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相信很多人知道,诗句是诗词的一部分。在诗词写作时要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阅读经典诗句有助于帮助我们掌握字词的用法,那么,关于诗句自律的名人名言有哪些呢?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五柳先生传》

作者:陶渊明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注释:

1、选自《陶渊明集》

2、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3、不详:不知道。详:清楚地知道。

4、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所以,就。以,用。为,作为。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相当于唉,号,别号。

5、不慕荣利:不爱慕功名利禄慕,羡慕;荣利,功名利禄。

6、不求甚解:古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含义,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今指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求,追求。甚,过分。解,了解。

7、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旨意。

8、性:生性,生来就。

9、嗜:特别喜欢,酷爱。

10、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老朋友。

11、如此:这样。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12、或:有时。

13、置酒:置办酒席。

14、招之:招待他。

15、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辄,就;尽,指喝完。

16、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希望。

17、既:之后。

18、曾不吝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9、环堵(dǔ)、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

20、短(duǎn)褐(h)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上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衣做成的短上衣,短同竖、裋。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穿、洞。结、补丁。无二音、

21、箪(dān)瓢屡空: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屡空:时常是空的。屡:经常。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22、晏(y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晏,平静,安逸。如,的样子。

23、自娱:自娱自乐娱:使欢娱。(意动用法)

24、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

25、以:凭借。

26、自终:过完了自己的一生。终,终了,结束。

27、颇:稍微、一点。

28、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29、黔娄(qinlu):战国时齐国的隐士。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30、戚戚:忧愁的样子。

31、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32、其:大概,表推测。

33、兹:代词,这、此人。

34、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35、俦(chu):辈,同类。

36、衔觞(shāng):喝酒喝得很愉快,陶醉其中。酣,指饮酒而乐,觞,酒杯。一说作衔觞,一说作酣觞自得,赋诗乐志。赋,创作。

37、以乐其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乐,意动用法,以为乐、对感到快乐。志,心意,志向。

38、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39、欤:表疑问,相当于吗。

翻译: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五柳先生、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他、喝醉了就离开,从来不会留恋着而不肯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寒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五柳先生、常常以写作文章当娱乐,很显示自己的志趣。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这种心态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快乐,不知道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

赏析:

陶渊明历来都被称为田园诗人,因为他的很多杰出诗篇都是归隐田园以后所作。他赞美劳动的生活与大自然的优美娴静,幻想出现没有贫困与压榨的理想社会。语言朴素,自然优美,一反六朝时代追求华丽堆砌的文风,无论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对后代文学有很大影响。他的散文也有很高成就,《五柳先生传》是他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一篇自传。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尝着《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五柳先生的形象,正是陶渊明的自画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他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他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他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他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本就无关紧要。但为什么看中五柳树呢?也许他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以五柳为号也就显示了他的性格。

对他的名字作了介绍之后,接着写他的生活、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是他最突出的地方。闲静少言是他的外在表现,不慕荣利,才是他的真实面貌。因为不追求荣利,他就无须奔忙,不用烦躁,自然也就闲,也就静,用不着喋喋不休。但这种闲静少言,并不等于他没有志趣。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一是饮酒,一是写文章,可见他的志趣是高雅的。他虽然隐姓埋名,但与道家说的形同槁木,心如死灰并不一样。不过,他好读书,不求甚解,为什么不求甚解?这就与他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有什么会意呢?没写。我们从陶渊明所写的《读山海经》《咏荆轲》等诗作中可以想见。他从书中得到哲理,得到启示,对当时的混乱、丑恶的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人生有了更透彻的了解。但只能会意,不能言传,因而闲静少言,只是不说,不是不知。这使我们隐隐地感到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也隐隐地感到那个社会对他的限制和迫害。

第二个志趣饮酒。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但读书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说明他内心并非一潭死水,而是有波澜的。内心的波澜没有表现出来,却找到了一个使波澜平静的方法,这就是嗜酒。嗜字说明不是一般的小饮,而是期在必醉。尽管家贫,也没有改变这一嗜好,就因为在醉乡中可以使心灵的波澜得到平静。这是他在那种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

