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我们在学习中,时常会遇到各种诗句,诗句是诗词的一部分。诗词写作要注意语言的唯美、简练、通顺这几个事项。通过阅读古诗词,可以培养我们自身的诗性。那么,你会不会也去写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朱熹:观书有感,带给大家。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1、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2、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3、渠:他,指方塘。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

4、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

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

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Jzd365.com更多诗句扩展阅读

朱熹的诗


朱熹的诗

1、《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泛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3、《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

4、《好事近》

春色欲来时,先散满天风雪。

坐使七闽松竹,变珠幢玉节。

中原佳气郁葱葱,河山壮宫阕。

丞相功成千载,映黄流清彻。

5、《浣溪沙》

压架年来雪作堆。珍丛也是近移栽。

肯令容易放春回。

却恐阴晴无定度,从教红白一时开。

多情蜂蝶早飞来。

6、《九曲棹歌》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7、《满江红》

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

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

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席。

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

过里社、将儿侄。谈往事,悲陈迹。

喜尊前现在,镜中如昔。

两鬓全期烟树绿,方瞳好映寒潭碧。

但一年、一度一归来,欢何极。

8、《南乡子》

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

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

风月从今别一川。离绪悄危弦。

永夜清霜透幕毡。

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

目断晴空雁字连。

9、《念奴娇》

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

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山头仙客。

绝艳谁怜,真心自保,邈与尘缘隔。

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

应笑俗李粗桃,无言翻引得,狂蜂轻蝶。

争似黄昏闲弄影,清浅一溪霜月。

画角吹残,瑶台梦断,直下成休歇。

绿阴青子,莫教容易波折。

10、《菩萨蛮》

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

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11、《菩萨蛮》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

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

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12、《水调歌头》

长记与君别,丹凤九重城。

归来故里,愁思怅望渺难平。

今夕不知何夕,得共寒潭烟艇,一笑俯空明。

有酒径须醉,无事莫关情。

寻梅去,疏竹外,一枝横。

与君吟弄风月,端不负平生。

何处车尘不到,有个江天如许,争肯换浮名。

只恐买山隐,却要炼丹成。

13、《水调歌头》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画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

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14、《水调歌头》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

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

堪插满头归。

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

那更有危机。

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15、《题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16、《西江月》

睡处林风瑟瑟,觉来山月团团。

身心无累久轻安。况有清池凉馆。

句稳翻嫌白俗,情高却笑郊寒。

兰膏元自少陵残。好处金章不换。

17、《西江月》

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

晚凉快写一篇诗。不说人间忧喜。

身老心闲益壮,形癯道胜还肥。

软轮加璧未应迟。莫道前非今是。

18、《忆秦娥》

梅花发。寒梢挂着瑶台月。

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

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

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19、《忆秦娥》

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

天花落。千林琼玖,一空鸾鹤。

征车渺渺穿华薄。路迷迷路增离索。

增离索。剡溪山水,碧湘楼阁。

20、《题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春日朱熹_春日古诗


春日朱熹_春日古诗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题、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译文: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河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轻易就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白居易:望月有感


《望月有感》

作者:白居易

原文: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

寄上浮梁大兄、

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

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

1、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

2、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

3、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幼文,贞元十四、五年间任饶州浮梁(今江西)主簿。

4、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

5、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

6、符离:在今安徽省宿州市。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

7、下邽: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白氏祖居曾在此。

8、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

9、羁旅:犹漂泊。

10、寥落:冷落。

11、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

12、根:喻兄弟。

13、吊影:对影自怜,身边没有亲人,独对着自己的身影感伤。

14、千里雁:指离群之雁,孤独的雁。

15、九秋蓬:秋天蓬草脱离本根随风飞转,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

16、九秋:秋天。

翻译: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

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

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

各自在一处。

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

便随性写成一首来记录感想,

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

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

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漂泊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

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赏析: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约作于公元799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秋天。其时诗人到符离(安徽省宿州市),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因此合起来就有五处。公元799年(贞元十五年)春,宣武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接着中、光、蔡等州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当时南方漕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由于河南经乱使得关内阻饥。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

此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他想: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王维:观猎


《观猎》

作者:王维

原文: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注释:

1、诗题一作《猎骑》。《乐府诗集》、《万首唐人绝句》取此诗前四句作一首五绝,题作《戎浑》,《全唐诗》亦以《戎浑》录入卷五一一张祜集中,皆误。

2、角弓:以牛角加强弓回弹强度的复合弓。

3、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称渭城,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之北。

4、眼疾:目光敏锐。

5、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是古代盛产美酒的地方。

6、细柳营: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借此指打猎将军所居军营。

7、射雕:北齐斛律光精通武艺,曾射中一雕,人称射雕手,此引用其事以赞美将军。

8、暮云平:傍晚的云层与大地相连。

9、雕:猛禽,飞得快,难以射中。

翻译:

角弓上箭射了出去,

弦声和着强风一起呼啸!

