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我们在写作文时,时常会在诗词中引用一句诗。诗词写作要注意语言的唯美、简练、通顺这几个事项。通过阅读古诗词,有助于开阔自己的视野,净化自身的灵魂。那么,你都喜欢哪些经典诗句呢?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清平乐年年雪里》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释:

1、挼(ru):揉搓。

2、海角天涯:犹天涯海角。本指僻远之地,这里当指临安。

3、萧萧两鬓生华: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4、看取二句:看取是观察的意思。观察自然界的风势。虽然出于对梅花的关切和爱惜,但此处晚来风势的深层语义,当与《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和《忆秦娥临高阁》的西风埒同,均当喻指金兵对南宋的进逼。因此,结拍的梅花除了上述作为头饰和遣愁之物外,尚含有一定的象征之意。故应:还应。

翻译: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赏析:

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她早年的欢乐,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沦落,在词中都约略可见。饱经沧桑之后,内中许多难言之苦,通过抒写赏梅的不同感受倾诉了出来。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

上片忆旧。分为两层:开头两句回忆早年与赵明诚?共赏梅花的生活情景:踏雪寻梅折梅插鬓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醉字,不仅是酒醉,更表明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生活所陶醉。她早年写下的咏梅词《渔家傲》中有句云: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可作为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注脚。三四句当写丧偶之后。李清照在抒情时善于将无形的内心感情通过有形的外部动作表现出来,如倚楼无语理瑶琴(《浣溪沙》),更挼残芯,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诉衷情》),夜阑犹剪烛花弄(《蝶恋花》)。花还是昔日的花,然而花相似,人不同,物是人非,怎不使人伤心落泪呢?李清照婚后,夫妻志同道合、伉俩相得,生活美满幸福。但是,时常发生的短暂离别使她识尽离愁别苦。在婚后六、七年的时间里,李赵两家相继罹祸,紧接着就开始了长期的屏居乡里的生活。生活的坎坷使她屡处忧患,饱尝人世的艰辛。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大减。这两句写的就是词人婚后的这段生活,表现的是一种百无聊赖、忧伤怨恨的情绪。本词中挼尽二句,说把梅花揉碎,心情很不好,眼泪把衣襟都湿透了。插梅与挼梅,醉赏梅花与泪洒梅花,前后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阶段与不同的心情。

下片伤今。生华意为生长白发。词人漂泊天涯,远离故土,年华飞逝,两鬓斑白,与上片第二句所描写的梅花簪发的女性形象遥相对照。三四句又扣住赏梅,以担忧的口吻说出: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看取意为看着。晚来风急,恐怕落梅已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早年青春佳偶,人与梅花相映。中年迭经丧乱,心与梅花共碎。晚年漂泊天涯,不想再看梅花委地飘零。词人南渡后,特别是丈夫去世后更是颠沛流离,沦落漂零。生活的折磨使词人很快变得憔悴苍老,头发稀疏,两鬓花白。词人说:如今虽然赏梅季节又到,可是哪里还有心思去插梅呢?而且看来晚上要刮大风,将难以晴夜赏梅了。而且一夜风霜,明朝梅花就要凋零败落,即使想看也看不成了。

最后的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可能还寄托着词人对国事的忧怀。古人常用比兴,以自然现象的风雨、风云,比政治形势。这里的风势既是自然的风势,也是政治的风势,即国势。稍后于清照的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与此寓意相似,都寄寓着为国势衰颓而担忧的情绪。清照所说风势,似乎是暗喻当时极不利的民族斗争形势;梅花以比美好事物,难看梅花,则是指国家的遭难,而且颇有经受不住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她根本没有赏梅的闲情逸致。身世之苦、国家之难糅合在一起,使词的思想境界为之升华。

这首词篇幅虽小,却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从依次描写赏梅的不同感受看,运用的是对比手法。赏梅而醉、对梅落泪和无心赏梅,三个生活阶段,三种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表现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从上下两阕的安排看,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但又不是今昔并重,而是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哀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昔之感和国家之忧,但不是如咏物词之以描写物态双关人事,词语平实而感慨自深,较之《永遇乐落日镕金?》一首虽有所不及,亦足动人。

