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在写作时,很多人喜欢引用诗句,而诗句其实是诗词中的一句。在我们常见的诗词中,古诗词按照内容可分为九大类。我们在阅读古诗时,可以了解到文学的兴旺衰落。那么,你知道在哪找诗句的句子吗?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柳永:迷神引"这样的内容,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迷神引》

柳永

一叶扁舟轻帆卷,

暂泊楚江南岸。

孤城暮角,引胡笳怨。

水茫茫,平沙雁。

旋惊散。

烟敛寒林簇,画屏展,

天际遥山小,黛眉浅。

旧赏轻抛,到此成游宦。

觉客程劳,年光晚。

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

帝城赊,秦楼阻,旅魂乱。

芳草连空阔,残照满,

佳人无消息,断云远。

赏析:

此词是柳永晚年游宦时羁旅行役之作。作者仕途不得志,直到仁宗景佑元年(1034)才进士及第,此时年已约五十岁,此后长期任地方小官,久经辗转,四处游宦。这首词是他行役途中写作的。上片写晚景。孤城上响起黄昏的号角,像胡笳吹奏出古老的悲怨。江水茫茫,平旷的沙滩上落满了大雁,忽而惊得四散。雾霭从空中收敛,显露出一簇簇寒秋的树林,犹如画屏展现。辽阔的天边,远山那么微小,就像淡淡的黛色描出蛾眉弯弯。下片抒愁情。只觉得客游他乡,旅程劳烦,一年光阴又近岁晚。异乡的风光景物,怎忍看萧条、冷落,遮住忧愁的双眼。京城遥远归路难,佳人远阻难相见,搅得词人客旅神魂迷乱。芳草连绵,伸延到空阔的天边,夕阳残照的余晖将大地铺满,佳人音信皆无,像扯断的彩云越飘越远。全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哀愁缠绵,气韵含蓄沉郁,完全呈现出游宦失意的凄凉晚景。

jzd365.coM更多诗句小编推荐

柳永:竹马子


《竹马子》

柳永

登孤垒荒凉,危亭旷望,

静临烟渚。

对雌霓挂雨,雄风拂槛,

微收烦暑。

渐觉一叶惊秋,残蝉噪晚,

素商时序。

览景想前欢,指神京、非雾非烟深处。

向此成追感,新愁易积,

故人难聚。

凭高尽日凝伫,赢得消魂无语。

极目霁霭霏微,暝鸦零乱,

萧索江城暮。

南楼画角,又送残阳去。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登高望远,忆昔怀人的词。上片写登上孤立的营垒满目荒凉,从高耸的亭台远望,静默地俯视着沙洲。面对着一弯虹霓挂起陶幕,一阵雄猛的大风吹拂栏杆,微微收敛了烦躁的暑热。渐渐惊觉到一片飘零的落叶送来了秋寒,几只残喘的秋蝉鸣噪着日暮的悲楚,开始了寒秋时节的冷肃。览景生情,不由追忆往昔在帝京时的欢乐,指点京都,在那似烟非烟、似雾非雾的彩云深处。下片感叹愁怀难遣,故人难聚,极目处雨后晴云,薄雾弥漫像迷蒙的细雨,黄昏里归巢的乌鸦乱纷纷聚在一起,萧条冷落的江城已是暮色迷离。城南角楼吹响的号角,又送走一抹残阳沉入大地。全词景凄情哀,铺叙有致,意境开阔,格调清雅,悲楚动人。

刘禹锡:秋风引


《秋风引》

作者:刘禹锡

原文: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释:

1、至:到。

2、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3、雁群:大雁的群体。

4、孤客:孤独的异乡人。

5、闻:听到。

翻译:

不知从哪里吹来了秋风,

在萧萧的风中送走了雁群。

凌晨,秋风吹动着庭园的树木,

树叶瑟瑟。

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

无形的秋风却分明已经尽在庭园。

来到耳边了,

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赏析: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诗的内容,其实就是江淹《休上人怨别》诗开头两句所说的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而在秋风上驰骋诗意。

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如果进一步推寻它的弦外之音,这一问,可能还暗含怨秋的意思,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当然,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究诘的。这里虽以问语出之,而诗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来就宕开诗笔,以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这样,就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看,可能脱胎于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但韦诗是以我感物,以情会景,先写归思,后写闻雁。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这样写,其情自深,如果倒转说,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但是,诗无定法,不能执一而论。这首《秋风引》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正是韦诗后两句的内容,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它是远处落想,空际运笔,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至于韦诗前两句的内容,是留到篇末再写的。

