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了各种诗句和诗词。在古代,诗词是诗人用来阐述心灵的一种文学艺术。通过阅读古诗词,有助于开阔自己的视野,净化自身的灵魂。那么,你会不会也去写诗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杨万里:舟过安仁”,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注释:

1、安仁: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2、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3、棹:船桨。

4、怪生:怪不得。

5、使风: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译文:

一叶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

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

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赏析: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这首诗语言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风让船前进啊!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可能是诗人闲来一瞥发现的情景,当然,两个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撑船用的竹竿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不是很奇怪吗?由此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杨万里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①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②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可以参阅。不同的是,《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表达了诗人对孩子的喜爱和赞赏。

jzD365.com更多精选诗句阅读

杨万里:初入淮河


《初入淮河》

作者: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

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干方是远,

中流以北即天涯。

中原父老莫空谈,

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

一年一度到江南。

注释:

1、桑干,永定河上游。桑干河流域已沦入金人之手。

2、中流,指淮河的中流线,为宋、金的分界线。

3、王人,皇帝的使者。

赏析:

这组诗共四首,这里是其一、四两首。前一首以意不佳点题,化用刘皂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以说明意不佳的原因。桑干河原是北宋边境河,而今边境河却南移到淮河,诗人心中忧国之情就在这一感叹中含蓄地传达了出来。

后一首的感慨更为深沉。前两句直中含曲意,身为王人的作者,意想不到地劝说中原父老不要空谈王师北定中原日,而弦外之音却是对南宋小朝廷的强烈谴责,以率直的方式表现了曲折的心思,读来宛转有致。后两句以鸿雁和中原父老作强烈的对比,不能语的鸿雁还一年一度到江南,而望穿双眼并能语的中原父老几十年也到不了一次。作者对中原父老的同情从侧面宛转曲达。

小池古诗_小池杨万里


小池古诗_小池杨万里

《小池》

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1、泉眼:泉水的出口。

2、惜:爱惜。

3、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4、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5、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6、头:上方

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

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

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说明:

要突出惜、晴柔、尖尖、立等词。

其中惜、爱、尖尖在读的时候应拉长一点声,体现出那种意境来;

最后立上头应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使听者回味无穷。

鉴赏:

此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句句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这首诗描写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阴、几支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开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两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一个惜字,化无情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一个爱字,给绿树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才以水为镜,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三、四两句,诗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摄影师,用快镜拍摄了一个妙趣横生的镜头: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序还未到盛夏,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一个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头。一个才露,一个早立,前后照应,逼真地描绘出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杨万里写诗主张师法自然,他对自然景物有浓厚的兴趣,常用清新活泼的笔调,平易通俗的语言,描绘日常所见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纵即逝的变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画面,因而诗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古诗今译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现在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因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个池塘中显得那么的渺小,却已经有蜻蜓在上面停留,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轻人,而蜻蜓就是赏识它们的角色。

荷叶,未展开的荷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今译]小小的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儿,早有一只蜻蜓停歇在上面。[赏析]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所以王国维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杨万里的诗全集