这一首小词,把个人身世与梅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托了遭际与情思,构思甚巧而寄托甚深。

jzd365.coM更多诗句小编推荐

晏几道:清平乐


《清平乐》

晏几道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赏析:

通观全词,当是托为妓女送别情人之作。离别在一个渡口,时间是春天的一个早晨。上片写送别。留人二句以一留、一去点出送者与行者不同的心态:一方挽留而留不住,一方身不由己,去意已决。表面看留者似落花有意,去者若流水无情。实则一个醉字透出其中隐曲:去者亦非寡情绝意,正因离别愁深,遂借酒释愁,以免临别之际在情人面前失态落泪。一棹二句写送者目送兰舟远去:一只船桨划破碧波,船儿驶出一条春水路,从两岸清晨黄莺啼叫的杨柳中间穿过,消失到远方。过尽二字显现出送者整个目送兰舟由近而远,渐远渐无的空间推移过程,流露出送者情系兰舟的深长眷恋和心逐流水的绵绵离思。下片写别情。送者伫立空荡的渡头,唯余青青杨柳,徒然触动离情。此后二句抒发怨爱交集的负气之言,其中暗含难言之隐。二句表现的心情是矛盾的。全词先是脉脉含情之语,后转为决绝语,二者相反相成,因多情而生绝望,绝望恰表明不忍割舍之情。

清平乐村居的诗意


清平乐村居的诗意

《清平乐村居》

作者:辛弃疾

原文: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1、清平乐:词牌名。村居:题目

2、茅檐:茅屋的屋檐。

3、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4、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5、翁媪:老翁、老妇。

6、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7、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8、亡赖:亡读w,通假字,通无。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

9、卧:趴。

诗意: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

听起来温柔又美好,

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

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

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赏析:

辛弃疾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刘熙载说,词要清新,澹语要有味(《艺概词曲概》)。作者的此作正具有澹语清新、诗情画意的特点。它表现在描写手法、结构和构思三个方面。

在描写手法上,这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作者写这首词时,是在江西上饶,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媪,是对老年妇女的代称。

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一绝!无赖,谓顽皮,是爱称,并无贬意。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比坐、躺、趴等用的更妙,就更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

在艺术结构上,全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从词的意境来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四句,连用了三个溪字,使得画面的布局紧凑。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词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协和、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李白:清平乐·画堂晨起


《清平乐画堂晨起》

作者:李白

原文: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注释:

1、皓色:洁白的颜色。

2、庭砌:庭砌:庭阶。

3、玉佩:玉石制的佩饰。

赏析:

这首词写作者晨起忽见雪花漫天飞舞,皓色茫茫。分以炉烟袅袅、寒草玉佩譬喻雪之皓洁;而末句以仙揉白云之譬,在宏大的狂醉的语境中绾结全词。从所譬喻之喻体来看,都极具或高雅,或冰洁,或传奇雄放之特点。

这一句把雪花乱舞比作狂醉之仙酒劲起处揉碎之白云;想象奇特瑰丽,不落窠臼,且用语可见其浪漫主义的风格,在毫不羁绊的想象之中雄奇硕健的体格也可以窥得。这些都是李白诗词豪放飘逸,如行云流水的风格之体现。观其涛似连山喷雪来,可鉴之矣。

诗人晨起忽见雪花漫天飞舞,皓色茫茫。分以炉烟袅袅、寒草玉佩譬喻雪之皓洁;而末句以仙揉白云之譬,在宏大的狂醉的语境中绾结全词。从所譬喻之喻体来看,都极具或高雅,或冰洁,或传奇雄放之特点,可以推测词人当时心境定当极其开阔,疏放。

喜欢《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一文吗?“迷你句子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诗句,同时,jzd3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描写年年岁岁年年的生日句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