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次挑选小编为您整理出了这份最适合的“成长教育观后感”,你收集了多少作品名观后感范文呢?同时观后感也可以一步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请您珍惜此页收藏以备日后阅读!
让教育充满爱
闫晓燕宋村中学
让教育充满爱
——《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读后感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
“充满爱的教育。”
“一个好老师首要的条件是什么?”
“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我做到了吗?我不禁问自己。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捣乱,我会严厉斥责并制止;如果学生不完成作业,我会补上;对于学生的问题,我将谈谈学习的重要性,学生的未来,家长和老师在课堂上的期望
这种单纯、粗犷、优越、一厢情愿的爱情,能不能达到学生的心?学生能够感受得到吗?学生愿意去感受吗?
我不断的反思自己。
假期阅读了《从中小学讲坛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这本书,书中介绍了陶行知、张伯苓、霍懋征等老一辈教育家是如何把爱心倾注到他们的教育当中,让我认识到不论哪种教育理论,爱心教育都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陶行知先生对打架的学生,没有端起老师的架子批评他,而是通过分糖果奖励这个学生,让学生逐渐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整个过程充满了真诚和尊重——教育者传播爱,受教育者感受爱;再如张伯苓先生在南开学校令人津津乐道的“老师和学生一起戒烟”的故事,正如张先生自己所说:
“要教育学生,必先教育自己。”生动阐释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老一辈教育家在教育当中对爱的诠释解答了我多年的困惑,让我感悟到爱心是教育的本质,而老师对学生的爱只有在真诚平等尊重的前提下才能得以体现,否则学生就会把老师的爱拒之千里之外。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懂得师生在人格上的绝对平等,懂得尊重每一位学生,才不会在学生面前表现的“高高在上”,而学生也不会觉得老师“高深莫测”,师生之间才不会产生距离感,才能实现和谐共处。记得有一次上课,我发现一位因平时上课极爱说闲话而经常被我批评教育的学生,又在向同桌说着什么,我当时没有多想,把他喝斥了一顿。可是课后,他的同桌跑过来告诉我,说那个同学刚才是为他念黑板上的板书,他的眼镜课间不小心打碎了,他们并不是有意说话的。
我顿时很后悔,为什么当时没问原因?我立刻当着所有学生的面回到教室,承认学生错了,并复习了我的习惯性思维和粗俗朴素的做法。最后那位学生反而不好意思了,我却说:
“学生认错,大家习以为常;老师不是圣人,他们会犯错。老师犯错时必须承认自己的错误。错误面前人人平等嘛!”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
“教育就是用心灵赢得心灵。”从那以后,这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师生之间的平等尊重一定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课堂上,面对学生的问候,老师不是礼节性的点点头,而是真诚地深深鞠躬;师生交谈,不是老师“高高在上”的训话,而是彼此的倾听,真诚地交流;学生送来的生日糖果,老师不仅仅是坦然的接受,还应送上最真诚的祝福; 学生成绩不理想,不是简单批评了事,而是耐心的和学生一起分析查找原因……这样慢慢的就在师生之间建立感情的良性循环——教师会经常想:“这么好的学生,我怎么能不想方设法把他们教好呢?