杨万里的诗全集

1、《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念奴娇》

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

一道官衔清彻骨,别有监临主守。

主守清风,监临明月,兼管栽花柳。

登山临水,作诗三首两首。

休说白日升天,莫夸金印,斗大悬双肘。

且说庐陵传盛事,三个闲人眉寿。

拣罢军员,归农押录,致政诚斋叟。

只愁醉杀,螺江门外私酒。

4、《水调歌头》

玉树映阶秀,玉节逐年新。

年年九月,好为阿母作生辰。

涧底蒲芽九节,海底银涛万顷。

酿作一杯春。泛以东篱菊,

寿以漆园椿。

对西风,吹鬓雪,炷香云。

郎君入奏,又迎珠幰入修门。

看即金花紫诰,并举莆常两国,

册命太夫人。

三点台星上,一点老人星。

5、《忆秦娥》

新春早。春前十日春归了。

春归了。

落梅如雪,野桃红小。

老夫不管春催老。

只图烂醉花前倒。花前倒。

儿扶归去,醒来窗晓。

6、《好事近》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7、《偶成》

珍禽饮盆池,将扇扑窗户。

一声惊得飞,再声惊不去。

8、《寄陆务观》

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

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

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9、《新柳》

辇路金丝半欲垂,外间玉爪未渠开。

上林柳色休多忆,更趁春风看一回。

10、《伤春》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11、《晚风》

晚风不许监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12、《夜雨》

幽人睡正熟,不知江雨来。

惊风飒然起,声若山岳摧。

起坐不复寐,万感集老怀。

忆年十四五,读书松下斋。

寒夜耿难晓,孤吟悄无侪。

虫语一灯寂,鬼啼万山哀。

雨声正如此,壮心滴不灰。

即今踰知命,已先十年衰。

不知後此者,壮心肯更回。

旧学日蔬芜,书册久尘埃。

圣处与天似,而我老相催。

坐念慨未已,东窗晨光开。

13、《武陵春》

长铗归乎逾十暑,不着鵕鸃冠。

道是今年胜去年。特地减清欢。

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

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

14、《戏笔》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

天公支予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15、《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6、《新柳》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7、《昭君怨》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18、《春晴怀故园海棠》

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

万物皆春人独老,一年过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浓淡,欲堕还飞絮往来。

无那风光餐不得,遣诗招入翠琼杯。

19、《山行》

山行两日厌荒凉,田少山多多更长。

一望不曾亏碧草,半分何似借青秧?

20、《山居》

鬓秃犹云少,书多却道穷。

柴门疏竹处,茅屋万山中。

幽梦时能忆,闲题底要工。

不知蝉报夏,为复自吟风。

杨万里的诗有哪些


杨万里的诗有哪些

1、《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初夏睡起》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5、《春晴怀故园海棠》

竹边台榭水边亭,不要人随只独行。

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过雨来幽径,无数新禽有喜声。

只欠翠纱红映肉,两年寒食负先生。

6、《读严子陵传》

客星何补汉中兴,空有清风冷似冰。

早遣阿瞒移汉鼎,人间何处有严陵!

7、《过杨村》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8、《念奴娇》

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

一道官衔清彻骨,别有监临主守。

主守清风,监临明月,兼管栽花柳。

登山临水,作诗三首两首。

休说白日升天,莫夸金印,斗大悬双肘。

且说庐陵传盛事,三个闲人眉寿。

拣罢军员,归农押录,致政诚斋叟。

只愁醉杀,螺江门外私酒。

9、《伤春》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10、《戏笔》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

天公支予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

11、《晚风》

晚风不许监清漪,却许重帘到地垂。

平野无山遮落日,西窗红到月来时。

12、《昭君怨》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

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俄顷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

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13、《昭君怨》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14、《闲居初夏午睡起》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5、《武陵春》

