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给您的好文章是“十二怒汉观后感”。观看优秀电影不仅是欣赏作品,更是与导演和编剧的思想碰撞。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产生特别丰富的感情,可以写一篇观后感来记录下来。坚持写观后感,有助于积累写作素材。欢迎大家分享这篇文章到自己的论坛或社区,让更多人看到!

十二怒汉观后感 篇1

从认识论看《十二怒汉》

一色背景,一间房间,一个镜头跟踪录制由十二位来自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组成的陪审团关于小男孩“有罪”“无罪”的近乎头脑风暴式的激烈争论的全部过程。从没想到一部如此简单的电影可以让我从头至尾如此认真地**下来,震撼于导演那别具匠心的取裁和高超的编导水平外,让我尤为触动的无疑是十二位怒汉那一场若说小可以让他们在几分钟达成共识便可每人拿到三美元各自散去,若说大关乎一个小男孩生命是否能够继续下去的审视心灵的争论。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似乎不能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掀去我关于这部电影的思考。

从一开始,马丁·巴尔萨姆就独自为真相而战,即使他自己也不确定,到最后,极其强硬的亨利·方达不得不抛开偏见,站在更能为自己辩护的无辜一方。我想,。

电影中,十二位怒汉争论不休——尽管十二位怒汉关于无罪与有罪的观点只表现了两个方面的对立,但他们对于同一个事物所持有的不同的观点不难让我们感觉到: 由于主体的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各不相同。这12个愤怒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职业背景、价值观和需求。

他们作为不同的主体,在实践中对一件客观的事物往往会持不同的态度; 而他们作为有需求的人,有着各自的价值观,在特定的条件下也会根据自己的特殊需要对事物表现出不同的观点,比如马丁·鲍尔萨姆,他有着积极的人生观,并因此而坚持要查明真相,而另一位则仅仅为了要看自己喜爱的球赛而敷衍了事,不愿与多数相悖。它不是生动地说明了价值的客观性、主观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吗?

同时,也不难看出这样一种认知特征:认知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积极反映。主体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主动地反应世界,以达到一定的认知目的。然而,由于主体的局限性,对事物的创造性理解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正如十二位怒汉各不相同的观点。

马丁巴尔萨姆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真理使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在这一场十二位怒汉的争论中,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便是马丁·鲍尔萨姆了,他那极其坚定的立场最终也为电影划上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句号,而我也不得不感叹真理拥有不可战胜的绝对地位。马丁·鲍尔萨姆,一位平凡的建筑师,肯于客观公正的看待问题并为之毫不动摇而最终以少胜多,让我认识到我们要想取得成功,也必须凡事寻求真理,寻找能足够支撑我们的基点,客观地看待问题了解真理的特性,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像马丁·鲍尔萨姆一样成为最后的赢家。

十二怒汉观的转变——认知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十二位怒汉中让我们忍俊不禁也为之叫好的应该是众怒汉戏剧性的观点转变了吧。正是他们的不断转型,推动了电影情节的不断发展和电影高潮的到来。

我们也可以用认知运动的特点来解释这些变化。“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正如列宁所说。认识是感性和理性的交织,十二位怒汉刚开始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问题的认识并不到位,没有经过透彻的思考,只是感性的判断是有罪或是无但在经历了种种推测、验证、推翻的反复实践后他们认识到了自身观点的局限性,从而将自己的观点进行了理性的转变,有罪论者变为无罪论者,无罪论者有了足够的证据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

亨利方达的个人偏见-关于亨利方达,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看完电影后感到深深的震惊。由于他的极度的个人偏见,一个小男孩花一样的生命几乎断送,我们也不得不慨叹: 对于事物我们千万不能轻率的单凭个人臆想,凭个人冲动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一生的决定。

毕竟,由于个人的局限性,没有实践,我们无法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人类世界是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的。人的主体总是由目的和主动性所驱动,这就要求外部客观世界满足自身的需要。

然而,客观世界是按照内在规律运行的,不能自动满足主体的愿望和需要,因此必然会出现矛盾。面对矛盾,我们要理性的找出自身的弊病,运用认识论来帮助自身正确地认识事物,千万不能像亨利·方达那样不加克制的任自己不理性的思想主导自己,而几乎做出让他将负疚终生的事。

电影终于结束,而我的思绪也终于停止活动……一曲终了,我也不得不感叹个体的局限,作为有思想、有能力的人,我们只有认识到自身相对于整个世界的渺小,相对于整个社会的单一,认识到我们认识的有限,才不会像小丑般上演一部部让人嗤笑的闹剧,才能展示出我们作为人的风采。

十二怒汉观后感 篇2

十二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以前素不相识,以后可能也没有什么打交道的机会。为了一桩杀人案件,他们坐在了一起。就是这十二个人,被这个司法制度挑选了出来,组成了一个名叫“陪审团”的神圣组织,要开始决定另外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他是有罪还是无罪,是活着还是死亡。

他们本来不懂法律,似乎也没必要懂得法律,因为他们不过是在法律强加的义务之下而被迫来到法庭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和生活背景,从事不同的职业,有自己比较关心的兴趣,有不同的生活经历,有自己的喜好和个性。下面是的《十二怒汉》观后感。

很难想象一部99%的时间都在同一个场景中的电影能在历史上有如此高的地位和评价。(这个我算过,全片96分钟,开头与结尾会议室外的场景加起来也不到1分钟)不得不说,这种拍摄与叙事手法在今天是罕见的,就是纵观整个114年的电影历史也是凤毛麟角,也许这就是它经典的原因之一。

a slumkid与12位素不相识的人构成了本片的主体,12个男主角,没有女主角,我想这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以前只知道美国的法庭边上坐着一些人,叫做“陪审团”,观影过后,我终于深刻理解了什么是个陪审团,同样也感触到了陪审团的真正意义。我们都会有思维惯性,这一点你不得不承认,即使是世界上最最公正的法官也会跟随着自己“貌似和理”的想法一步步想下去,最后做出他们“认为和理”的判决。

陪审团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种盲目判决发生的可能性,当然,正如片中的12位陪审团成员一样,他们也有思维惯性,但是12个人中只要有一个人有不同的想法,并且提出他的这种想法,对于审判席上的被告来说也许就是一次生的机会。我们常说人权,人权,什么是“人权”,我想人权含义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别人不能够轻易夺取一个人生的机会,哪怕这种机会在常人眼中是那么的微乎其微。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12位英雄的性格。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我只记得结尾提到两个人物名字)但总体可以分为guilty派和not guily派。(有罪派和无罪派)每派有一个领导人物,当然两旁的人数是时时变动的,影片抓住观众内心的一个原因就是一次次的vote。

一开始,我也觉得这个男孩是有罪的,毫无疑问,像所有人一样,但看着它,我似乎成了陪审团的一员。我变的犹豫、困惑,开始动摇自己的观点,重新思考,做出改变。在一次投票中,有罪与无罪的比率从1:11变为2:

10,3:9...6:

6z直到11:1。我更愿意说那些改变主意的人不是被某个人说服,而是被自己的人性说服了,当他们把讨论不再当成浪费看球的时间,而是决定一个活生生的男孩是否应该被送上电椅时,这些陪审团成员重拾了应有的冷静与细致,同样,这不能说是某个人的胜利,而是人性的胜利。

当人们勇敢的承认自己曾经愚蠢的对一个生命妄下断论,当人们正视自己人性固有的缺点,当他们重新审度一个民主国家赋予他们的权利与义务时,他们做出了改变,这就是胜利。人的胜利,国家的胜利。

影片最大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最后也没有告诉我们男孩到底是有着还是无罪,其实这已经不重要了,本片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美国精神,一种民主的力量,它足以值得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反思良久。

整部电影几乎是在一个场景里完成的,那就是陪审团的房间。要想让这样一部单一场景的电影如此吸引人,电影的情节应该是绝对精致的。而这部电影

因为专业关系,在教科书里读过原文,那时候的感觉就特别好,相当震撼.昨天看了电影,同样没有让我失望.尤其是12个演员到位的表演把文中十二个风格迥异的陪审员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更让我喜欢的是,电影带给我了在书中所体会不到的东西.比如我在文中看到的是一个正义和冷静的人,他不会特别激动,也不会急躁冒进.总是把证据一条一条加以概述,反驳.