”学生也会经常想:“这么好的老师,我怎么能不好好听从他的教育呢?”——爱就会在师生的心灵之间真诚的互动、温暖的流淌。
为了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和尊重,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霍懋征老师和学生私底下曾有过这样的约定,提问时,如果会就举左手,不会就举右手。当然我们并不要求每位老师非得这样做,但像霍老师这样用心去读懂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想方设法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以成长的空间,这种观念和意识,每位老师都要有。
可见,如果你不了解学生,我们怎么能真正尊重和关心学生,又怎么能真正爱他们呢?在假期里,当我在家拜访我班的一个同学时,我发现他正在和他的同学在网上聊天。经过了解,原来同学们成立了**小组,方便与同学们联系。他们通常每天花一两个小时上网看新闻、查资料。
看着学生飞快的打字速度、亲昵的网络语言,我不禁感慨,现在的学生和以前不一样了,也为自己的后知后觉感到惭愧——闲暇上网已然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当然这只是学生世界的冰山一角,在社会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果还以老观念看待学生,无疑会在学生和老师之间竖立一道无形的高墙,有了这道高墙,即使老师表现的对学生再真诚,恐怕也很难让学生在心底里产生响应——不让学生这样,禁止学生那样,高举着“我这是为你好”的旗帜,这就是爱吗?--监禁和压抑不是爱的教育。沟通与引导、沟通与理解是表达爱的有效方式。
师生之间要实现平等尊重还要求老师必须要有宽阔的胸襟,高度的包容。我们不能要求学生用他十几年的人生阅历首先去理解我们,有时老师用十二分的爱心可能只赢得学生六分的理解,因为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是叛逆和迷茫的时期,也最易发生“老师向左,学生向右”的状况。对于青春期学生的这种生理和心理特点,老师要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尽量的包容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而不能一味苦恼“学生怎么就不理解我的苦心”——学生的天地取决于老师的胸襟,老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天地就有多大……
阅读《杰出人物》这本书,我受益良多。我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去学习,认真去体会——学习如何做一个有爱心的好老师,体会爱心教育的真谛,把爱心教育进行到底,让我们的教育充满了爱!
意大利作文家亚米契斯有本书《爱的教育》,人我不熟,不过书倒是读过故事很简单,情节很直接。但书中表达的精神让我们受益匪浅。书中都是一些平凡的人物:
小石匠,卖木炭的,我父亲的老师,我的老师,铁匠的儿子,瞎子等等,仍然出现在我面前。《爱的教育》是以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100个与孩子有关的故事:《扫烟囱的孩子》、《班长》、《穷人》、《虚荣心》、《感恩》、《嫉妒》、《争吵》、《告别》等等,歌颂了儿童应该具备的纯真感情。
同时,书中还显示,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他们都在营造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书中的年轻人充满活力,积极追求进步,阳光灿烂。他们中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患残疾,当然也有人沐浴在幸福之中。
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不可忽视的是老师每月给青少年群体朗读的精神演讲。这些小故事不仅陶冶了书中的人物形象,也让我的外国读者为其中所蕴含的强烈情感所震撼。
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权力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有人问;爱是什么?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从一个善意的微笑、一次公交车的让座、一次无偿的鲜血、甚至一次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社会充满了爱、我们呢?
我们要有一个感恩的心、一颗有爱的心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去爱、去拥有和给予别人爱是啊,我们有爱的权利,我们同时也有了感恩的义务被爱的人才懂得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有爱。许多问题可能会在爱的暖流中消失。这就是《爱的教育》给我的启示:
在感恩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恩。
但是珍妮失算了,她忽视了所有鲜花和掌声背后是泪水和汗水,她忽视了生活会与生活的>挫折,痛苦,虚伪,艰难相联系,她也忘记了只有自己踩出来的人生才是踏实稳定的人生。人生没有捷径。天上从来没有馅饼。天堂对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她太自信了,无法**自己的未来,或者换一种说法,她根本不考虑自己的未来。