长铗归乎逾十暑,不着鵕鸃冠。

道是今年胜去年。特地减清欢。

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

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

16、《晚风》

晚日暄温稍霁威,晚风豪横大相欺。

作寒作冷何须怒?来日一霜谁不知。

17、《好事近》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18、《寄陆务观》

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

不应李杜翻鲸海,更羡夔龙集凤池。

道是樊川轻薄杀,犹将万户比千诗。

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


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

《绝句》

作者:杜甫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诗意: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这里用一个上字很巧妙。这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此句窗与雪间着一含 字,表现出积雪初融之际湿气润泽了冬冻过的窗棂,这更能写出诗人对那种带着湿气的早春生机的感受。而西岭,正是诗人看到窗前初融的冰雪而想起草堂近旁的西岭,想到西岭山上的长久积雪,以西岭上的千秋积雪代替窗上的残雪,这就使所表达的意境更为广远。这就是诗人观物寄情时物物相融的手法。另外,诗人从少年时就怀有报国的志向,在历经数十年的重重阻扼之后终于有重展的机会,多年战乱得以平定,这与诗人看到窗前的融雪而想到西岭,并以岭上千年雪代窗上残雪,进而给诗人以顽雪消融之感正好相联系。但同时,诗人以这种感受,从另一角度来说明一种艰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要融化千年的积雪则更为困难。于是,诗人在那淡淡的希望之中却有着更深的忧虑。因此,这句就不仅仅是对窗前雪的描写了,它有着更深的寓意,而这种对景物的体察,其实早在一二句就暗含其中了。两个、一行,数目历历分明,观察仔细,不是因为内心的轻松愉快,而是诗人要排遣那种长期受到闲置的愁闷意绪和百无聊赖的心情。这与《水槛遣心》中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与《曲江》中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对景物的体察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以清新自由的景象表现心中百无聊赖的心情。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一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用一个泊字,有其深意。泊有停留不开的含义,杜甫用的正是这个含义。杜甫多年来飘泊不定,没有着落,虽然他心中始终还有那么一点希冀,但那种希冀,已经大大消减了。他应该知道,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在当时很难实现,而且在严武向朝廷推荐他之前,他刚刚结束流亡的生活,对朝廷虽有所望,但却又极感希望渺茫。泊字,正好写出了诗人这种处于希望与失望之间的复杂心情。而万里则暗示了目的达到的远难,这与第三句中的千秋并列,一从时间上,一从空间上,同写出那种达到目的之难,以表示希望不大。这是第一层含义。第二,这只停泊在门前的东吴船并非从东吴来,而是到东吴去的。东吴,正是杜甫心中那点希冀的象征。不直言长安而说东吴,原因是,诗人以成都、东吴间相距之远和路径之难,来暗示他的抱负难以得到施展;另外,三国孙权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誉为明主,借东吴代指孙权,不仅暗示了杜甫对当朝皇帝的希望,更是他那致君尧舜上的志向的寄寓之所。而以泊、万里、东吴船合而为一句,正是为了写出那个难字。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 物候,柳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 成行。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 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 可见。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近在目前。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下句再写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 在江岸边的船只。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却意味深长。因为它们来自东吴。当人们想到这些船只行将开行,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时,就 会觉得很不平常。因为多年战乱,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的船只,诗人也可青春作伴好还乡 了,怎不叫人喜上心头呢?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何等开阔!

全诗看起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而一以贯之,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正是诗人的内在情感。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色,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乡情。四句景语就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为一,其中起联结作用的正是诗人内心的心绪。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对希望可否成真的无着和彷徨。以清新轻快的景色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正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作者:陆游

原文: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释:

1、诉衷情:词牌名。

2、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3、戍(sh):守边。梁州:《宋史地理志》:兴元府,梁州汉中郡,山南西道节度。治所在南郑。陆游着作中,称其参加四川宣抚使幕府所在地,常杂用以上地名。

4、关河:关塞、河流。一说指潼关黄河之所在。此处泛指汉中前线险要的地方。梦断:梦醒。

5、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据《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6、胡:古泛称西北各族为胡,亦指来自彼方之物。南宋词中多指金人。此处指金入侵者。

7、鬓:鬓发。秋:秋霜,比喻年老鬓白。

8、天山:在中国西北部,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

9、沧洲: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有既欢怀禄情,复协沧州趣句。这里是指作者位于镜湖之滨的家乡。

翻译:

回忆当年鹏程万里为了寻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单枪匹马奔赴边境保卫梁州。

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

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

灰尘已经盖满了旧时出征的貂裘。

胡人还未消灭,鬓边已呈秋霜,

感伤的眼泪白白地淌流。

这一生谁能预料,

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

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赏析:

陆游四十八岁,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从夔州前往当时西北前线重镇南郑(今陕西汉中)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 开篇两句,怀着自豪的心情回忆从戎南郑的生活。起处用当年二字领起,化实为虚,点出所叙系指往事。觅封侯,谓寻找杀敌立功以取封侯的机会。匹马既是纪实,也刻划出作者从军时的勃勃英姿。戍梁州,具体指出驻守的地方。南郑属古梁州,故曰。那是乾道八年(1172)的春天,陆游接到王炎的邀请书后,便匹马单身离开夔州,风尘仆仆地奔赴前线,去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当时他十分兴奋,希望能在万里边防线上找到杀敌报国的机会。来到南郑之后,他身披铁甲,跨上战马,腰悬利剑,手挽长枪,冒着酷暑严寒,踏着崎岖坎坷的山路,奔驰于岐渭蜀陇之间,调查地形,了解敌情,积极为北伐进行准备。他曾向王炎陈进取之策,对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充满了胜利的信心。诗人回忆这段生活,是为了与后文对照,揭示英雄末路的悲哀。