我以为他是无比强大,镇定自若的.而在电影里的会被人反驳得无言以对,会因为别人的不重视而发火,会因为得到了支持而欣喜等等等等,这所有的细节都让更加符合了我们所熟知的人性,人类情感.照俗话说就是更加有血有肉了.

而的演绎同样让我印象深刻,他的暴躁,固执以及最后的崩溃非常自然,浑然天成.

我敢说,即使没有看过原文的人看这部电影,虽然里面有十二个人,并且几乎都没有名字,但是看完后一定能清楚地分辨出哪个是哪个.因为他们都太令人印象深刻了.电影的台词很多,众人七嘴八舌,可是全片却高潮迭起,不会令人厌烦.

适当的脸部特写也能显示出人物的内心感受。可以说,这是一部忠实于原作、略带创新的杰作

不过看原著的时候我就在想,美国的这种司法制度到底好不好呢?give the benefit of the doubt.大家要有合理的质疑,犯人就不用获罪,大家没有合理的质疑,那就获罪。

犯人是否真的是犯人就看12个人是怎么想的了。审判过程中,陪审员不得与外界接触,获取有关信息,不得受到外界情绪上的影响。我们只能接受法庭上证人的证言和检方法律上的证据,以及囚犯本人和律师的辩护。

这样,如果控方找不到足够的证据,陪审团就会直接给犯人开绿灯,让他走。如果发陷的证据对犯人不利,陪审团可以无情地让被诬告的人坐在电椅上。这样会不会太主观了?

陪审团中的人不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他们在审判会议上都从事各种职业。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等相去甚远。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本能倾向做出判断的。有的时候我这种状况会让我联想到苏格拉底的悲剧...小时候看discovery,看过很多纪录片讲连环杀人案的。

一些**在最终被判有罪之前已经上了法庭。只是他们都因为缺乏证据被陪审团释放了,然后他们继续作恶。

相信人们本性为善是挺好的,但是在司法上信仰这一点好像不太好吧。律师们只要巧舌如簧,争取到了陪审团的“not guilty”就算行。难怪外国人认为律师不会整天告诉别人,他们只会说谎是非。

影片里并没有讲男孩子到底有没有杀人,但是陪审团的意见是他是无罪的。假设那孩子真的死了?只有检方没有找到正确的证据,只有找到了才能让不。

整个故事是一个人吸收了11个人。看着让人有点寒...

总的来说,这个孩子的生活是美国司法制度和正义感的缺失。8 救了。如果那孩子没有杀人,陪审团也没有。

8怎么办?全都是no。3那种人,这小孩就直接送去坐电椅了吧。

有时候想想也真是可怕,让我看,在美国,如果智商高一点,用美国司法体制来除掉不喜欢的人是挺容易的事,反正只要说服那跟你素不相识的12个人就行了。

曾在有关老人家希德尼鲁迈特影片的影评中,不止一次地提及他的执导初体验于1957年公映的《十二努汉》。去年,该片推出了50周年数码修复版,重温后发觉,这部精彩且经典的法庭戏,至今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于方寸之间尽显了事物的渐变发展、辗转腾挪和跌宕起伏,每个演员都给出了适合角色的表演及情绪收放,而鲁迈特那独特的表现技法、风格鲜明的影像风格,以及对影片节奏的准确把握,依旧令人感佩万千。

在相对单一的场景下,营造出多变而繁复的剧情氛围、人物特色及心态状况,黑白影像《十二怒汉》不仅做到了于简练直接中凸显惊心迷离、环环相扣,还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从中彰显了鲁迈特在打造法庭戏方面的天赋,展示了他于相对密闭的空间里上演群戏的掌控能力。影片时长一个半小时,主要场景只有简单的四处,其中三处,有关法院门口、法庭和洗手间的戏,加起来也不过五分钟,重要的戏份都集中在陪审团审议室里,这个单一到惊人的场景,却被鲁迈特运用多种技法,如心理分段或视觉分段,重点刻画或群像构图,呈现出了多姿多彩、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境界,也令这出原本枯燥乏味又背景沉闷的法庭戏,出脱得远远脱离了烦闷的概念。

影片始于一起**案件的庭审结束,陪审团需要达成一致意见之时,对于整个案件的发生过程,观众是通过陪审团在合议时断断续续的表述才间接获知的,从而捕捉了观影注意力。一开始,影片就给出了一个闷热午后的环境氛围,狭小的陪审团审议室里,电风扇也处在罢工状态,12个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纪、拥有不同心态和成见的男人,大汗淋漓地开始对这起**案做出判断。燥热的环境烘托出了人物想早点做出统一结论的迫切感,而亨利方达饰演的建筑工程师却在这个时候投出了唯一的否定票,从而将激烈辩驳和成员间的矛盾拉开了序幕。

接着,这12个男人在斗室里展开了相当精彩的辩驳,仿佛一场炽热的关乎逻辑推理、口才表述、内心良知、人文观念的角力,又似一副反映彼时社会不同阶层人物心态的图画。

在此过程中,每个人物的言谈举止无不透露出此人的社会身份和心理层面,其间不乏波涛汹涌的阶层撞击和性格对抗,认定“有罪”和“无罪”的票数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当它达到6:6时,一场暴雨突然降临,它猛烈地冲击着窗棂,送来阵阵凉爽,此时室内灯的开启和电风扇的复工,似乎也流淌出一丝明快的气息,也暗示着这场激烈的辩论将以一个相对合理、相对美好的方式结束。

在如此狭窄密闭的空间里,鲁迈特通过人物的姿态、走动和不同的构图布局,来促使剧情层层递进,这种频换的多种视角,既再现了事件的全貌,还剖析了人性的多面,更捕捉了特定心理的微妙变化过程,令影片既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又显得浑然一体。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彼时的鲁迈特对西方法律体系的认可和维护。

本人在曾在旧影评《《判我有罪》:坚守忠诚下的留白》里这样称赞鲁迈特及其作品“作为影史上最好的法庭戏导演,自1957年拍摄被誉为影史教科书的法庭片《12怒汉》后,鲁迈特又奉献出无数经典影片,如《冲突》(1973年)、《东方列车**案》(1974年)、《热天午后》(1975年)、《城市王子》(1981年)、《大审判》(1982年)、《铁案风云》(1990年)等。倘若少了这位大师的捉刀,罪案题材类影片即便不是后继乏人,也会显得十分寂寞,在05年获终身成就奖之后,老爷子壮心不已、宝刀未老,连续推出了《判我有罪》和《在魔鬼知道你死前》,依旧手法精到,引人入胜,却在寓意和观感上带入了新的内容,似乎不再那么明确地维护什么,不再那么坚定地表述一种符合社会价值判断的理念,而是更加放开地呈现出更多面的人类世界,有那么点历经岁月后的深省和悲怆,于光影之间还存有留白和残念。