第三个志趣着文章。他着文章的目的是自娱,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官得禄。这一点也说明了他内心的确有会意,有话要说的,只是不愿对别人说,写文章给自己看。闲静少言而又常着文章自娱,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

对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叙述以后,文章结尾也仿史家笔法,加个赞语。这个赞语的实质就是黔娄之妻的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话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文章最后有两句设问的话: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表明作者也很欣赏道家所鼓吹的无为而治的古代社会,但全文主要精神仍然是儒家的独善其身。全文不足二百字,语言洗练,于平淡之中表现深刻的内容,这就是陶渊明诗文的一大特色。

Jzd365.com更多诗句扩展阅读

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作者:毛泽东

原文: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注释:

1、饮茶粤海:指柳亚子和毛泽东于一九二五年至二六年间在广州的交往。粤海:广州。

2、索句渝州:指四五年在重庆柳亚子索讨诗作,毛泽东书《沁园春雪》以赠。渝州:重庆。

3、叶正黄:秋天。

4、牢骚: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夜柳亚子作《感事呈毛主席一首》,也就是诗中的华章,称要回家乡分湖隐居。见附诗。

5、长:通常。

6、放眼:放宽眼界。

7、昆明池:指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昆明湖取名于汉武帝在长安凿的昆明池。

8、富春江:东汉初年,严光不愿出来做官,隐居在浙江富春江边钓鱼。

赏析:

全诗56字,毛泽东写于1949年。这首诗是老朋友之间的私人唱和之作。毛泽东的和诗针对原诗作者柳亚子牢骚愈盛而身体愈下的状况,借唱和的方式叙旧谈心,进行坦诚恳切的开导规劝,表达了对挚友的一片爱护之情。

此诗清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量。

诗的前四句追叙诗人与柳亚子的三次交往。表达了对柳亚子等倾向革命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深切关怀。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首联两句回忆同柳亚子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相见,表明彼此并非初交。

颔联点到正题,对柳亚子说明读到他的诗了,也仍然是忆旧。只是首联是回忆两人的交往,颔联是回忆自己的行踪。联系起来看说明在革命战火斗争的烽火中,朋友聚散之不定,相逢之不易。但在31后重到北京的时候,朋友又相见了,而且得到了对方的诗篇。柳亚子原诗里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是对他早年参加革命活动的回忆,写这些表明他对革命有功,而认为党和国家遗忘了他的贡献。毛泽东在诗中同他做一番叙旧,就暗示党和国家并没有忘记他过去同情革命、赞助革命的经历。

颈联是全诗的主旨,是针对柳亚子来诗所表现的思想情绪进行正面的批评和规劝。诗人说,应该放开眼界,从远处,大处着眼,也就是从未来从全局着眼,胸襟开阔,保持健康的心态。

尾联劝柳亚子留在北京,不要回家,实际上是劝他不要消极隐居遁世,并且安排柳亚子居住到颐和园,就在昆明湖边,使他认识到党对他是照顾周到,优待有加的。

陶渊明:挽歌


《挽歌》

作者:陶渊明

原文: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其二)

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注释:

1、嶕峣:很高的样子。

2、幽室:指坟穴。

3、向来:刚才。

4、亲戚: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5、或余悲:也许有些人还有悲伤。

6、亦已歌:也开始唱歌了。

7、何所道:有什么可说的呢?

8、山阿:山陵。

赏析:

1、这是诗人在死前两个月,即元嘉四年(427)秋九月为自己写的挽歌。

全诗共18句,可分为五个层次。除最后两句单独为一层外,其余每四句为一层。前四层分别描写了死亡、出殡的季节、时间,坟地环境、气氛,下葬及与世人永别,安葬后送葬人回家及他们的哀伤。最后两句总结全诗,表达了对死的看法。诗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写出死后安葬的全过程,从中可见诗人面对死亡无忧无惧、处之泰然的人生态度,并无凄凉、黯淡的情调,与一般挽歌哀伤的情调截然不同。这一方面是因为挽的是自己,而不是亲属、朋友;另一方面是因为诗人要表达对死的看法,挽,仅仅是诗人抒发思想情感所借助的一种形式而已。《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引用的四句诗按意思应分属两个层次,前两句与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为一个层次。亲戚他人均属向来相送人,即给诗人送葬的人们。他人,即诗中的贤达,指诗人生前好友。亦,也,语气副词。已,已经,时间副词,用法同幽室一已闭中的已。这两句的意思是,亲人们有的余哀未尽,别的人也已经唱过挽歌了。两句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亲戚他人都因诗人的死而悲哀过。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二句就通过想象写出诗人死后,那些与诗人志趣相投,经常往来酬唱的挚友的惋惜、哀叹之情。因此,这两句诗的真正含义应该是:亲人们在安葬死者时十分悲哀,有的还要悲痛一些日子;友人们在祭奠亡友时,颂读祭文、咏唱挽歌也哀伤过;这,也就够了,一个死者还期望什么呢?换一个角度说,作为活着的人也只有对死者哀悼、思念罢了,又能做些什么呢?所以接下来诗人作结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两句是全诗主旨所在,表达诗人对死亡的看法,一种看透人生的清醒和淡泊、脱俗的态度。鲁迅先生的引用,其正意在前两句。文章第6节第2段,语意承上段一转,指出革命者的牺牲毕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将会永远纪念她们。接着便引用了这四句诗,并在结尾写道: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意思是,倘若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惨痛的教训,那么,烈土们的鲜血就不会是白流的了。诚然,鲁迅先生在引用时赋予了它新的内容和积极的含义,与陶潜原诗相比,其境界就高出甚多了。

2、元嘉四年九月,即陶渊明《自祭文》中所言岁惟丁卯律中无射之时,靖节先生作挽歌诗三首,其意应同《自祭文》,算是为自己作的挽歌。

此中分别至为重要,自己真正要面临死亡时的感慨与虚想死亡的游戏之作区别远为明显。曾端伯(曾慥)曰:秦少游将亡效渊明自作哀挽。王平甫(王安国)亦云九月清霜送陶令。前贤所言于此,证据确凿,似无可争论者。靖节先生六十余载人生悠悠,弥留之际心情自非后生小辈如我所能窥测。然此诗秉承了先生一贯的清淡与洒脱,所谓未知生,焉知死,遂决意将此诗看做先生一生归隐田园之余波,并糅合我自身之经历,以我之眼解诗。算是我眼中的赏析。此种做法,非独不敢妄自尊大之意,且实是能力不及办此,籍以托辞耳。

诗前半至贤达无奈何!气氛苍凉萧索,远不同于其后半部分的达观洒脱。而三首挽歌诗前二首亦无此中苍凉之感慨。多是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之类一死生,齐寿夭之思想。以一字概括之,当为悲。淡去功业与理想,死亡自开辟以来一直是最普遍、最深刻的大悲剧。我更愿去想象,当靖节先生描摹了死去无知无识,冷眼笑对众生之后,在死亡的侵袭下,生命渐渐溶解,孤独空虚汹涌而至,不免发出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之喟叹。走笔至此,忽然想起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安德烈临死之前数日的状态。托翁说人临死前几天精神早已飞至另一个世界,与人们通常认知的世界唯一的联系不过是肉体的呼吸而已。托翁其时30几岁,不知此见解从何得来,然而大师早慧,非常人可测,容或有之,又或托翁大才,实有所据,总之以我之见,此说甚是。那么此诗前半凄索之氛围,大略可以看做陶令文学上之死亡,实是精神可控之时最后之抗争矣。此时之感觉,谅必是幽室一已闭而已。