也许她觉得这些“幸福”迟早要来,何不早早享受呢?但不是这样也不应该这样,她在见大卫时应该坐下来,自己想一想,通过自我思考,自我反思来感知这件事到底对不对,值不值,有没有**不妥。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七年的作家说,我们应该有最简单的生活和最遥远的理想。我觉得珍妮的理想还不够远大,她的心还不够单纯稳重。不然她就不会经不起**与考验。
对,其实珍妮她还是个孩子。
珍妮还没有看到社会全貌,过早地投入了看似安逸实则毫无保障可言的优质生活中。做出了还不属于她这个年龄应该拥有的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珍妮看得太近也忘了脚下,忘了一心栽培她的老师,忘了青春期纯真而美好的同龄者之间的爱恋,忘了作为一个学生,作为一个成长期少女不可逾越过早触碰的事。
她的心灵还不够柔软。好在珍妮还没有完全失去她的底线,失去她的判断力,好在她懂得如何去挽救自己,如何寻求长辈的帮助,经过与父母特别是父亲的隔门谈话后重新领悟生活的意义与航向。其实我们也不应该给珍妮太过苛刻的批判,只是陷于大卫手中的珍妮还有几分给了颗糖就跟陌生人走的小朋友的味道,加上父母的管教不当就难免她只看到了糖而没看到其实有比糖更香甜的瓜果,那是她自己可以用手采摘回来的甘甜。
杨绛先生还说,年轻人就是想得太多,读得太少。现在我想做些改变。在这部电影中,珍妮所体现的也是我们大多书人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幻想太多,经历太少。往往大一了甚至高考填志愿时就会想大二大三大四怎么样,三十岁怎么样,老了怎么样,我会怎么样而不是现在我要怎么样。慢慢意识到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其实在老师您放映电影的开头时我就想问,如果大卫他不是有妇之夫,也不干小勾当,那么事情会怎样发展,珍妮又何去何从,事情本身合理性又如何呢?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片中珍妮的父母想必也是长时间受困于生活的一些繁琐之事而产生些许压抑,他们同样渴望有那么一个人给他们的生活带去新的色彩,也有可能受制于钱财使得珍妮的早年经历被深深烙上了物质享受的印记,连提高自身内涵的读书也成了攀上一个有钱有势有交际圈的上流绅士的手段,钱财方面没有脱敏的珍妮又没有受到家长的及时阻止与开化,自然就认为在家长的支持下,一切顺理成章。
记得老师您说过,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谈论家庭的困难,想想这句话和儿童内心成长以及他日后用什么样的心态眼光去和别人交流的重要关系便知,家长的言行举止在小孩面前影响是非常大的。
在我出生还不到一岁时,爸爸出于自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非公职所在去拯救森林大火被严重烧伤,妈妈也一直是个贤良淑惠的女子,爸爸烧伤医治那段生活艰难的时期以及后来在我幼年成长的那段时期里,爸爸妈妈一直呈现给我的总是乐观积极,随心豁达,妈妈也从不会把生活上的苦撒到我的身上,虽然每天工作繁忙,少有时间陪伴我玩耍,但是记忆里小时候,,每次爸爸出远门都会给我带回来好吃的还有书。有什么烦苦爸妈也总是自己待在一边小声商量着。认识爸爸的人都说爸爸心态特别好,虽然全身烧伤以前一直是大家眼中公认的美男子,气度不凡,是要考建筑工程师的人,但还是熬了过来一点一点开始新生活。
妈妈也是担着重压将苦痛自己咽下,悉心照料我成长教诲我点点滴滴做人做事的原则。小时候我也因为爸爸是救火英雄的情况而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怀和关注。
感谢爸爸妈妈,感谢他们的行动,感谢我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人,感谢我生命中的爱和温暖,慷慨和善良,我拥有了这样一个我。成长的确是一个不断被唤醒的过程,就像老师您说的一样。我想我也会继续不断自我察觉,在不断纠正自己完善自己中渐渐成长起来,同时通过自己也带给别人传递给别人更多的能量与爱。
《>成长教育观后感》
读朱教授的书,感受情感的熏陶,在德育教育中,聆听长者的谆谆教导,我的心为之颤动。虽然教书已经25年了,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是浑浑噩噩,读这本书,犹如醍醐灌顶,让我重新审视我们走过的路,重新思考接下来要怎么做。
下面我具体来说说我从中得到的感悟。
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工作与方法,朱教授说,学校道德教育应当传递正向价值,培养良好习惯和态度。首先学校需要执行国家德育大纲,制定校本德育目标,设计和推行相关课程,在新的国家德育大纲的基本框架内,学校德育教育首先必须借助法定的德育专硕课程,包含德育要求的各学科课程以及活动载体,实现正向价值的传递。同时,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种比较灵活,因而也更加强调地方学校自主权的思想和课程模式也开始受到重视。学校要灵活调度时间表,学校空间环境和各种资源,充分满足德育工作需要,这是由德育教育固有的渗透性和全时空性特点决定的。检视学校的文化校规,各种制度和措施营造。有利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体验这些价值和态度,我们有一个基本观点,创造一个合适向善和健康的道德文化环境,对于道德成长至关重要。