关河两句一转,回笔描写现实。杀敌报国的理想破灭了,而今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可是梦醒之后,一切都消失了,那雄伟险峻的关山江河又在什么地方呢?只有当年从军时穿过的那件旧貂裘,积满灰尘,还挂在墙上,作为匹马戍梁州的纪念。陆游对这件旧貂裘十分珍视,因为他曾穿着它在前线冲锋陷阵:貂裘半脱马如龙,举鞭指麾气吐虹。(《醉歌》)还穿着它在荒滩上亲手剌死过一只猛虎: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溅短貂裘。(《醉歌》)所以当他离开南郑后,一直把它藏在身边保存着。旧貂裘是此篇中唯一展现在作者眼前的物象,虽然词中只用一句轻轻带过,但却是理解此词的关键。原来诗人是睹物伤情,因见貂裘而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也可以说,旧貂裘是这首词灵感的触媒。

换头三句,紧承上片结拍,写梦醒后的悲凉心情。胡未灭,谓入侵中原的金人尚未被消灭,半壁河山还在敌寇的铁蹄蹂躏之下;鬓先秋,慨叹自己发如秋霜,年迈体衰,不能重返前线;泪空流,是说壮志成空,忧国忧民的眼泪等于白流。这里连用未、先、空三个虚词,表达作者对现实的幻灭感,一唱一叹,感人至深。未表达了作者逆胡(金入侵者)没有消灭,功业没有建成,感到无比遗恨之情;先表达了作者岁月不多,两鬓已苍,雄心虽在,壮志难酬的沉痛之情;空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慨,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之情。

最后三句,通过自身的遭遇反映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抒发对南宋统治集团误国误民政策的无比愤慨。谁会料到,像他这样一生志在恢复中原,时刻准备奔赴疆场,为国献身的人,却落得如此下场!此时被罢官回乡,只得披上渔蓑,去作江边的无名隐士,终老于镜湖之滨了。这种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的矛盾,不仅体现在陆游身上,南宋许多爱国志士同样也有切身的体验。因此陆游所抒发的悲愤之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梁启超《读陆放翁集》(之二)说: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名。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这首词虽然没有从正面揭露和谴责南宋投降派,仅就个人的身世经历和遭遇而言,但通过诗人饱含热泪的诉说,不难看到投降派迫害爱国志士的罪行,从而激起读者对他们的愤恨。

此篇语言明白晓畅,用典自然,不着痕迹,感情自胸臆流出,不加雕饰,如叹如诉,沉郁苍凉,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是陆游爱国词作的名篇之一。

超感人的情诗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耦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上下眉头,却上心头。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古人描写长江的诗句 八月长江万里晴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放鱼》唐·窦巩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晴江秋望》唐·崔季卿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春别曲》唐·张籍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

到得长江闻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随。——《过长江伤贾岛》唐·李频

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诗》唐·王勃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临江仙》杨慎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送储邕之武昌》唐·李白

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赠升州王使君忠臣》唐·李白

感谢欣赏本篇优美的诗句文章,更多经典诗句请关注:描写长江的诗句 描写长江三峡的诗句

频频子落长江水,夜夜巢边旧处栖。——《哭子十首》唐·元稹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望天门山》唐·李白

万里长江,古称天险,去岁里风涛忽震惊。——《沁园春》宋·姚勉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卜算子》李之仪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唐·杜甫

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水龙吟》宋·苏轼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唐·白居易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咏怀》魏晋·阮籍

中有万里之长江,回风滔日孤光动。——《王兵马使二角鹰》唐·杜甫

感谢欣赏本篇优美的诗句文章,更多经典诗句请关注:描写长江的诗句 描写长江三峡的诗句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剪梅舟过吴江》