结末六句,峰回路转,实为闻大道之胸襟之体现。上文所述,此诗至此恢复了前两首挽歌的豁达通脱。方之后世,颇有类似于辛稼轩(辛弃疾)所云: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之状况。比喻虽不伦不类,去此实难想及其余,望诸位见谅。靖节先生沉疴已久,挽歌诗前二之作,可视为十余年隐逸生活于此时之投影。作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应视为承前。然死期迫促,人而不能无感,感而发奋,勒破红尘,方是靖节先生一生之大突破也。下分绎六句,适足以具列我感佩之情,于诗句,却无所发明,所谓凡俗与才子之区别,可见一斑。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笔调平常,迹近白描,所言之事亦应有之意。然情感之激荡,譬如流水。前半段挟沙卷石,重浊迅疾,斯象感于风物,则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突毫无预兆,水流皈依于河道,涓滴不泄于外,缓行若是,使人渐忘水之于是也。其间所经历之波折,殆非人力所能道,班门弄斧,应为欲辩已无言而已。盖陶子携释道二家之长,怡我之性以长我有崖之年,尽心求道以求我虚化之灵。不滞于物,不沦于虚,我之为我,与人无涉。方罹此人生之大患,嶣峣已闭种种伤身之欲纷至沓来,徒呼奈何之际,忽见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念及他人之生活,并为因我而发生变化,冥冥中似见及充塞天地之大道,常日所学,纳诸心头,条分缕析,再无阻滞。至此忽发奇想,若当日陶令之殁,一如TVB之情节,有一痴情女子或热血兄弟自刎与其前,恐陶子禅心,必破无疑,如后日钱牧斋(钱谦益)与河东君(柳如是)之故事矣。

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此语吾最早见于鲁迅之《纪念刘和珍君》。其时年幼,于语句中悲凉之意尚未能解,况于其豁达焉。若以前二句为客观平静之描摹,他人或能道此,此二句实融入主观之通达,去陶令,当此时能语此者盖鲜矣。先述他人,亦已歌并无怨责世人冷漠无情之意,以我之见,陶令反以此为满足。吾父执长辈,年届五十,死于酒,车者数不为少,父母预丧葬之礼,无论亲疏远近,皆感悲痛,若有所悟,即他人于此人之殁实有所感之明证。依释道之见,我与世无涉,无意之间使人获利(精神上之证发),何乐而不为?亲戚或馀悲则为了无牵挂之文。生死有别,生人不为死人所累,天地经常之意,思念成影淡淡翳于生者心头,无言修道真人,我辈俗物,观此似一足矣。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此二句归为田园可也。田园不同于风景大矣。终日囿于胶结之钢铁,熙熙之竞逐之城市中人或可一时感田园之新鲜,终不可久。吾谓田园引人入胜者有二:一曰结构简单之生活,一曰相对独立之人际。日日穿梭于田垄之间,躬耕我所食,躬耕我所衣。除此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于晴日斜倚树荫之下,或于细雨把锄沐浴我生之欢欣,其乐何如哉!然陶令虽困顿,力耕仍不同于凡农夫,明矣,故此推论如上。又,往来酬酢,多桑麻之人,想亦可略慰陶令门第寒怆之辛酸。夫东晋执政,出于门阀,寒门僭越非礼,良史不免斥为小人。以靖节先生之大才,不免于世,其慷慨何如哉!想猛志固常在,无所施之地,古今同慨,世不能识我,我则混同万物,皈佛参道。而远世间之大纷争,田园固极善之地矣。多年如是,恐融入骨髓,固虽死仍念念在兹,托体同山阿,本陶令最佳妙之归宿,一如李白捉月,茧翁(汤显祖)呕血,意蕴无穷。

上文所述,引用殊少,多从于记忆,校正于百度,唯陶令之诗文评论,见于《笺注陶渊明集》,源于师大图书馆数据库,特此标出,并示略去参考文献之意。

3、在中国的古代诗人中,六朝的诗人因了时代的剧烈变迁大概是终极关怀较多的一群。

陶渊明先生在蛰居乡间的漫长岁月里除了诗酒桑麻,乡邻亲朋之外,写了一些传统的咏怀,表达了对人生事业自然社会的看法。这首挽歌是晚年作品,以实写虚,虚构了自己的葬礼,主题是死。

中古以前的诗歌都好写实,所谓诗歌合为事而作。中国人的乡民本来就朴实无我,抒情也一定要寄托在事物上。不肯大声的呼喊出自己来。这首诗歌以草木起兴,其第一句堪为绝作,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简直于今天的电影毫不逊色。所用的视角从底到高,由近及远,斜向苍冥,缓慢而哀绵无尽。镜头凝固在白杨的梢头,由一个声音加以延宕,从而形成心理上的茫漠空洞和莫明的悲苦,再由另一个声音的介入,使我们的视线从焦急茫昧中一下子投射到的那只送殡的队伍。这里一个关键词是远。这广阔迷茫凄凉暗淡的背景,全是一个远字而来,如果前面是近景的特写的话,这里的一个远字才算把整个画面补全。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感到了黎明的寒冷。在短短的两句之内,人时地,情事景,声色触觉,多么自然地交汇在一起。这是本诗的第一部分。死亡被安放在广阔凄凉的天地造化中。使得个体,乃至整个人类小群体的哀乐,也显得藐小,他们缓慢凝滞的运动,也显得脆弱苍白,也因此带上了令人悲悯的色彩。