读罢朱教授的话,我回顾了这几年我的教学。我们学校是一个农村学校,学校倡导诗文教育,学校里的文化墙写满了诗歌、散文,上下楼梯的地方也贴了很多名人名言。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渗透一些德育教育,尤其我作为语文老师,无论是开班会还是平时的语文课,包括作文课,都会有意无意渗透进德育的内容。但是读朱教授的书,我还是发现了我的问题,我们在进行德育的时候,有一些强说道理的意思,渗透性不够强,目的性太明确,有时候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想,学校的德育教育应该是像春雨一样,缓缓渗透滋润学生的心灵的。今后我在教学工作中要慢慢改正强说道理的习惯,用故事用诗歌,用名人名言等等,让孩子自己从读中去感悟自己,去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似乎比老师讲道理来得更加的适切。
学校的德育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所有的老师,所有的家长,所有的同学互相配合,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的环境下慢慢渗透,慢慢成长。所以,作为语文老师,也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要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中,修正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从而影响学生,改变自己。
接下来我想要分享的是朱教授的诺丁斯关怀道德教育理论的内容。诺丁斯的道德教育理论具有四个特点。
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对于诺丁斯对人性的理解直接相关。认为教育者不应该从教育大纲或整齐划一的教育目标出发,约束或拔高学生,相反,教育者应该走进千差万别,各个不同的学生的生命世界,不仅要用自己的,而且要时刻用学生的眼睛去观察,用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特点,
学生的体验和感受,诺丁斯认为,关怀始于教师的关怀行为,完成与学生的被关怀感受,就是要通过发掘学科与生活的关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打消其对学科的隔膜感,促进学生的理解,增强知识的亲和力特点,
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在现代社会,就是要想帮助孩子培养关怀之心,就不能是空泛的复述关于关怀的大道理,及杜威所说的那种关于道德的知识,因为道德不仅是理性的问题,更是情感和行为的问题。现在,识字人口越来越多,但越来越多的学者却在焦虑的讨论,道德的碎片化和去道德化现象,所以,只有关怀的.行为才是建立师生间信任关系的基石,只有关怀的行为才能给予学生被关怀的温馨感受,特点是突出道德教育的实践性特征,洛丁斯是自己的理论和实践高度一体化,他的理论打上了鲜明的生活是烙印。
读了这一段话,我明白了,其实在德育工作中,不仅学生是学习者,老师也是终身的学习者,不但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更要把这些理论实践到自己的身上。身教大于言传,老师的一言一行,在教室里的一举一动,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小学生善于模仿,模仿的第一对象就是老师,老师说粗话却要求学生文明礼貌,这是不现实的。所以,读了这本书,我将更严格的要求自己,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一个师者的标准,处处以身作则去维护学生的心灵美好,打造和谐、文明、上进的班级。
德育工作无处不在,所以老师们,利用好身边的每一个机会,讲德育工作渗透进方方面面,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收获精神的成长。
以上文字是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产生的一点的个人感想,不足之处。将在后续的阅读中继续感悟。
爱,让我学会了成长——《爱的教育》读后感
作者/郭幸建
《爱的教育》这本书,我本以为是长篇的大道理和说教。
为了完成任务,只得硬着头皮看了起来,没想到看着看着就被吸引住了。故事以我这个年龄的意大利男孩开始。
开学的第一天,他舍不得二年级的老师和同学,心情特别不好,此情此景跟曾经的我多么相似呀,我何尝不是这么过来的呢!这一点引起了共鸣,于是我一口气把书给看完了。
书中写了一群来自意大利小学生,有纯真善良的安利柯,有是非分明的卡垄和品学兼优的代洛西……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于家人,祖国和师长真挚的爱。
书中没有布道,只有一个故事。在平凡而微妙的事情中,我感受到了朋友、父子、师生、爱国主义的深情。有很多故事跟我的生活多么相似,像是一个谆谆善诱的慈祥的老爷爷,从口袋里掏出一件件小玩意儿,一会儿是颗糖,一会儿是小石头,一会儿又是一本小书……不管是什么,每一件宝贝总能带给我一份惊喜,一份思考,一份爱的传递。
每当我读到一个小故事,我总会想起身边的事。当我读到“我们的老师”这一节时,觉得我就是故事里的主人公,因为我离开二年级转入三年级的情景历历在目。朱先生就像书中的波波尼先生。我从一开师就喜欢他。
他从不说教,却让我们感受到满满的爱。
说说我们最近的新规定吧,朱老师让到校同学站在门口等待下一位同学的到来,接受他的拥抱,最后一个同学上台发言。从那以后,迟到的学生人数大大减少了。即使他们迟到了,也不会太尴尬,只是有点惭愧。
从那时起,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他们学会了更多地拥抱对方。我想这就是爱的教育吧!