这些气息的出现,或许和这位84岁老人的反思有关,而这两部影片所表现的情感和道德的矛盾,也让观众在不知不觉间想了很多。”

当人类面对被赋予的神圣权利时,将以何种心态做何种决断,谁可胜任此种权利,什么是选取的标准,谁又有相对可取的立场,那么,谁又能纯真如水般地判定他人的罪孽?纵观老人家的影片,从坚定的认可到深刻的反思并留白,大师已然留下他思考的印记,或许在回溯经典的瞬间,不妨偶尔思虑一下。

1.字2.精选十二怒汉观后感

3.十二怒汉观后感英文版

党员进社区心得体会

5.幼儿园中班区域方案

年重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7.看不见的好朋友读后感怎么写

十二怒汉观后感 篇3

在电影的开头,一件独特稀有的凶器、不充分的不在场证明,两个自充为事件见证人的证人,嫌疑者的劣迹斑斑的历史及其犯罪的温床,让那11位陪审员和我们在影片开头都认定那男孩是那桩谋杀案的元凶,但是经过其中一个具有认知客观性的陪审员的驳论,终于在最后使每个陪审员认知到事情的客观性,同时陪审员之间存在的矛盾也促使了事情的发展和处理。

马克思主义不但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在批判继承前人认识成果的基础上,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认识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面对一个生长在贫民窟的孩子,面对一个从小便犯错种种的顽劣的孩子,当面对凶器与该孩子的所有物一样而他恰巧丢失时,当面对那个孩子勉强的不在场的理由时,12位陪审员中有11位陪审员便没有了探知事情真相的动力,他们懒于通过自己的探索区发现凶杀案的事实和凶手,他们以事不关己的态度选择了那孩子是有罪的,因为这样他们便可有更多的时间去处理他们自己的私事。

但当这一切不道德的行为在发生时,仍有以为可称为“实践者”的陪审员阻止了他们的行为。这位陪审员首先找到了一把与凶器一模一样的利刀,驳倒了那凶器必然是那孩子的而不可能是他人的言论,然后又通过自己住在电轨旁时电车通过的声音不可能让一个老人听见嘶吼声,同时又利用仅有二十多英尺的房屋模拟现场,就这样利用自己的实践使一个个陪审员们也都开始思考案件审查时的点点滴滴,就这样陪审员们通过他们的思索与在生活中的实践使得最后无法判断出那个孩子一定是有罪的。这样的结论是,每个人都可以用大脑思考,用手模拟,用生活经验和实践来检验。

也许出于情感,谬误总是容易产生的,但在实践中,细致入微的观察和逻辑上的深思熟虑,总能使人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客观地理解事物。

美国法律规定的陪审制度是指从年满21岁的成年美国公民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有选举权的公民参与决定嫌疑人是否被起诉或有罪的制度。在《十二怒汉》中最初有罪与无罪的比例从十一比一时,立场已经有了分歧,这体现了人们之间是有矛盾存在的,但是十一个人又希望早点回去处理自己的事情,因此人们之间又是有联系的,当存在矛盾时,人们只有去处理它。因此,当有意见分歧时,人们开始交流,通过不断的分析和解决,事情最终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

正是矛盾的存在,使得事情有了结果。当人正是有了矛盾的存在,也就有了矛盾作为动力的因素,使存在矛盾的事情得到了发展,在社会中也是如此。小矛盾促进生活中一件事得处理和发展,而社会矛盾则存在于我们的物质和意识质中。这些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途径之一。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必然革命。革命以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制度,表现为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节和局部改善。改革实同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同治阶级在社会各领域为巩固和完善所建立的社会制度而采取的创新措施。

客观认识事物的发展和性质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的基础,事物之间的矛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十二怒汉观后感 篇4

这是一部1957年的电影。我看到了,突然感到自卑。

我一直认为西方提倡的所谓民主应该是用于全世界。既然它是一个先进的系统,我们没有理由不引进它。但现在,我觉得这个先进的制度可能不太符合我们的国情!

我们姑且把民主肤浅的叫做人民当家做主吧,什么叫人民当家做主?就是人民要自己决定自己过怎样的日子,可是这在我们这块土地,这基本是不可能的任务。说的不好听,国人越多越没主见,如何为未来决策?

如何为未来负责?中国人的标签是什么?中庸;忍耐;明哲保身;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此之种种,且不要说《十二怒汉》里一对十一的翻盘,就不要翻盘那么高难度了,我们一小部分只需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或底线,60年代的那10年就不可能发生太多事。

我一直认为,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中国人民的智慧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民主进程应该是一天走千里。但现在看来,只有智慧有什么意义呢?没有立场,没有信仰,这种智慧只能是生活在世界中间的一点点智慧。而现实中,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除了四大发明,更多的就是为人之道,帝王之术这些如何在人群中左右逢源的存活之道,说白了就是如何活下来,现在看来,这真的十分原始,我们认识人性完全是围绕着“自己”这一中心。

当然,到现在为止,我认为,在官场上,的确是没人玩得过国人的,君不见国人群体中智商最高的基本都扎堆在公务员队伍里。我们许多人鄙视公仆,却暗地里想加入他们。我们只是没信仰而已。

用我现在的通用经验来说,十二怒汉里的挑头质疑者,就是一sb。我们得不到任何好处,但我们想得罪这么多人,浪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听电影,陪审团成员每天只有3块钱,其实我们需要一致投票,拿钱就走,还没结束?演戏也不用做足全套吧。

固然,作为电影,我觉得还是有些美化了当事人了。现在很多人,辛辛苦苦发一帖子才5毛,**是低了点,的确没必要过于较真,否则一天都很难拿到三美元,你说咬谁我就冲就是了,要再考虑什么人性,信仰,一天估计也赚不了几个五毛的,这个我倒是觉得可以理解。

关于电影本身,个人也不想说太多,也许还有很多我没看明白的呢,但也不准备再去了解,这年头,太明白了反而会更累,也危险。

还是推荐一下,这个1957年排名imdb前十的电影之一《十二怒汉》。

十二怒汉观后感(二)

周六下午窝在床上,看了亨利方达老版的《十二怒汉》。

刚开始影片的气氛很是有点沉闷,有些像《哗变》刚开场的气氛。当第一轮投票后,十一个人判定“有罪”而一个人判定“无罪”,唯一一个存在疑问的人准备放弃的时候,紧张的第二轮投票开始了。结果是:

有一个人“支持”无罪,而改变意见的那个人也仅仅是存在疑问。

一轮一轮的辩论开始了,好几个陪审员对于这个几乎已经成为了定案不存在什么兴趣,甚至有人开始了游戏。因为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贫民窟里那个叛逆的18岁男孩,他**了他的父亲。唯一反对的那个人在据理力争,从作案的凶器,从作案时间,从有没有可能记住看过电影的名字,他一个人的争辩显得那么势单力孤。

在一次次激烈的争论和思想斗争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此案有许多疑点。那个警察想念而又愤恨着自己叛逆的儿子,从而把怒火发泄到了这个孩子身上,新兴贵族本身对贫民窟的孩子有着不可改变固执的偏见,认为他们天生贫贱,是犯罪的源泉。那个推销员一直心心念念想去看球赛,却因为陪审团的辩论而一再被拖延。

而最终,银行家偶然的捏鼻梁的动作让人们发现了最有利的证据。最后,通过不同人生观的冲突、不同思维方式的较量,全体陪审员都负责任地投下了自己神圣的一票。

看了**之后,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什么?公平,正义还是偏见?