镜头跳跃到坟前,这时候队伍已经停驻在荒凉突兀的乡间野坟之间。这里一个高字突出了坟的触目伤心和荒凉惨淡。而下二句,马鸣风萧,则反写了一个静字。即为下一组镜头那催心裂肺的极哀的时刻,再一次提供了心理空白。但这不是空虚的静,它本身就是一种能量的积累。马的仰天,乃是一种愤欲去其压力的动作,风的萧散鞭流,乃是无奈的潦乱。心理上说,前两句的动景其实是静景,这两句的静景其实是动景。动静有致的太极在下面的镜头中,使送葬人的心理达到高潮。我们注意到始终没有人物群像的正面描写,人的声音被故意抹去了,来营造这一个意味深长的死。这里,我以为乃是六朝诗人特异之处。他们极端明确地意识到死乃是最贴近个体而与身边群体无干的概念。由于没有人,死显得完全寂静,这种处理,让我们更近地嗅到了死的真实气味和死对于自我的重大意义。

棺木土封,黑暗降临。葬礼的礼节很多,作者只选取了其中的几个片段,用特写的方式加以放大,这就是古典诗歌最擅长的白描。其实这两句里写实的只有第一句。一个条件句就足以概括死的不可逆性。然而作者觉得还不足够,反复地加以咏叹:千年不复朝。死与人生的许多不同时刻的区别,便由此凸现出来。作者还觉得不够,还要说贤达无奈何。一咏而三叹,正是高潮时刻所必需这就是死了,一切不可以重见天日。不仅是你这个个体,连那些美好睿智的人也不过如此。死由此升华为一切美好人物之必然命运。其悲剧色彩,便脱离了小小个体的郊葬,而渲染至前此后此之无限时间,这样诗人对于死这一对象的触摸,也达到了推理空间的尽头。古人是这样直截地对待死的。以对于群体无限悲悯来达到对于渺小个体的无惧甚至无哀。这一种情怀,乃是中国士子悠远的仁者思想,对于死的高贵态度和对于自我的举重若轻。

转眼刚才送殡的队伍各自散开,亲戚中也许还有噙着泪水的,其他的人也已经唱完了他们的哀歌。这四散回家的葬礼结束的生动画面,与前面众目睽睽之下的落棺,视角又从集中发散开来,于是我们看到了死的社会意义。死乃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脱落,好比叶子的凋零。缘分结束了,情和礼都已经尽到了,在这样平实的话语里,死显得哀而不伤,似乎是一种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时候诗人开始运用古诗篇末言志的通例,发表意见了,死去有什么可提的呢,躯体放在山岭上很快就成了它的一部分。中国的士子是活着的时候努力地忘却自己,死的时候把自己愉快地交给大地。经过耐心地思考,陶渊明先生达到了精神的解放。所谓达人知命,其此之谓乎?

本诗虽借用了古诗十九首和前此的一些文字,然而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的完美让人叹为观止,古典诗歌的经典手法,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其所体现的直面人生,追慕前贤,至死方休的人格人生观和对于死亡平静,坦然的人生态度,则更让人唏嘘不已。

4、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潜《挽歌诗》赏析

挽歌,是丧家之乐。古人的丧仪是很隆重的。汉魏时期,送殡时由执绋者(牵持棺材的人)相和而唱的丧歌称作挽歌。最早的挽歌有《薤露》《蒿里》二章。薤露的意思是,人的生命就像薤菜上的露水般容易消逝;蒿里得名的由来则是古人认为人死后精魂归于蒿里。挽歌是分等级的,据说《薤露》用来给王公贵人送葬,而《蒿里》用来给士大夫庶人送葬。