诗的后两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楚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发问。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此刻风动庭树,木叶萧萧,则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秋风,而篇幅已经用去了四分之三,可是,诗中之人还没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孤客所闻。这里,如果联系作者的另一首《始闻秋风》诗,其中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两句,倒可以作闻的补充说明。当然,作为孤客,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至于他的旅情归思是以最先两字来暗示的。如李锳在《诗法易简录》中所说,为孤客传神的正在这两个字,使无限情怀,溢于言表。照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而惟独孤客最先听到,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他如此敏感的原因,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解释说:孤客之心,未摇落而先秋,所以闻之最早。这就是对最先闻的解释。钟惺在《唐诗归》中还指出:不曰不堪闻,而曰最先闻,语意便深厚。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也说:若说不堪闻,便浅。这些评语都称赞这一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为读者留有可寻味的深度。不过,前面说过,诗无定法,这一结句固然以曲说而妙,但也有直说而妙的。苏颋有首《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这里,从全诗看来,却必须说不可闻,才与它的苍凉慷慨的意境、高亢劲健的风格相融浃。两个结句,内容相似,一用曲笔,一用直笔,却各尽其妙。对照之下,可悟诗法。

柳永:蝶恋花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上片写登楼伫望情景。以细风、草色、烟光、残阳几个关合着相思离愁的意象,组成一幅黄昏春望图。上片以春愁为核心多层次地描摹春愁之景,春愁之态,笔意婉约。下片抒情,直抒胸臆,写词人情深志坚。拟把、强乐三句辞意顿折,写词人欲借疏狂之歌呼,陶然之酣醉,谋求醉而忘忧,歌而暂欢,以摆脱春愁之压抑和纠缠,却落得个还无味的无聊和空虚,可见其春愁之浓深、刻骨,竟无法排遣。最后揭明词人对待春愁的果决态度:终不悔。为伊,方始画龙点晴地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的隐秘:为了她那盈盈仙子(《曲玉管》)的坚贞情爱,我亦值得憔悴、瘦损,以生命相托!语直情切,挟带着市民式的激情,真是荡气回肠。全词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描写心理充分细腻,尤其是词的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画龙点睛般地揭示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被王国维称为专作情语而绝妙者。

柳永:夜半乐


《夜半乐》

柳永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

乘兴离江渚。

度万壑千岩,越溪深处。

怒涛渐息,樵风乍起,

更闻商旅相呼。

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

一簇烟村,数行霜树。

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

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

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

浪萍难驻。

叹后约丁宁竟何据?

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

凝泪眼、杳杳神京路,

断鸿声远长天暮。

赏析:

这首词描写旅途所见风光景色,抒发去国怀乡的愁思哀情。上片写泛舟离江浦之景。冷云阴沉天气寒,驾一叶小舟,乘着游兴离开了沙洲江岸。越过了万道深壑、千道高岩,浣纱溪幽深的水湾。狂涛渐渐平息、山风突然刮起,还听到商贾旅客互相呼唤。一片征帆高悬,航船浮游,轻悠悠驶过南岸。中片写途中所历渔村黄昏物象。一面酒旗飘飘闪闪,一座烟雾团簇的村落,几行树霜花斑斑。夕阳残照下,归家的渔人挥棒敲响船舷。枯败的荷花零落了,晚霞透过衰残的杨柳忽掩忽现。岸边三三两两,浣洗衣物的姑娘,躲避着游客的窥探,含羞带笑悄语娇憨。下片抒去国情怀,恨岁晚,凝泪眼、离思、凄婉,长天断鸿,景中有比,余韵不尽。全词前两片以写景为主,景中寓情,末片以抒情为主,情寄于景。写景笔意简洁明快,抒情笔意沉着抑郁,以明快的美景铺垫、蓄势,推宕出沉郁的哀情。首尾景语遥映,以黯淡始,以断鸿终,游宦离恨之意脉如草蛇灰线遥接远注,使铺叙曲折完整。

柳永:戚氏


《戚氏》

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闲。

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

远道迢递,行人凄楚,

倦听陇水潺湲。

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

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

悄悄至更阑。

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

思绵绵,夜永对景,

那堪屈指暗想从前。

未名未禄,绮陌红楼,

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

当年少日,暮宴朝欢。

况有狂朋怪侣,

遇当歌对酒竞留连。

别有迅景如梭,旧游似梦,

烟水程何限?

念利名、憔悴长萦绊,

追往事、空惨愁颜。

漏箭移,稍觉轻寒,

渐呜咽、画角数声残。

对闲窗畔,

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赏析:

此词为抒写羁旅行役情怀的代表作。全词三片。上片首叙晚秋行旅的悲凄。以微雨、疏菊、零梧、残烟等关合秋景的意象,描摹驿馆庭轩荒寂、冷落之境。中片再叙长夜幽思,承上片夕阳而转入更阑,暗示彻夜失眠,以孤馆度日如年概括上片之凄楚悲感的沉郁、深长。下片是对年少风流旧游的回忆和对名禄羁绊的苦闷:前者以热笔写未名未禄的暮宴朝欢,后者以冷笔写利名萦绊的空惨愁颜,而借漏箭、轻寒、角声点染旧游梦破,抱影无眠的愁惨悲寒的气氛。全词铺叙展衍,结构缜密,抒情酣畅,借景点染,将今日的黄昏之悲、长夜之苦与往日的暮宴朝欢之乐交错映现,突出今昔剧变的苍凉之感。

秋风引的诗意


秋风引的诗意

《秋风引》

作者:刘禹锡

原文: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释:

1、至:到。

2、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3、雁群:大雁的群体。

4、孤客:孤独的异乡人。

5、闻:听到。

诗意:

不知从哪里吹来了秋风,

在萧萧的风中送走了雁群。

凌晨,秋风吹动着庭园的树木,

树叶瑟瑟。

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

无形的秋风却分明已经尽在庭园。

来到耳边了,

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赏析:

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如果进一步推寻它的弦外之音,这一问,可能还暗含怨秋的意思,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首诗借景抒情,主要表达的其实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随处存在,现在风吹树动,萧萧木叶,那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当然,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究诘的。这里虽以问语出之,而诗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来就宕开诗笔,以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这样,就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看,可能脱胎于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但韦诗是以我感物,以情会景,先写归思,后写闻雁。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这样写,其情自深,如果倒转说,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但是,诗无定法,不能执一而论。这首《秋风引》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正是韦诗后两句的内容,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它是远处落想,空际运笔,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至于韦诗前两句的内容,是留到篇末再写的。诗的后两句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楚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发问。它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却又附着它物而随处存在,此刻风动庭树,木叶萧萧,则无形的秋风分明已经近在庭院、来到耳边了。

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秋风,而篇幅已经用去了四分之三,可是,诗中之人还没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孤客所闻。这里,如果联系作者的另一首《始闻秋风》诗,其中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两句,倒可以作闻的补充说明。当然,作为孤客,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

这首诗主要要表达的,其实正是这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但妙在不从正面着笔,始终只就秋风做文章,在篇末虽然推出了孤客,也只写到他闻秋风而止。至于他的旅情归思是以最先两字来暗示的。如李锳在《诗法易简录》中所说,为孤客传神的正在这两个字,使无限情怀,溢于言表。照说,秋风吹到庭树,每个人都可以同时听到,不应当有先后之分。而惟独孤客最先听到,可以想见,他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而他如此敏感的原因,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解释说:孤客之心,未摇落而先秋,所以闻之最早。这就是对最先闻的解释。钟惺在《唐诗归》中还指出:不曰不堪闻,而曰最先闻,语意便深厚。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也说:若说不堪闻,便浅。这些评语都称赞这一结句曲折见意,含蓄不尽,为读者留有可寻味的深度。不过,前面说过,诗无定法,这一结句固然以曲说而妙,但也有直说而妙的。苏颋有首《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这里,从全诗看来,却必须说不可闻,才与它的苍凉慷慨的意境、高亢劲健的风格相融浃。两个结句,内容相似,一用曲笔,一用直笔,却各尽其妙。对照之下,可悟诗法。

这首诗表面写秋风,实际却是在感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感情。

柳永:忆帝京


《忆帝京》

作者:柳永

原文: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

又争奈、已成行计。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

只恁寂寞厌厌地。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赏析:

这首《忆帝京》是柳永抒写离别相思的系列词作之一。这首词纯用口语白描来表现男女双方的内心感受,艺术表现手法新颖别致。是柳永同类作品中较有特色的一首。

起句写初秋天气逐渐凉了。薄衾,是由于天气虽凉却还没有冷;从小枕看,词中人此时还拥衾独卧,于是乍觉别离滋味。乍觉,是初觉,刚觉,由于被某种事物触动,一下引起了感情的波澜。接下来作者将别离滋味作了具体的描述: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空床展转,夜不能寐;希望睡去,是由于梦中也许还可以解愁。默默地计算着更次,可是仍不能入睡,起床后,又躺下来。

区区数笔把相思者床头展转腾挪,忽睡忽起,不知如何是好的情状,毫不掩饰地表达出来了。毕竟不成眠,是对前两句含意的补充。毕竟两字有终于、到底、无论如何等意思。接着一夜长如岁一句巧妙地化用了《诗经王风采葛》中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的句意,但语句更为凝炼,感情更为深沉。这几句把别离滋味如话家常一样摊现开来,质朴无华的词句里,蕴含着炽烈的生活热情。

词的下片转而写游子思归,表现了游子理智与感情发生冲突复杂的内心体验。也拟待、却回征辔,至此可以知道,这位薄衾小枕不成眠的人,离开他所爱的人没有多久,可能是早晨才分手,便为别离滋味所苦了。此刻当他无论如何都难遣离情的时候,心里不由得涌起另一个念头:唉,不如掉转马头回去吧。也拟待,这是万般无奈后的心理活动。可是,又争奈、已成行计意思是说,已经踏上征程,又怎么能再返回原地呢?归又归不得,行又不愿行,结果仍只好万种思量,多方开解,但出路自然找不到,便只能寂寞厌厌地,百无聊赖地过下去了。最后两句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包含着多么沉挚的感情:我对你一生一世也不会忘记,但看来事情只能如此,也只应如此,虽如此,却仍不能相见,那么必然是负你千行泪了。这一句恰到好处地总结了全词彼此相思的意脉,突出了以我为中心的怀人主旨。

这首词细密而妥溜(刘熙载《艺概》),纯用口语,流畅自然,委婉曲折地表达抒情主人公之间的真挚情爱,思想和艺术都比较成熟。

感谢您阅读“迷你句子网”的《柳永:迷神引》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合适的诗句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jzd3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男神生日祝福的句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