片中,一位陪审员终于道出了自己对此的心声:“我们的责任重大,我们拥有伟大的民主。我们得到承认和信任,能够消除对真正无辜人民的怀疑。

我们拥有权力。这是我们强大的原因”。最后,他们用自由换取了那个年轻人的人身自由。

一个正义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尽可能使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多得好处较少受损的社会,此即照顾弱者原则。我们不知道这个男孩的真相和最终结果,但至少在电影里,他得到了他得公平和正义,十二名陪审员也对他们的职责和公平和正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星期六晚上,他第一次为我准备晚餐。虽然很简单,他刚煮了些粥,但很欣慰。

十二怒汉观后感(三)

世上有两样东西令我敬畏,那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康德

从历史上看,苦难的俄罗斯有着多姿多彩的个性,人道起来像个圣人,霸道起来像个疯子,浪漫起来像个诗人;时而像个美丽的姑娘,时而像个醉酒的汉子,时而又是个仰望苍穹的哲学家。然而,人们一致认为俄罗斯艺术有着伟大的传统。从古典**、文学、戏剧、诗歌、舞蹈到电影,都达到了一个必须仰望的高度。

前苏联解体后,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俄罗斯人民在未来面临困惑和犹豫,以及对好莱坞大片的盲目服从,电影业出现短期停滞。然而,毋庸置疑,《十二怒汉》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佳片,影片向世人生动展示了面临****的俄罗斯现实之创痛,以及人性与社会冲突引发的诸多思考。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导演的《十二怒汉》,借用了1957年美国经典影片《十二怒汉》的框架结构,他将故事的背景置于俄罗斯与车臣深远而不可调和的****大环境中,把一个有关司法体系、法律制度、人性对于公正与真理不懈追求与坚持的故事演绎得更加深邃。

这部电影从一个男孩对车臣战争的回忆开始。这部电影结构紧凑,主题严谨。来自不同行业和社会地位的12名陪审员齐聚一堂,讨论对车臣继父的一级指控。其中一名陪审员推辞,要求其他陪审员至少重新讨论此案,但这一要求激怒了其他陪审员。

在他们看来,当调查员和公诉人已经控诉这个被告“有罪”之时,他的罪行就已经先行论定。随着每一个人物内心自我奋斗的角度的转变,人性的张力开始显现。最终持反对意见的那个人说服了其他十一个人,以一己之力扭转了整个方向,从而使正义得以伸张。

凭借人性的良知,少数战胜了多数。

在现代法治社会里,一个常识是,正义不仅应得到伸张,而且公道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这就是所谓的程序。然而,为何人民都感觉到了真相,往往偏偏主审**官充耳不闻?人性的良知与道义,才是避免每一个置于法律弱势地位的人被不公正对待的最后的安全阀。

十二怒汉观后感 篇5

曾在有关老人家希德尼鲁迈特影片的影评中,不止一次地提及他的执导初体验于辗转腾挪和跌宕起伏,每个演员都给出了适合角色的表演及情绪收放,而鲁迈特那独特的表现技法、风格鲜明的影像风格,以及对影片节奏的准确把握,依旧令人感佩万千。

在相对单一的场景下,营造出多变而繁复的剧情氛围、人物特色及心态状况,黑白影像《十二怒汉》不仅做到了于简练直接中凸显惊心迷离、环环相扣,还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从中彰显了鲁迈特在打造法庭戏方面的天赋,展示了他于相对密闭的空间里上演群戏的掌控能力。影片时长一个半小时,主要场景只有简单的四处,其中三处,有关法院门口、法庭和洗手间的戏,加起来也不过五分钟,重要的戏份都集中在陪审团审议室里,这个单一到惊人的`场景,却被鲁迈特运用多种技法,如心理分段或视觉分段,重点刻画或群像构图,呈现出了多姿多彩、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境界,也令这出原本枯燥乏味又背景沉闷的法庭戏,出脱得远远脱离了烦闷的概念。

影片始于一起凶杀案件的庭审结束,陪审团需要达成一致意见之时,对于整个案件的发生过程,观众是通过陪审团在合议时断断续续的表述才间接获知的,从而捕捉了观影注意力。一开始,影片就给出了一个闷热午后的环境氛围,狭小的陪审团审议室里,电风扇也处在罢工状态,不同年纪、拥有不同心态和成见的男人,大汗淋漓地开始对这起谋杀案做出判断。燥热的环境烘托出了人物想早点做出统一结论的迫切感,而亨利方达饰演的建筑工程师却在这个时候投出了唯一的否定票,从而将激烈辩驳和成员间的矛盾拉开了序幕。接着,这口才表述、内心良知、人文观念的角力,又似一副反映彼时社会不同阶层人物心态的图画。

在此过程中,每个人物的言谈举止无不透露出此人的社会身份和心理层面,其间不乏波涛汹涌的阶层撞击和性格对抗,认定“有罪”和“无罪”的票数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当它达到相对美好的方式结束。

在如此狭窄密闭的空间里,鲁迈特通过人物的姿态、走动和不同的构图布局,来促使剧情层层递进,这种频换的多种视角,既再现了事件的全貌,还剖析了人性的多面,更捕捉了特定心理的微妙变化过程,令影片既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又显得浑然一体。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彼时的鲁迈特对西方法律体系的认可和维护。

本人在曾在旧影评《《判我有罪》:坚守忠诚下的留白》里这样称赞鲁迈特及其作品“作为影史上最好的法庭戏导演,自《东方列车谋杀案》(《热天午后》(《城市王子》(《大审判》(《铁案风云》(宝刀未老,连续推出了《判我有罪》和《在魔鬼知道你死前》,依旧手法精到,引人入胜,却在寓意和观感上带入了新的内容,似乎不再那么明确地维护什么,不再那么坚定地表述一种符合社会价值判断的理念,而是更加放开地呈现出更多面的人类世界,有那么点历经岁月后的深省和悲怆,于光影之间还存有留白和残念。这些气息的出现,或许和这位84岁老人的反思有关,而这两部影片所表现的情感和道德的矛盾,也让观众在不知不觉间想了很多。”

当人类面对被赋予的神圣权利时,将以何种心态做何种决断,谁可胜任此种权利,什么是选取的标准,谁又有相对可取的立场,那么,谁又能纯真如水般地判定他人的罪孽?纵观老人家的影片,从坚定的认可到深刻的反思并留白,大师已然留下他思考的印记,或许在回溯经典的瞬间,不妨偶尔思虑一下。

十二怒汉观后感 篇6

民主政治和法治社会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潮流。从今天的角度看,除了发明了硬船和硬枪,西方社会还向世界传播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这部1957年的电影是西方社会的缩影。

同时,也反应出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和文明发展的差距。

一名在贫民窟长大的18岁男孩因杀害父亲而被起诉。证人口才很好,各种证据对他极为不利。十二个不同职业的人组成了这个案件的陪审团,他们要在休息室达成一致的意见,裁定少年是否有罪,如果罪名成立,少年将会被判处死刑。

我首先感兴趣的是英美法系的陪审制度。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是让法律平民化,让普通民众有机会亲自进入司法程序,见证法律制度的运行。这样,既可以提高人民群众自身的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司法机关发挥监督作用。