如前所说,挽歌是送葬的人所唱、用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的,但陶潜偏偏在生前就为自己写了一组《挽歌》。

要读懂这组诗,需要探究一下魏晋人的生死观。魏晋是一个极动荡的时代,又是思想和文化史上的黄金时期。儒、道还有后起的佛教,交织影响着魏晋人的思想,并形成了所谓的玄学。魏晋是追求个性自由的时代,而魏晋玄学的主旨,是强调人性的自然。对死亡的观念,也是如此。

死生亦大矣,死亡,是哲学与文学永远无法回避的话题。儒家更多的关注现世,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强调通过现世的努力来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死后的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文天祥的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对最正统的儒家生死观很好的诠释。佛家的轮回说,把死亡看作下一次生命的中转站。道家则把死亡看作复归于本源,要等生死,齐万物。说到底,都是用种种理念,来安抚死亡带来的虚无与痛苦。

陶潜敢于为自己做挽歌,是他拷问死亡的一次严肃的尝试。

这一组诗,秉承陶潜一贯的风格,朴质而深沉,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开篇即用以一种平淡而压抑的语调,写死亡的到来。万物有生必有死,乃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就如王羲之在《兰亭序》所说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与死似乎分隔于世界的两极,但由生入死却不过短短一瞬,生与死的界限究竟是什么?死亡的到来既无法逃避,又往往是无法预见的,死后的情形更不能为生者所知。这对有智慧有灵性的人类是极大的痛苦。陶潜直面生死大悲: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随着死亡的到来,一切都成虚话。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这四句诗,已然完全否定了立德、立言、立功的价值。

妙的是结尾两句忽然一转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极沉痛的死生大事,以极轻灵的饮酒小事来归结,登时消解了前面累积起来的过度压抑气氛。尖锐而又旷达,严肃而又放诞,正是魏晋本色。李白在《哭宣城善酿纪叟》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学的正是这样手法。

重酒轻名是魏晋人引以为傲的姿态,我们可以从《世说新语》中找到很多例证。张翰(张季鹰)放纵不拘,有人责问他: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他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毕茂世说: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这种离经叛道的姿态能在魏晋大行其道,是当时动荡的环境激发出来的。

第二首诗,写初死时的感受,或者说,是陶潜对另一个世界的预告。首句承上一首饮酒而来,昔在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生前饮酒不欢,如今美酒佳肴在侧,却无力品尝。他悄悄把儒家极看重的祭祀之礼也否定掉了,无论生者如何悲恸哀哭,都与死者毫不相干。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两句格外的矛盾,死后灵性尚存,才会欲语欲视;死后灵性不存,才会口无音眼无光,正是这矛盾产生的效果尤使人毛骨悚然。死亡像什么呢?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死亡就像独自远行,去迎接永远不会结束的漫漫长夜。

陶渊明构筑的死亡世界,可以说是非儒非道非释,而是一个诗人的天才猜想。因为剥离了天堂地狱鬼神之类附属物,显得格外的荒凉。诗人的笔调依然平静,如同沉默的思考。

第三首是整组诗的高潮和结束,写的是送葬的情形,情感的迭宕超过前两首。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嶣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描写坟场的光景,近乎凄厉。诗人也随之发出了凄厉的叹息: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就在读者如听琴曲攀升至变徵之音、担忧琴弦崩断时,曲调忽然又归于平和。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从生者的角度,来写死亡亦是寻常事,死者逝矣,生者的生活仍然在继续,悲恸也终将成为过去,直到迎接他们自己的死亡。人人如此,代代如此。于是归结到全诗的精华,也是最后的感悟与解脱: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来于自然,归于自然,本是一个必然的结局即使死亡仍然是如此悲伤。

魏晋人推崇老庄,往往要摆摆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的看淡生死的姿态,比如刘伶死即埋我。但是他们对生命的短促、死亡的痛苦的感受又格外敏锐,老庄哲学并不能完全安慰他们。王羲之《兰亭序》就说:故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世说新语》记载:太元末,长星(就是彗星,古人视为不祥之兆)见,孝武(晋孝武帝)心甚恶之。夜,华林园中饮酒,举杯属星云:长星,劝尔一杯酒,自古何时有万岁天子?这种心甚恶之却又故作洒脱的言行,正是他们的标记。陶潜的《挽歌》抖落了姿态,从这组诗里,我们可以读取他直面痛苦、寻求解脱并获得真正宁静的过程。

