趣,在敌人的狼窝中,凭着冷静睿智,与敌人周旋,也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心态,不畏任何危险的伟大共产党员,一个置生死于度外的,为国无私奉献的邓发。

我想,新中国的成立,也是有着许许多多像邓发一样的人,发着光,发着热,尽管最后泯于无形。如果树立一个纪念碑,或许应该有许多从未耳闻,却立下丰功伟绩的英烈被铭刻吧。

也许1949年前的中国并不完美,但是,她有一群完美的缔造者,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今天这个前途无量的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读后感600字七年级4

书中作者描述的毛主席是一个生活简朴的人。

照理来说,作为共产党的领导人、多个组织的委员,生活不说是大富大贵,那也应该是绰绰有余。但事实出乎意料,毛主席和他的夫人就住在两间四壁简陋的窑洞里,空无所有,只挂了一张地图。做了十年的红军领袖,没收了那么多达官贵人、地主税吏的财产,起码会得到一些他们的钱财,但这两间窑洞最值钱的物品是一顶蚊帐。

毛主席对着哲学、知识有着极为认真的态度。为了读一本书,推掉与他人的约会。酷爱读书的他,读书时每月都会花一元的钱去读报,所以他才能成为《湘江评论》的主笔,才能给后世留下《沁园春·雪》等作品。

一直觉得那些重要的领导人都会摆着架子,不易亲近,但毛主席却喜欢坐在观众中间在剧社看戏,吃饭时与大家拌拌嘴……毛主席很爱阅读,他熟读世界历史,对英国工党感兴趣的他,不断向作者发问,最后连作者都无法回答。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毛主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父亲是个中农,后来变成“富”农时,就让妻儿下地干活,所以毛主席六岁就开始干农活。后来他从八岁开始在学堂读书,一直读到十三岁。刚识几个字,父亲就让他记账,过得比下人还惨。之后他和父亲争吵,离开了家,待在一个失业的法科学生家里,半年后湖南混乱,父亲送他去湘潭一家米店当学徒,而他在那里重新开始读书。他后来来到长沙,参加了正规军,反抗清廷,又在湖南的师范学校里拿到了毕业文凭。

国民党五次围剿都以惨败告终。毛主席说过,红军的最重要的一个战术是进攻时集中主力,在进攻后迅速分散。红军一般采取波浪式或潮水式的推进政策。红军的胜利首先是由于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其次是因为苏维埃人民基本干部的才能、勇气、决心以及几乎是超人的吃苦耐劳和革命热情。红军取胜的原因之一就是这种决心。

沦陷区的阴暗,解放区的明丽。那时中国的疆土就如一张树叶,只是缺了一块,而在毛主席的领导下这块树叶愈发完整。

红星照耀中国红小鬼读后感600字七年级5

作者以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红色苏区一幅幅立体而丰富的影像,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越的革命斗争,以及西安事变爆发前夕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徐海东等中共领导人对时局的看法以及他们各自的传奇经历。除了领导者,斯诺还描写了许许多多的黎民百姓,从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是组成陕北苏区最真实鲜活的画面。

“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随着我更深入苏区,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青年运动的蓬勃精神。”斯诺看惯了羸弱无助的中国孩子,“红小鬼”表现出的蓬勃朝气让他着迷。随后接触的那群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震撼,“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样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斯诺笔下的苏区普通百姓活灵活现,真实生动,他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蕴藏在民众思想里的智慧之光,这是正义的力量,也是中国的希望。

“读史使人明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中华民族复兴之时,再读《红星照耀中国》,不仅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那段非凡的历史,领略真实鲜活的红色中国,更能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原因。

红小鬼观后感 篇12

这部以青少年重走长征路为题材的少儿电影,由海南本地公司联合摄制

该电影以现代青少年的视角,追踪、切入并闪回了当年红军小战士相互扶持、历尽艰险走过遍布沼泽、危机四伏的草地的感人故事。

5月28日,一部以青少年重走长征路为题材的红色主旋律少儿电影《红小鬼齐步走》在海口举行首映发布会,以献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

影片讲述了王俊凯(贾步佳饰)、李小虎(王玺涵饰)等一群十几岁的孩子,在陈老师(霍青饰)的带领下踏上若尔盖草原参加“重走长征路红色之旅特训营”的故事。该电影以现代青少年的视角,追踪、切入并闪回了当年红军小战士相互扶持、历尽艰险走过遍布沼泽、危机四伏的草地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八十年前,红军战士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乐观向上,严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长征精神。影片于10月至12月期间在若尔盖大草原全程拍摄。由影视演员霍青、郝文婷主演,剧中十几名小演员则来自重庆各学校。

影片主演霍青表示现在的孩子出生在和平年代,对过去的革命历史和经历的困难,并没有深刻的了解。这部电影把过去的历史展现在大家眼前,给青少年一份正能量,让他们在思想观念上、意识形态方面上升一个高度,树立人生信念,肩负一份责任感。

这部影片由国家一级作家、海南省影视家协会副主席张品成参与剧本创作指导,张品成说,今年是长征胜利八十周年,把故事搬上荧幕就是要让大家了解这段历史。他也期待能有越来越多的红色题材的电影搬上荧幕。该影片在海口首映,也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给海口的孩子们进行了一次红色教育。

这部以青少年重走长征路为题材的少儿电影,由海南本地公司联合摄制,此举旨在献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同时融合红色教育于六一儿童节,达到全民共受红色教育的目的,助力海口“双创”。首映式由海口市委宣传部、海南省影视家协会、海口市文体局、海口市教育局、海口市妇联、海口市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海口市文化艺术传播研究中心承办。

红小鬼观后感 篇13

这几天,我把《长征中的红小鬼》看完了,它虽然只讲述了十个长征故事,但他还是让我感受到了“红小鬼”那炽热的爱国之心。

这些“红小鬼”都是15-10岁之间的少年,甚至还有更小的。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用这来形容“红小鬼”还真合适。这群“红小鬼”虽说个头小,可他们人小意志坚,把日寇打的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明道和、陈踏、罗坤这些家喻户晓的“红小鬼”都有着艰苦的历程。明道和是一个勇敢的“娃娃兵”,一次他在随兵过程中因为生病而掉队了,何兴泰老人收留了他。明道和在何兴泰老人家生活,一直等了两年,才盼到红军。这时,他像一只离群的孤雁,远走高飞,归队了。他不仅自己归到队里,还带来了十几个牧童,组成了一个“牧童班”,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赫赫之功。

这群“红小鬼”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吃尽了千辛万苦,爬雪山,过草地,渡河流。夏天,他们流出的汗把衣服都浸湿了,冬天,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身体都被冻僵了,他们每天只能吃野菜煮饭,有事甚至没有饭吃……这样的辛苦,连大人都吃不消,何况这群孩子呢?

我们现在的生活,多姿多彩,不愁吃不愁穿,像他们“红小鬼”这么大时,没吃过苦,也没饿过一顿,吃得饱穿得暖。但我现在的生活,对于那些“红小鬼”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说真的,如果换成我去长征,整天饭吃不饱,衣穿不暖,要走那么多的路,还要去打仗,我肯定吃不消,领导没批准我回家,我就能立刻开溜了。

这群勇敢的“红小鬼”,历经千辛万苦,为了祖国而战,为了人民而战,有的甚至为了夺回祖国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那一张张可爱的脸蛋,一串串清脆的笑声,仍在我们心中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