根据调查,每年有六百万美国人参加陪审团。陪审团成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不需要是专业人士或精通法律。他们只需要秉持一颗公正的心,用生活中最基本的思维去判断真相。这与西方社会的判例法传统密切相关。它以具体的判例法为立法内容,使被告人得到社会审判,并将抽象的法律分析交给法官进行阐述。

事实上,这样的制度设计也更符合西方人所认为的法律的本质和特点。根据自然法学派的观点,自然法仍然高于法律。这种类似于道德的东西是法律的本质,它优于法律。而这种自然法表达了你我作为一个人所固有的一些权利。

而这种观点同样被美国的缔造者华盛顿等人写进了美国宪法,即天赋人权。法律的一个特点是符合人民群众的基本认识,是**。基于这俩点原因,英美法系的国家对于民众权利意识的启发和保护是非常成功的。

结合这部影片,看似有说服力的证据仍然需要陪审团的意致意见才能做出决定。这些陪审团成员有不同的职业、经历,甚至年龄和性格。如此多元化的成员组合,为本案提供了不同的思路。

在一个高度民主和自由的社会,如果我们想找到一个有罪的人,我们需要苛刻的条件。即使有人提出合理的怀疑,我们也只能找到无辜的人。用汉语来说,放过一千个坏人总比误杀一个好人好。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作为公民,他的基本权利可以得到充分保障。

事实也是如此。影片中,看似无懈可击的证据让11人在一开始就认定被告有罪,但12人中仍有一人对证据有合理怀疑。他用了最基本的常识和认知,但足以说服其他11个人改变主意,让这个男孩清白。一个简单合理的怀疑制度能够动摇司法机关,体现一种价值选择。

我国是一个大陆法系国家。没有陪审团制度。适用成文法,由法官主导的辩护型法院裁决案件。近年来,大量冤假错案的**,反映了我国刑事司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在制度设计上可以借鉴西方的价值观。

十二怒汉观后感 篇7

整个电影几乎都是在一个场景完成的,就是那个陪审团室。能让这样单一场景的电影变得如此吸引人,电影情节要绝对精致才行。而这部电影做到了。

因为专业关系,在教科书里读过原文,那时候的感觉就特别好,相当震撼。昨天看了电影,同样没有让我失望。尤其是12个演员到位的表演把文中十二个风格迥异的陪审员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更让我喜欢的是,电影带给我了在书中所体会不到的东西。比如我在文中看到的NO.8是一个正义和冷静的人,他不会特别激动,也不会急躁冒进。总是把证据一条一条加以概述,反驳。我以为他是无比强大,镇定自若的。而在电影里的NO.8会被人反驳得无言以对,会因为别人的不重视而发火,会因为得到了支持而欣喜等等等等,这所有的细节都让NO.8更加符合了我们所熟知的人性,人类情感。照俗话说就是更加有血有肉了。而NO.3的演绎同样让我印象深刻,他的暴躁,固执以及最后的崩溃非常自然,浑然天成。

我敢说,即使没有看过原文的人看这部电影,虽然里面有十二个人,并且几乎都没有名字,但是看完后一定能清楚地分辨出哪个是哪个。因为他们都太令人印象深刻了。电影的台词很多,众人七嘴八舌,可是全片却高潮迭起,不会令人厌烦。适当的脸部特写也表现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可以说,是一部忠于原著,并稍有创新的佳作。

不过看原著的时候我就在想,美国的这种司法制度到底好不好呢?Give the benefit of the doubt.大家要有合理的质疑,犯人就不用获罪,大家没有合理的质疑,那就获罪。犯人是否真的是犯人就看12个人是怎么想的了。陪审团的人在审讯期间不得跟外界接触获取相关信息,不得在情感上受到任何外界的影响。只能接受法庭上证人的证词和控诉法寻找到的证据以及犯人自己及律师的辩护。就这样,控诉方搜查不利,找不到足够的证据,陪审团就会直接给犯人开绿灯,放走那个可能是变态连环杀手的人。搜到的证据对犯人不利,陪审团就可能毫不留情地让一个被人诬陷的人坐上电椅。这样会不会太主观了?

陪审团里的人都不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都是在审会上从事各种各样职业的人,价值观,世界观等等相去甚远,他们都在凭自己的经验以及本能的倾向做出判断。有的时候我这种状况会让我联想到苏格拉底的悲剧……小时候看Discovery,看过很多纪录片讲连环杀人案的。里面有些变态杀手在最终被判有罪之前都已经上过法庭。只是他们都因为证据不足被陪审团放行,然后他们就继续作恶。

相信人们本性为善是挺好的,但是在司法上信仰这一点好像不太好吧。律师们只要巧舌如簧,争取到了陪审团的“notguilty”就算行。难怪外国人认为律师整天都不讲人话,只讲是非颠倒的谎话。影片里并没有讲男孩子到底有没有杀人,但是陪审团的意见是他是无罪的。那假设,这个孩子真的杀人了呢?只不过控诉方没有找到正确的证据,只找到了能让NO.8反驳的证据……整个故事就是一个人同化另外11个人的过程。看着让人有点寒……总的来说,这小孩的命就是被美国司法体制及那个富有正义感的NO.8救了。那如果这个小孩没有杀人,而陪审团里又没有NO.8怎么办?全都是NO.3那种人,这小孩就直接送去坐电椅了吧。

有时候想想也真是可怕,让我看,在美国,如果智商高一点,用美国司法体制来除掉不喜欢的人是挺容易的事,反正只要说服那跟你素不相识的12个人就行了。

十二怒汉观后感 篇8

《十二怒汉》是晚上看的。全片一个半小时,看完后激动不已,遂又再看一遍。第二遍不是跳着看的,而是完整的、连续的第二遍。第二遍看完已是凌晨两点,仍无法平息心中燃烧的火焰,久久睡不着。好电影愉悦人,伟大电影改造人。《十二怒汉》某种程度上改造了我,让我真正切身领悟到电影吸引观众的手段是那么丰富!现在经过几天冷静的思考,初步想通了这一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黑白老片为何能如此让人欲罢不能,所以就写下来,希望能为《12怒汉》拉来更多粉丝。

《十二怒汉》通篇就是一个场景(头和尾的法院景可忽略不计,完全是装饰性的,删掉都不会有大影响):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在一间休息室内讨论决定一桩谋杀案是否成立。谋杀案的被告是一个18岁的孩子,死者是他的父亲。12位陪审团成员必须讨论出一致意见:孩子的谋杀罪名成不成立。如果成立,孩子将被送上电椅执行死刑。如果不成立,那么不成立的理由必须基于对整个审判的推理、问询、证据、证言或程序产生的“合理怀疑”。由于人证、物证齐全,一开始十二个人中有十一个人斩钉截铁地认定孩子有罪,只有亨利·方达扮演的建筑师觉得此案有蹊跷之处。而电影的结局是,十二个人全部判定孩子无罪。

一头一尾,反差极大,这种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往往最考验剧本的能耐。这就像一道命题作文,扯得水到渠成那就叫本事,扯得东倒西歪那就叫无极。与国内大片绝不同,《十二怒汉》成为了这种充满戏剧冲突的电影的典范——我只是后悔为什么这么晚才看到它。