诗经:菀柳


《诗经:菀柳》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

上帝甚蹈,无自昵焉。

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

上帝甚蹈,无自瘵焉。

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

彼人之心,于何其臻。

曷予靖之,居以凶矜。

注释:

1、菀:枝叶十分茂盛的样子。

2、尚:庶几。

3、蹈:动,指变动无常。

4、昵:亲近。

5、俾:使。靖:谋划。

6、极:诛,责罚。

7、愒:歇息,休息。

8、瘵:病,生病。

9、迈:行,指放逐。

10、傅:到达。

11、臻:至,到。

12、葛:为什么。

13、以:于。凶矜:凶险。

译文:

枝叶茂盛的柳树,谁不想在树下歇。

君王喜怒太无常,不要与他太亲近。

若使我去谋国事,结果必定遭诛杀。

枝叶茂盛的柳树,谁不想在树下歇。

君王喜怒太无常,不要与他太接近。

若使我去谋国事,结果必定遭放逐。

鸟儿展翅高高飞,一直向上飞到天。

那人内心摸不透,何处才是那止境。

为何让我谋国事,把我置于凶险地。

赏析:

兔死狗烹,是人们用来比喻事成之后就把曾经效劳出力的人抛开或杀掉,就像野兔死了之后,猎狗再也无用武之地,于是便被杀掉煮来吃肉。

这类悲剧从古至今不可胜数,不必我们一列举。值得注意的倒是,我们如何保护自己,不致被别人过河拆桥、被别人煮来吃肉?

翻脸不认人的小人和野心家大有人在,有时我们被他们蒙蔽完全可能。然而,一旦我们有所醒悟,就该认真想想出路的问题。最可怕和不可救药的是,既已醒悟。还继续幼稚地抱有幻想,天真地以为小人野心家会良心发现、立地成佛。等到刀子架到脖子上那一天,连后悔都来不及及时醒悟,出路是有的。可以金蝉脱壳。力量不够强大时,翅膀尚未长硬时,不妨以阴谋付阴谋,以诡计对付诡计,巧妙地以走为上计。不等对方把刀子磨快,便逃之天天。把根留住,将会形成对方的心腹之患,便之坐卧不安。

可以激流勇退。事成之后,知道结果不妙,主动引退,不存啡份之念,可以正大光明地、体面地享受已获得的成果。这样做也需要技巧,使对方无法以任何理由举起刀来。也可以将计就计。当力量强大到足以同对方抗衡之时,一旦觉察到阴谋,便当机立断,先下手为强,趁对方刀子没有磨好时将其除掉,不发慈悲,不存幻想,不留后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小人和野心家是不会自行消失的。如果还会有免死狗烹的悲用发生,只能怪我们自己太麻木,太幼稚,太仁慈,太软弱。

姜夔:淡黄柳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

巷陌凄凉,与江左异;

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

因度此曲,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

惟有池塘自碧。

赏析:

本词是作者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时所作,是一篇即景遣怀之作。上片写词人骑马所见。拂晓的号角在空城里响起,随风吹入垂柳依依的街巷。骑在马上穿着单衣,感觉有些寒冷。早春的柳色,满眼是鹅黄、嫩绿,全是江南的旧日相识。下片由景色引发出对春的爱怜。词人勉强携带了酒,到小桥旁的宅院与情人相聚,只担心梨花如雪片落尽,变成衰秋的颜色狼藉满地。成双的燕子飞来,探问春色在哪?只有池塘依然是清波碧绿。通观全词,柳树梨花,都已看尽、落尽,有酒、小桥、池塘,也是强携、自碧,主人公似乎永远走不进眼前的世界,很难与异乡异景相融为一,最后都归于一个空字,而这恰恰是全词的首字,小序中说以纾客怀,也许这就是逆旅中的真实情怀。

诗句《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一文希望您能收藏!“迷你句子网”是专门为给您寻找诗句创建的网站。同时,jzd3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先生的语录专题,希望您能喜欢!