作者:蒋捷

原文: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释:

1、吴江:今江苏县名。在苏州南。

2、浇:浸灌,消除。

3、帘招:指酒旗。

4、秋娘渡:指吴江渡。秋娘:唐代歌伎常用名,或有用以通称善歌貌美之歌伎者。又称杜仲阳,为唐德宗时镇海军节度史李侍女。5

5、渡:一本作度。

6、桥:一本作娇。

7、萧萧:象声,雨声。

8、银字笙:管乐器的一种。调笙,调弄有银字的笙。

9、心字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

翻译:

船在吴江上飘摇,

我满怀羁旅的春愁,

看到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

便产生了借酒消愁的愿望。

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

也没有好心情欣赏,

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实在令人烦恼。

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

结束客游劳顿的生活呢?

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

调弄镶有银字的笙,

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

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

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

春去夏又到。

赏析:

这是一首写在离乱颠簸的流亡途中的心歌。明艳的春光与凄楚的神魂在强烈地对照着,春深似海,愁深胜似海,在时光的流逝中,春愁却无法排遣。于是从看似浏亮的声韵中读者听到了夹杂着风声雨声的心底的呜咽声。这首词主要写作者乘船漂泊在途中客居异乡凄冷愁闷,用于表达倦懒思归之心情,以及韶华易逝的感慨。

起笔点题,指出时序,点出春愁的主旨。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连绵不断。待酒浇,是急欲要排解愁绪,表现了他愁绪之浓。

随之以白描手法描绘了舟过吴江的情景: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这江即吴江。楼上帘招这江村小酒店的或许写有太白一醉字样的青布帘招知词人,可来醉乡小憩。在这一摇一招之间,情绪是由愁而略见开颜了的。可是当江上小舟载着这薄醉之人继续行去,醉眼惺忪地在眼帘上映入秋娘渡与泰娘桥的景色时,风吹酒醒,雨滴心帘,只觉风入骨,雨寒心。转而秋愁复涨,而且愈涨愈高了。情绪的起伏就是如此激转湍漩。作者单用之。飘泊思归,偏逢上连阴天气。同时作者用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又字含意深刻,表明他对风雨阻归的恼意。这里用当地的特色景点和凄清、伤悲气氛对愁绪进行了渲染。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的句式是一种暗示法的句式,是某种特定心态借助意象的表现方法。它让人可以产生听觉上的风声雨声,视觉上的潇潇绵绵、飘飘扬扬,触觉上的寒意、潮意、湿润意,一直到心态上的感知:酸辛感、苦涩感。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首句点出归家的情思,何日道出飘泊的厌倦和归家的迫切。想象归家后的温暖生活,思归的心情更加急切。何日归家四字,一直管着后面的三件事:洗客袍、调笙和烧香。客袍,旅途穿的衣服。调笙,调弄有银字的笙,烧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这里采用了反衬的手法,词人想像归家之后的情景:结束旅途的劳顿,换去客袍;享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娇妻调弄起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香。作者词中极想归家之后佳人陪伴之乐,思归之情段段如此。银字和心字给他所向往的家庭生活,增添了美好、和谐的意味,与作者的凄苦形象对比,突出思归的心绪。

下片最后三句非常精妙。流光容易把人抛,指时光流逝之快。红了樱桃,绿了芭蕉[4]一红一绿,将春光渐渐消逝于初夏的来临中这个过程充分表现了出来。这是时序的暗示。但细加辨味,芭蕉叶绿,樱桃果红,花落花开,回黄转绿,大自然一切可以年年如此,衰而盛,盛而衰,可是绿肥红瘦对人来说意味着青春不再,盛世难逢。再进一步推去,家国一旦破败,不能重见么。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全过程,怎样抛的,本极抽象,现今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明示出来。所以如果说,暗示具体时序由春而夏,那是实的表现,那么将抽象的流光抛人揭示开来就是虚的具体化。至于色彩的自然绚丽,化抽象的时光为可感的意象,以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具体地显示出时光的奔驰,也是渲染。蒋捷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春愁是剪不断、理还乱。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这里有意把下片诸句倒过顺序来谈,又将何日归家洗客袍置于上下片的关联点上去理解,是想从具体的句式和情思上说明这首短词形似明快,实则苦涩,在艺术上具有似流实留的特点,情韵在回环周转地流荡,呈一种漩涡状。这种艺术手段最能将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意充分表达出。流,是流畅少停蓄,而留则有顿挫,有吞吐,有抑扬之势。蒋捷确有一些词写得稍嫌流,但这首《一剪梅》却不属此类作品,不可匆匆浏览,不细辨味。