让我们从头开始,先自己面对一下这道命题作文,看看能有什么回答,再看看《十二怒汉》怎么回答。题目有这样几大难点:一,电影只发生在一间会议室里,这就意味着几乎没有令视觉愉悦的大变幻;二,电影是讲十二个人,十二个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说不多是因为没有变化,说不少是因为我们必须把每个人物都介绍到位,包括职业、性格、智商、背景、政治取向、心路历程,这些全都要通过对话和动作体现出来,并让人过目不忘,想想都是无比浩大的叙事工程;三,这是关于一桩谋杀案的审判,谋杀案有很多的证人、证据、证词,还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还有心理学的分析,这些信息是海量的,如何让海量的信息合情合理、有规划、有步骤地安排在各人对话中,且完全照顾到广大观众接受水平,不需要做笔记,不需要查资料,这又是难上加难的事情;四,这故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奇迹般的大逆转”,即一人逐步说服剩余的十一人,这是本片最大的难点,因为这么充满戏剧化的情节,只要安排得夸张一点就会有刻意的嫌疑,而安排得含蓄一点又让观众觉得没有可信性,而且十二个人以什么样的节奏逐一被说服,更是门深厚的学问——稍有不慎,观众就会觉得是安排出来的,假大空的帽子一旦被扣上,就别再想翻身了,这是最难一点。

突然间想到,在说《十二怒汉》之前,不妨先说说去年网上很火爆、在院线却很无名的另一部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关于这部电影,我以前写过,不重复说过的观点了。从叙事的技巧上来说,在同样是封闭空间靠对话推进情节发展的前提下,《这个男人来自地球》比起《十二怒汉》来,不仅没有突破(黑白改为彩色都显得无力了),而且退步明显。无论是动作场景、音乐编排,还是演员表演、台词设计,感染力都差了不是一层楼,是专业与业余的差别。这倒是一个怪现象,现在推崇《这》的人对《这》的褒奖之词,《十二怒汉》倒是很受用的。如果这些话被贴在公共网上,很可能会有很多《这》迷用恶毒语言攻击我是SB,但是我相信看了我的分析,这些人都会闭嘴,因为显然《十二怒汉》编导的诸多天才之处,《这》要么没做到,要么大打折扣。好了,偏题了,不再提《这》了。

虽然追随天才的步伐是自不量力,但是我仍将尝试分析一下《十二怒汉》的技巧。

一,怎么一下子记住十二个人?

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十二个主角。人多最怕的是什么?乱。

因为只有亨利方达这一个大明星(其实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这张脸也绝对不认识),让观众能在半小时内就记住每个人,然后再期待他们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内轮番登台唱戏,那得花多大一番工夫!我至今都不敢想象,那需要多少才情,才能构筑如此宏伟的叙事大厦。

首先问一下各位,如果让你拍片子,有十二位迥异的人物要介绍,你会用什么方式来“又好又快”地让观众记住他们谁是谁?让我们想想比较有名的十人左右群戏电影,《指环王》靠种族区分,《爱情呼叫转移》靠的是众多明星区分,而且都是通过相当长的时间来介绍人物。如果时间很紧只有半小时呢?如果人物都不是明星呢?怎么办?

《十二怒汉》编导的方法与众不同,而且他们的方法也只有这部片子能用。

他们引导观众记住人物的方法,不是名字(都没有名字,而且名字不重要),不是编号(数字没有个性差异,反而会阻碍人的记忆),不是职业和性格(这个需要时间来强化印象,不是很简单有效的方法),不是高矮胖瘦的外表(这仍需要反复强化才能让人记住),不是衣着(不仅黑白片,而且大家都穿相似的正装)……那到底是什么?

有牛人告诉我,间谍能在短时间内背下一篇长长的论文,不是靠强记,而是靠巧记,即把某些文本的代码替换成另一种非文本的代码,比如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或中国地图各省位置,那么他运用的大脑区域就不是我们平常用来记忆文本的区域,而是其他负责处理具象事物的大脑区域,这样记忆效率会大大提高。其核心技巧,按我的理解,相当于高中数学课上学的“数形结合”大法。的确,我考高考数学,只靠数形结合的方法,却几乎能答所有类型的题目。

写到此,不禁感叹《十二怒汉》的编导是天才。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我们变成了神通广大的伯恩,引导我们用间谍的方式去记忆,让我们毫不费力地记住了这十二个人。

编导开篇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确立一名主持者;而让这主持者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宣布每个人都按照陪审团的编号入座。注意,这个不起眼的宣布,是整个叙事的基石!《十二怒汉》让我们在极短时间内记住每个人的方式,就是这十二个人的位置!!!让固定的人,坐在长桌的固定位置,一端一个,一侧五个,以后哪

怕因剧情需要人会走来走去,隔一段时间也一定会让他们重新回来入座,不断强化印象。我敢打赌,凡看过《十二怒汉》的人,基本上都说不出角色的名字,但全都说得出每个人的位置!

简单!有效!就是天才!其他电影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不可能不让角色从头到尾不动呀。所以说,场景单一,别人说是叙事上的劣势,我说到了天才手里反而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十二怒汉》失去的只可能是镣铐,得到的却是全世界!

二,怎么让这十二怒汉各个有戏唱?

好了,我们分析出了我们为什么能够一下子记住这十二人,但是这只是编导征服我们的最基础最简单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需要分析为什么他们能够使得每个人都给我们留下了那么深刻的印象?

有必要重提一下这里的几大难度:一,不能太夸张,不然观众看出了你的技巧,就显得很傻很矫情(《英雄》的叙事就是技巧被人一眼看出,又不是原创,显得太功利,所以被人BS至今);二,不能太低调,不然效果不得力,观众不知你的表达;三,不能给人物贴标签,一个靠人物和对话撑场面的电影,贴标签是自杀行为;四,每个人当然不能同时出场唱戏,而分批出场又很难把握整体节奏;五,每个人的观点和思想是有层次和变化的,因为除了最开始一人,其他十一个人都经历着180度大转变;六,这种故事没有先例可循。

以上六大难题,《十二怒汉》必须攻克前五。

为了讲述方便,我暂且按照十二怒汉坐在长桌边上的方位,以顺时针方向来介绍这十二个人:

十二点方向:就是主持者,1号陪审员,陪审团团长,学校橄榄球队教练。他的作用,是组织者。在故事上,他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是在影片结构上,编导只有通过他才能实现某些意图:他负责提供资料和道具的支持,负责制定规则,负责定期组织投票。虽然他自己也闹过情绪,但是他制定的规则有效地把其余十一个怒汉牢牢控制在座位上,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对这个原则的支持——只要有人提议,就会组织投票。这使得无论是怒汉还是观众都能在一个阶段性争辩后看到争辩的结果,而每个结果又产生了每个人新的心理效果,推进着故事继续讲下去。

一点方向:2号陪审员,小个子,戴眼镜,年轻人,职业不明,但是应该是需要高智商的工作,因为7号陪审员经常讽刺他“天才”。他的戏份不多,第一次参加陪审工作。刚开始没有自己主见,但是随着讨论的深入,他渐渐地有了立场。虽然没有站在风口浪尖,但是几次帮腔很有力。提出了凶手拿刀方式的疑问,间接贡献了这么一个“合理疑问”。曾帮助8号重演现场时数秒,热心肠,曾提供大家润喉糖吃。

二点方向:3号陪审员,中年人,大嗓门,火爆脾气,自己开了一家通讯公司。骄傲,自负,但是稍欠逻辑。因为与自己儿子闹翻,断绝了父子关系,带着对年轻一代的仇恨来看待这个弑父案件,所以他是站在“有罪”立场的最后、且最顽固的人。作为一个富有经验的陪审员,他在陪审时做了相当详尽的笔记,因此他也是第一个罗列案件信息的人,主要是老人和妇女两位证人的证词,于是我们知道了被告有多么不利:老人不仅听见了他与父亲的争吵,而且目击了儿子夺路而逃;妇女同时在街对面目击了凶杀的全过程。感谢3号陪审员的信息,我们基本上也站在了“有罪”这一边。3号不太懂得说话,尤其是好几次说漏嘴,自摆乌龙的台词倒凸显了他可恶外表下的可爱一面。