将军和士兵的猎骑,飞驰在渭城的近郊。

枯萎的野草,遮不住尖锐的鹰眼;

积雪融化,飞驰的马蹄更像风追叶飘。

转眼间,猎骑穿过了新丰市,

驻马时,已经回到细柳营。

凯旋时回头一望,那打猎的地方;

千里无垠,暮云笼罩,原野静悄悄。

赏析:

诗题一作《观猎》。从诗篇遒劲有力的风格看,当是王维前期作品。诗的内容不过是一次普通的狩猎活动,却写得激情洋溢,豪放有力。全诗共分两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射猎的过程;后四句写将军傍晚收猎回营的情景。至于其艺术手法,几令清人沈德潜叹为观止: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唐诗别裁》)

诗开篇就是风劲角弓鸣,未及写人,先全力写其影响:风呼,弦鸣。风声与角弓(用角装饰的硬弓)声彼此相应:风之劲由弦的震响听出;弦鸣声则因风而益振。角弓鸣三字已带出猎意,能使人去想象那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射猎场面。劲风中射猎,该具备何等手眼!这又唤起读者对猎手的悬念。待声势俱足,才推出射猎主角来:将军猎渭城。将军的出现,恰合读者的期待。这发端的一笔,胜人处全在突兀,能先声夺人,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方东树)。两句若倒转便是凡笔(沈德潜)。

渭城为秦时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其时平原草枯,积雪已消,冬末的萧条中略带一丝儿春意。草枯雪尽四字如素描一般简洁、形象,颇具画意。鹰眼因草枯而特别锐利,马蹄因雪尽而绝无滞碍,颔联体物极为精细。三句不言鹰眼锐而言眼疾,意味猎物很快被发现,紧接以马蹄轻三字则见猎骑迅速追踪而至。疾轻下字俱妙。两句使人联想到鲍照写猎名句: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但这里发现猎物进而追击的意思是明写在纸上的,而王维却将同一层意思隐然句下,使人寻想,便觉诗味隽永。三四句初读似各表一意,对仗铢两悉称;细绎方觉意脉相承,实属流水对。如此精妙的对句,实不多见。

以上写出猎,只就角弓鸣、鹰眼疾、马蹄轻三个细节点染,不写猎获的场面。一则由于猎获之意见于言外;二则射猎之乐趣,远非实际功利所可计量,只就猎骑英姿与影响写来自佳。

颈联紧接马蹄轻而来,意思却转折到罢猎还归。虽转折而与上文意脉不断,自然流走。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两地相隔七十余里。此二地名俱见《汉书》,诗人兴会所至,一时汇集,典雅有味,原不必指实。言忽过,言还归,则见返营驰骋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细柳营本是汉代周亚夫屯军之地,用来就多一重意味,似谓诗中狩猎的主人公亦具名将之风度,与其前面射猎时意气风发、飒爽英姿,形象正相吻合。这两句连上两句,既生动描写了猎骑情景,又真切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

写到猎归,诗意本尽。尾联却更以写景作结,但它所写非营地景色,而是遥遥回看向来行猎处之远景,已是千里暮云平。此景遥接篇首。首尾不但彼此呼应,而且适成对照:当初是风起云涌,与出猎紧张气氛相应;此时是风定云平,与猎归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写景俱是表情,于景的变化中见情的消长,堪称妙笔。七句语有出典,《北史斛律光传》载北齐斛律光校猎时,于云表见一大鸟,射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称为射雕手。此言射雕处,有暗示将军的膂力强、箭法高之意。诗的这一结尾遥曳生姿,饶有余味。

这首诗很善于运用先声夺人、侧面烘托和活用典故等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从而使诗的形象鲜明生动、意境恢宏而含蓄。诗写的虽是日常的狩猎活动,但却栩栩如生地刻画出将军的骁勇英姿,感染力。在这首诗中王维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是渴望效命疆场,期盼建功立业。

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中两联一气流走,承转自如,有格律束缚不住的气势,又能首尾回环映带,体合五律,这是章法之妙。诗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三四句既穷极物理又意见于言外,这是句法之妙。枯、尽、疾、轻、忽过、还归,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这是字法之妙。所有这些手法,又都能巧妙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所以,此诗完全当得起盛唐佳作的称誉。

韩翃:同题仙游观


《同题仙游观》

作者: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闲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注释:

1、五城楼:《史记封禅书》记方士曾言:黄帝时为五层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命曰迎年,这里借指仙游观。

2、宿雨:隔宿的雨。

3、丹丘:指神仙居处,昼夜长明。

译文:

在仙台初见,

迎候仙人的五城十二楼;

正是风物凄凄,

一夜滴答的秋雨才休。

山色空,

和远处的秦地树丛相连接;

近处传来捣衣声,

报告汉宫已经深秋。

稀疏的松影撒落神坛,

更显道观清静;

小草铃芳扑鼻,

犹衬出山洞小径深幽。

不用再到别处去寻找,

世外仙境所在;

人间也有神仙居住的地方,

名曰丹丘。

赏析:

此诗写道士的楼观,是一首游览题咏之作。首联点明时地,切中题目仙游观。颔联写观外景物,先是见秦树,后是闻砧声。颈联写观内景物,先写高处空坛的静,后写低处小洞的幽,点明是道士居处。末联引用《远游》之语,称赞这地方是神仙居处的丹丘妙地,不用再去寻觅他方了。全诗语言工美秀丽,音调宛转和鸣。但内容却是空泛而无多大深意,只可吟咏,不可玩味。

喜欢《朱熹:观书有感》一文吗?“迷你句子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诗句,同时,jzd3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书的优美句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