词人在词中逐句押韵,读起朗朗上口,节奏铿锵。大大地加强了词的表现力。这个节奏感极强的思归曲,读后让人有余言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味。

诗经:柏舟·泛彼柏舟


《诗经:柏舟泛彼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注释:

1、髧:(音旦)头发下垂状

2、两髦:(音毛)男子未成年时剪发齐眉。

3、仪:配偶

4、之:到

5、矢:誓

6、靡它:无他心

7、只:语助词

8、特:配偶

9、慝:(音特)邪恶,恶念,引申为变心。

译文:

轻轻摇荡柏木舟,在那河中慢慢游。

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另求!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相信!

轻轻摇荡柏木舟,在那河边慢慢游。

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变心!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相信!

赏析:

旧说多将这首诗与《邶风》中同名之作混为一谈,认为是共姜自誓之作。或以为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节,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作此诗(《毛诗序》);或认为是共伯被弑,共姜不嫁自誓,作此诗(三家诗)。古人称丧夫为柏舟之痛,夫死不嫁为柏舟之节,皆原于旧说。而这些旧说多胶柱鼓瑟,实不可取。

其实诗意一看就很明白:主人公原是一个待嫁的姑娘,她选中的对象是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年郎,只消看他披着两髦,尚未加冠就可以知道。姑娘的选择未能得到母亲的同意,所以她满腔怨恨,发誓要和母亲对抗到底。

这首诗还接触到一个更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无论古今中外,在择偶的问题上,母亲和女儿的意见往往不能一致。母亲相中的,女儿不屑一顾;女儿中意的,母亲坚决不准带回家来。这种事不但古代有,今天还有;不但中国有,外国也有。例如白俄罗斯民歌《妈妈要我出嫁》中,妈妈给女儿挑了好多人家,女儿的表态都是妈妈我不嫁给他!印度尼西亚民歌《哎哟妈妈》中,女儿为自己辩解说:哎哟妈妈,你不要对我生气,年轻人就是这样相爱。

妈妈也曾年轻过,为什么一旦成了妈妈,就不理解年轻人的心思了呢?这是因为女儿是跟着感觉走,而妈妈多了些岁数,就多了些世故。这是因为妈妈健忘,多了些功利,就少了些热情;多了些理智,就少了些感觉。老是看家底呀,看文凭呀,看几大件呀,女儿都烦透了。殊不知甜蜜的爱情从哪里来?是从那眼睛里到心怀与家底无关、与文凭无关、与几大件也无关。

母女的意见不统一,爱情就发生了危机。女儿要么放弃己见,要么作坚决的抗争。看来诗中女主人公是持后一种态度的:至死誓靡它!坚决到这种程度,母亲也就难办了。但要为娘的改变主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女主人公一面誓死维护爱情,一面从内心发出沉重的叹息:娘呀天啊,为什么就不相信我是有眼力的呢!这一声叹息,使得诗的内容变得沉甸甸的。

和《国风》、《小雅》中的多数篇章一样,这也是一首歌词。在形式上属于典型的两章叠咏:中心意思在第一章中已经说完,但只唱一遍不够味;所以第二章变易韵脚上的字,将同样的意思再唱一遍。实际上也就一支曲子,两段歌词,结尾处以咏叹作副歌。这种形式,在当代歌曲中,也还是很常见的。

相信《杨万里:舟过安仁》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迷你句子网”是您了解诗句,节日祝福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jzd3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晴空万里的优美句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