三点方向:4号陪审员。如果说3号是最顽固的“BOSS”,那么4号真的是最厉害的“BOSS”。4号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因为塑造得实在太成功了。身为投资经纪人,他有最自信的立场,最严谨的表达、最清晰的逻辑、最客观的立场、最稳定的情绪。我一最好的哥们,立志要当他这样职业的人,结果果然和他很相似,甚至客观到有失误了都会自责,最后那句“奇怪的是我竟然忽略了这个细节”是编剧的神来之笔,简直是活脱脱的金融界的福尔摩斯!这样无比彪悍的牛人,当他是敌人时最棘手,而当他是战友时却最可靠。作为最后第二个被说服的人,他其实是最终大BOSS,如果不是一个细节被提出来,他很有可能重夺失地,甚至同样来个翻盘大逆转——事实上他创造了唯一一次的逆转,而且有理有力有节。当他宣布自己投票“无罪”,说“因为我有了一个合理疑问”时,我简直是大呼万岁的。听这个人讲话,就是一种享受。要说他的缺点,可能就是理性得过头了。

四点方向:5号陪审员,职业未知但应当算很体面的工作,出身来自于与被告一样的贫民窟。他一开始稍有犹豫,到第四次投票后就一直坚定地站在无罪的立场上。最大的贡献是他的身份:既证明了来自贫民窟的人不一定就没出息,又通过他的亲身见闻证明了被告不会以案件中的方式刺杀人,回答了2号提出的疑问,完整形成了一个“合理疑问”。

五点方向:6号陪审员,职业是装修工人,虽然职业不体面,但是教养很好,尊老爱幼。一开始是坚定的“有罪”派,在故事线索上没有起到重大推进作用,但是却在厕所里向8号提出过一个非常有哲理的问题:“如果你真的说服我们都投了无罪,而那孩子却是真的杀了自己的父亲,那怎么办?”这句话看似无意,实则点出了《十二怒汉》的核心:不在于探寻出真相,而在于找出合理的.疑问。

六点方向:7号陪审员,一个橘子酱推销员,球迷,戴着帽子,有较为典型的推销员的性格,自私,善变,玩世不恭、自以为是。他手上有当晚橄榄球赛的现场票,急着想脱身看球去,所以他是现场最心不在焉、最急于脱身的人。这恰恰能解释他为什么那么坚持“有罪”后又改投“无罪”,虽然他嘴上不承认。

七点方向:最核心的人来也,亨利·方达饰演的8号陪审员,唯一一个一开始就提出“无罪”的人,承载着编导的寄托,是希望的代言人,但是并非是一个“高达全”的人物。身为建筑师,他虽然有清晰的思维,也提出了很多有力的疑点,但是我认为他的分析能力远远不如4号,甚至有时还不如9号。他并非是由于有了清晰的反驳证据而提出的“无罪”,面对有力的质疑,他也会语塞。他提出“无罪”,是来自他对“合理怀疑”的正确理解和“悲天悯人”的圣贤气质,不是基于理性,而是基于本能。所以他只想TALK,只想抛砖引玉。所以我们看到他说的最多的三句话是:“I DON'T KNOW,LET'S TALK ABOUT IT”、“MAYBE”、“IT'S POSSIBOLE”。好在“一个好汉三个帮”,他的坚持和建筑师实干的性格使得他成功地实现翻盘大逆转,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八点钟方向:9号陪审员,年纪最大的绅士老头。他是第一个站起来支持8号的人。相较于8号的感性,他的作用相当于4号之于“有罪”阵营,以强势、理性的分析为“无罪”阵营提供“火力援助”。在12怒汉中,他是最具智慧,最具观察力的人。他对老人、妇女两位证人的外表和心理分析,几乎达到了波洛的水准,有鞭辟入里、一针见血的犀利之感。我想,他退休前要么是大学教授、要么是报纸编辑,要么真的是侦探。听他的分析,简直是赏心悦目!有了他的发言,《十二怒汉》简直如同阿加莎·克里斯蒂灵魂附体,像一个多面体,这时就翻到了侦探小说的一面!他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疑问:证人的证词真的可信吗?这种充满智慧的提问向来很讨人喜欢,何况他的回答几乎完美。我认为9号是“无罪”阵营最关键的人物。

九点钟方向:10号陪审员,定然是个暴发户,傲慢无礼,始终对弱势群体充满歧视和偏见。在发表一通令人厌恶的歧视言论后,受到其余十一怒汉的“非暴力抵制”,结果脆弱的心理防线崩溃,站在了“无罪”一边。

十点钟方向:11号陪审员,带有英国口音的大胡子钟表匠,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疑问:“那孩子为什么会跑回现场”,为剧情进展推进了一把。而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仗义执言:他曾不止一次地发表对“合理怀疑”这一法律概念的解读和看法,甚至提升到“这就是我们国家如此强大的原因”,可以说是点出了影片的核心。而他对投机的7号的责问“如果你觉得那孩子有罪,那你也应该坚持下去,而不是为了快点结束而投无罪”,显得正气浩然,大快人心!

十一点钟方向:12号陪审员,广告界人士,又一个被演活的人。玩世不恭,爱讲冷笑话,立场摇摆,圆滑世故。相对于建筑师、钟表匠、金融家这些实在的工作相比,讲究创意和表面功夫的广告职业使得12号成为了一开始相当抓人眼球结果却是最没主意的人之一。而他的优点是:不固执,尊重事实,且有正义感。最棒的一瞬间是有一次投票他思想开小差,1号叫了他好几次才听见,不耐烦状拖长音说“GUITY——”,又是神来之笔,无助于故事推进,却省时省力地把这仁兄的性格演活了。

好了,费了这么大劲介绍好了人物,可以看到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背景和个性,这只是平面的;纵面上,他们是有节奏、有层次、有侧重、有步骤地展示出来,思路是这样的:一段新的案件分析引发了新的一个性格展示,新的性格展示又引起了新的争论,新的争论又引发了新的投票,新的投票结果又提出新的案件疑点……编导就是通过性格展示——案件信息同步揭示,最终,线索全部明朗,证据全部推翻,性格全部展示,有人甚至达到揭皮露骨的崩溃边缘……将如此复杂的功课完成得有条不紊,实在是有才!