( 指导老师:朱郑汇)
曾记得自己在读师范时的一次文艺汇演中,登台演唱过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幸福在**》。歌词是这样的:幸福在**,朋友,告诉你。
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啊,幸福,在你晶莹的汗水里。
啊,幸福,在你晶莹的汗水里,这首歌带给我们的积极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如今,自己踏上三寸讲台已将近十六载,来自于学校、家庭方方面面的压力有时很容易产生一种倦怠感。但冷静地思考思考,与教师这份职业的累和繁琐相比,面对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那份尊重和重视,学生眼中饱含的那份渴望与纯真,家人给予的理解与支持,我们更多体味到的是快乐与幸福。今天,我再次打开《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一书,随着对这本书更深入的读,又一次证明了来自于教师职业的那份幸福感。
读了肖川博士的作品,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幸福来自我的教育工作,来自培养学生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总是抓住各种教育机会,关爱孩子,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鼓励,这种关爱是互动的。
当学生感受到了这份浓浓的师爱后也会回报给你爱:有时是取得进步后一脸灿烂的微笑,有时是来自节日里一句简单的问候,有时是毕业后寄来的一张薄薄的贺卡……就是在这样的交流与互动中,我们才体会到了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是其他职业所无法比拟的。因为,正如肖川教授所说的:
“老师脸上的笑容是学生心中的阳光。“只有快乐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快乐的学生。
肖川教师还提出:"对教师而言,要养成专业心态中的良好心态,就是‘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卓越’,用积极的心态来看待世界。“其实,幸福是一种感觉。当我们张开双臂拥抱生活,敞开心扉感受生活时,幸福无处不在。
因此,教师的幸福不仅来自工作,更来自生活。家庭、朋友、休闲和优雅是不可或缺的。虽然,在当今社会中,教师并不富裕,但我们可以用杯水车薪中的一水一木去买些自己爱看的书,买件自己喜欢的衣服,去茶室聊聊天、打打牌,或者约上几位朋友一起享受大自然,这些不常常让我们感到幸福不已吗?
因为教师的幸福是给予的甜蜜和收获的安慰;迎来的期待,送走的祝福。它不需要理论的臂膀,口碑的传播,效用的衡量,荣誉的证明,就像夏日里一缕清泉流过我的心!
感谢肖川教授给我上了一堂快乐生活课。这是非常放松和有益的。我相信,只要我们有一个积极的态度,我们就会快乐,享受快乐的教育生活。
朋友推荐我看了一部电影《成长教育》。几天过去了,我一直念念不忘。
据悉,这部电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于英国《泰晤士报》记者琳·巴贝尔的回忆录。我认为这部电影应该要让所有正值青春期的女生都看一看,让迷茫中的她们认清方向,清楚人生之路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先说电影的故事吧。一个16岁的女孩叫珍妮,努力学习,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希望能考进牛津大学,父母知道她的目标也为之高兴,期盼女儿能如愿。珍妮爱好拉大提琴,古板的父亲却对学习的认识很功利,非常反对她花更多的时间在大提琴上。珍妮平时也只好背着家人偷偷出去参加演奏。
在一个下雨天,珍妮遇到了一个成熟的男人,叫大卫。这个大卫看见路边抱着大提琴淋雨的珍妮,对她说:“如果你有点常识的话,肯定不会随便坐陌生人的车,但我实在不忍心看大提琴受苦,请把它放在车后座上,然后你在旁边跟着走。”珍妮被他这种风趣的搭讪方式逗乐了,也被打动了,就上了车。大卫告诉她,自己也是个音乐爱好者,于是,两人一路上聊音乐,非常愉快。珍妮对眼前这个成熟又幽默的男人产生了好感,重要的是她喜欢有人倾听她的梦想。
两人相识之后,大卫就带着她去看音乐会,去参加上流社会的派对,去拍卖会买画,去高级餐厅吃饭。渐渐地,珍妮开始怀疑好好学习,考上牛津大学也未必会有好出路。
她学会了逃课。
大卫带她去巴黎游玩,一个普通女孩着实被这个浪漫之都吸引住了,在那里,她和大卫放飞了自我。她跟随大卫出入各种娱乐场所,上学的事情已经被抛之脑后。
随后,大卫向她求婚,戴上大卫送的钻戒,珍妮膨胀了起来,觉得嫁给大卫会一辈子衣食无忧,就不再想读书,不再想曾经为之努力的牛津大学了。珍妮的这些变化,让她的同学,甚至老师对她大失所望,但她已经全然不在乎了。在和老师一番争执后,毅然决定退学。
珍妮离开学校,正准备嫁人时,意外发现大卫原来是有妇之夫,而且还有孩子。大卫的妻子告诉她,大卫就是个骗子(用现在的话叫渣男),骗了好多女孩的感情,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