有同志提出影片的段落是根据窗外的天气状况等分散观众注意力的支线情节来划分的,我觉得完全可以简单很多,就是以投票次数来分:

全篇共计投票次:

第一次,1:11,只有8号提出疑问,但是我注意到5号、9号的举手相当犹豫和滞后。

之后8号提出看凶器,并证明凶器作为证物有疑点。

随后提出老人、妇女两证人证词的矛盾之处。分析老人证人的心理状态。

11号提出被告为何回现场的疑问。

随后通过重演老人证人的目击现场,证明他证词有不可信之处,这是一场很有力的动作戏,反驳得很有力。

随后讨论被告案发在看电影的证词,通过8号与4号的对质证明了被告有可信之处,这场戏让“一向不出汗的”4号出汗了,分外精彩。随后2号提出凶器的刺杀方向问题,5号证明被告不可能用这方式杀人。

随后10号发表歧视宣言,大家不约而同冷处理,10号心理防线崩溃。4号作为最理性者,力挽狂澜,提出最具杀伤力的证据:即妇女的直接目击证据。一时间,无人能反驳。

对峙进入僵局,大家在商讨如何决策。9号观察到一细节,提出了全篇最精彩的论证和反驳,为了不影响各位初次观看的兴致,我拒绝透露这是关于眼镜和视力的。至此,原本确凿无疑的所有人证物证全部被打上疑问。

3号自己情绪失控,防线也崩溃了,最终投下“无罪”一票。

前前后后,共8次战役,每一场都是其中某几位怒汉的性格和立场之间史诗般的角斗。虽然是黑白的画面,但是如此有信息、有条理、有戏肉、有张力,毫不矫情做作,毫不拖泥带水,该愤怒的时刻就怒发冲冠,该救济一把的时候就拔刀相助,实在是豪迈、爽快!

写得很晚了,赶紧刹车结束。

发现我目前只能罗列《十二怒汉》的表象,但是编导何以如此精彩地组织情节的秘笈,我却说不出来。

惭愧之余,却一点不失落,因为技巧始终是死的,但是我却体验了这部电影活的精神:那就是对生命和敬畏和对真相的尊重。《十二怒汉》不是想炫耀“合理怀疑”的概念,而是想说,当一个人的生命掌握在你手中的时候,你是否愿意独立思考,哪怕做一点点的怀疑?《十二怒汉》的故事,分明很骄傲地宣布,不屈不挠的怀疑精神和尊重事实的态度,是他们国家如此强大的原因。所以,《十二怒汉》为什么能这样让人激动?表演是一回事,剧本是一回事,拍摄剪辑也是一回事,归根结底,是这样一种可敬的精神。是这种精神,让我们振奋,让我们感慨,让我们激动!

十二怒汉观后感 篇9

读《十二怒汉》有感1000字

读《十二怒汉》有感1000字

甘雪懿

侦查监督部

甘雪懿,2014年辽宁大学刑法学硕士毕业,同年考入江岸区检察院,在侦查监督部工作至今。

相信大家都对《十二怒汉》不陌生,1957年,这部改编于美国作家雷金纳德?罗斯剧本的电影在北美上映,至今仍是超越时代的经典。我于本科期间观看了这部电影美国原版,研究生期间观看了俄罗斯改编版,工作后在影院观看了中国改编版《十二公民》,而有幸能读到原版剧本的译本,则归功于本院的图书漂流活动,这本书是抱冰书屋内众多好书中的一员。

故事情节很简单:一名在贫民窟长大的18岁少年被控谋杀自己的父亲,庭审结束后12名陪审员将裁定该少年罪名是否成立。由于各方面的人证、物证都显得较为充分,11名陪审员未经讨论就认定少年有罪,只有8号陪审员对案件提出了合理怀疑,并引导大家重新审视证据,克服各自内心的偏见、私利和冷漠,最终依照"疑罪从无"的原则裁定少年无罪。好的作品值得一再品味,能给受众在不同阶段带来不同的感悟。《十二怒汉》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如果说读书期间,电影给我带来的更多是对正义的向往和对陪审团制度优劣学术性的思考,那么工作之后,特别是这次研读完剧本之后,由司法实践带给我的认知上的提升使我有了更为深刻的见解与体会。

一是对于"疑罪从无"原则的把握。剧本中其实最终也没有找到其他的犯罪嫌疑人,这个少年也可能就是真凶,只是由于证据本身存在瑕疵,根据"疑罪从无"的原则,判定其无罪。"疑罪"的形成是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证明技术问题的必然。经过这几年的司法实践,我认为"疑罪"应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仅从案件事实的认定角度而言,指的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能够作出是有罪还是无罪的判断的案件,;第二类是对案件性质的认定而言,在作出准确的案件事实认定后,该行为在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或重刑与轻刑之间无从判断。这就要求我们在办案过程中,对于案件要细致、周密地审查,摒弃"有罪推定"思想的狭隘性,从案件事实和案件性质两方面入手判断案件是否存在疑点。要有一种"鸡蛋里挑骨头"的韧性,多在心里打几个问号,问几个问题,将审查案件的过程变成一种解答疑问,说服自己的过程。

二是对于理性思考及程序合法的坚持。十二位陪审员,十二种不同职业背景,社会层次,带着十二种疑虑进行了一次交锋,始终服从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始终坚持投票程序的正义性、完整性,8号陪审员用充满理性、智慧的言语和行动来维持讨论的秩序、推动讨论的进展。在审查案件过程中,我们难免会因我们个体身份和认识的局限,影响自己的判断,有时候主观的、个人的情感对我们形成了思维上的定式,虽然我相信每一个办案人员都会极力去克服这种定式,但是客观上总会出现难以挣脱桎梏的时候。这时候制度的合理性可以帮助我们最大限度的避免不理性、不合理的结果出现,例如我们的检察官联席会制度和检委会制度,就是通过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来听取不同的声音,最大限度得保证了公平正义的实现。

十二怒汉观后感 篇10

少数服从多数,但真理或合理怀疑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也许我掌握了真相,也许我有合理的怀疑,但我没有能力和勇气说服自己去说服别人。于是就成为了随波逐流之辈,在大家都同意一个观点的时候,或许我也曾闪过一丝异议,但马上就被自己否认了。

有些人心里有合理的怀一时,不会因为少数人或多数人而改变自己,他们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并说服大家。而大部分人并不会想这么多。

十二个陪审员中除了方达饰演的戴维斯外,别的人心中肯定也或多或少有过怀疑,但马上就被自己否定了,否则当方达提出质疑时不会有这么多人响应,而且有几位陪审员还提出了连方达都没有提出的合理证据来证明方达的质疑,这说明有几位陪审员心中还是有一丝异议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否定了自己,没有提出来心中的疑问,直到方达站出来之后才唤醒了他们心中的疑问,剧情才开始一步一步往下发展,方达作为第一个敢站出来提出合理怀疑或者说敢站出来质疑多数人的时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魄力,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这种有勇气和魄力的人呢。当大家面对一个观点都说对的时候你敢说不对吗?你敢提出合理的质疑吗?

你有能力说服自己说服别人吗?你有勇气和魄力面对多数人异样的目光吗?你能忍受大多数人的嘲笑甚至人身攻击吗?

我只能说我不能。或许这就是普通人和精英之间的区别。

同样这部电影讲述的美国的司法制度也让我大开眼界,美国的先进并不只体现在科学技术和军事力量上,美国的司法制度也同样先进,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的司法制度不好,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国情,没有最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最好。电影一开始,孩子凸出的眼睛并不活跃,无助,因为他知道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他可能会觉得自己已经死了。但就是这样,陪审员中出现了方达,美国的司法制度给了少数说服多数的可能性,并没有因为十一比一而直接pass掉那一个反对声音,而且给了那一个反对声音陈述自己意见并同别人讨论的机会,从而才有从十一比一到十二比零的结局。

最后,我们不知道**是不是孩子,但正如方达的角色所说,我们只是提出合理的问题。

整部影片的场景就是非常简单的一间屋子,但就是这间简单的屋子能让我目不转睛的看了九十分钟,不得不佩服导演编剧以及演员的高超技巧,虽然是一部年代比较久远的电影了但是即使现在看起来也还是很有味道。

夜里睡不着,无意中找到了这部经典影片,看完后更睡不着了,随便写写,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