而珍妮的父母本来也认可大卫这个人的,却没想到这个人是个骗子,一家人深受打击。尤其是她的父亲,他内疚又羞愧地对珍妮说:“爸爸一生都在害怕。”她爸爸这话一出口,我落泪了,这是电影中最动人的一句台词,最触动人心底的一句话。
是的,爸爸一生都在害怕,怕自己失业,怕钱不够花,怕女儿在竞争中落败,怕女儿遇人不淑,也怕保护不了自己的女儿。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爸爸一直都在害怕。
珍妮崩溃、心碎、沮丧,但也终于恢复过来,幡然醒悟生活的真正意义所在。她回到学校,请求老师帮忙,要求重返校园。但严厉的女校长拒绝了,好在有曾经对她抱有期望的英文老师支持,担负起她课外学习的责任。
当珍妮向老师求救:“我需要你的帮助。”老师淡淡地说:“这句话我等了很久了。”那一刻我真想抱抱这个美丽又善良的老师。
一年后,她如愿考上了牛津大学,看到她骑着自行车从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的门前经过时,我为她点赞,也为那个为她付出的老师点赞!
整部电影没有半点说教的意思,却能让人有切肤之痛的清醒。庆幸的是,珍妮懂得迷途知返,回头是岸,及时止损。经过这一次惨痛的经历,相信进入大学的她会更加努力,脚踏实地走好自己人生的每一步路。
最后,我也很想说一下珍妮的父母,虽然生活不易,希望女儿早日成功过上好生活,但期望不能过于急切,失去本有的原则,结果会害了女儿。
吉林家庭成长教育观后感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起点和基石,而家庭成长教育观则是决定一个家庭成员成长和发展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吉林家庭成长教育观的研讨会,深受启发和感动。
吉林家庭成长教育观的核心理念是以孩子为本,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智慧。研讨会上,吉林省的一位教育专家介绍了吉林家庭成长教育观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做法。他强调家庭应该成为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通过自己的榜样引领孩子成长。他还强调了关爱和陪伴的重要性,父母应该与孩子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爱和关注。
在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吉林家庭成长教育观的独特之处。与其他地区的家庭观念不同,吉林的家庭成长教育观更加注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和情感连接。与其说是一种教育,不如说是一种真正的关心和爱护。这种观念使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了家庭温暖的力量,拥有更加健康和积极的心态。
另外,吉林家庭成长教育观还强调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研讨会中,一位家长分享了他通过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的经验。他说,为了让孩子学会适应社会的竞争环境,家长不应该过分干预孩子们的决策,并应该尽量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和选择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逐渐培养了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在成长中变得越来越独立和自信。
此外,吉林家庭成长教育观还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在研讨会中,一位教师分享了她在班级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经验。她说,通过给予学生自由的学习环境和创新的教育方法,学生们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变得更加开放和多样化。这种培养方法不仅帮助学生在学术上有更大的突破,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吉林家庭成长教育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学习吉林家庭成长教育观,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通过以孩子为本、注重亲情与陪伴、培养独立和自主性、重视创造力与创新思维等核心理念,我们将能够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获得更多的成功和幸福。吉林家庭成长教育观是对家庭教育的一次创新和探索,也是给未来赋予更大希望的一次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